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讓「創客夢」融入中國夢

讓「創客夢」融入中國夢

「我要用木頭做出柳州的柳侯祠、五星街、螺螄粉、五菱車……」在廣西柳州市第十二中學清華卡魅實驗室里,七八名學生在信息技術老師、卡魅實驗室管理員陳浩的指導下,將天馬行空的想像變成了現實,設計並製作出了各式漂亮的物品……學生黃皓旻、秦明楚在2017年廣西北部灣創客教育大賽中獲得電子創客專業賽一等獎,其獎盃和作品《風車》擺在了實驗室顯眼的位置。這個風車是他們用了短短6個小時製作出來的,風車圖案由上千條細線構成,再通過3D列印出來。

很難想像,剛入學時他們連什麼是「創客」都不知道,在經過一系列的學習和實踐後,學生們個個成了「小創客」。

初冬時節,記者在廣西柳州採訪時發現,這樣的「創新實驗室」已覆蓋全市60多所中小學,給濕冷的初冬帶來陣陣暖意,學生參予的熱度持續不減。

從2015年起,柳州市率先在西南地區系統性地搭建「創新實驗室」,布局STEM和創客教育,通過項目式主題探究學習和實踐,融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知識應用,柳州市形成了STEM和創客教育站位高、起步快、平台優的突出特色。

「五個創造性」融合:

把學生變成設計者和創客

卡魅實驗室是什麼?卡魅的英文縮寫為「CAME」,寓意將計算機輔助製造技術和設備創造性地引入課堂,幫助每個學生釋放創意並形成作品。

據卡魅實驗室創始人、清華大學力學實驗室的高雲峰教授介紹,與其他中小學創新類課程不同,卡魅課程最大的亮點是「所想即所得」,即將電腦設計、激光切割加工技術、動手拼裝及團隊的競賽、探究精神等融為一體。從一張薄薄的木板到立體的創意作品成型,學生可自主設計、切割並拼裝完成。

2015年,經過深入的考察後,柳州市將卡魅實驗室正式引入學校,在校園內開展常規課程與創客和STEAM教育整合的實踐課,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盡情發揮想像力。

「與其他創新實驗室不同,卡魅實驗室的理念深深打動了我們,這是一種創新創造的教育理念,首先由學生設計製作出來再組裝,不同於直接拼裝。」柳州市教育局局長姚尹意說,「柳州是工業大城市,更需要有創新創造精神的人才,實驗室的建立是對學生學習方式的一種改變,是科學素養培育的核心,也是素質教育的體現。」

通過創新實驗室,柳州市逐步探索出一條青少年創新素養培育之路,即「五個創造性」的融合:實施創造性教學、構建創造性課程、培養創造性教師、整合創造性資源、營造創造性文化。

「創新實驗室的建設得益於柳州市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前瞻性的眼光。」姚尹意說。下一步,柳州市將用兩年時間實現創新實驗室覆蓋全市一定規模的中小學,達到100所以上,讓更多的學生有體驗的機會,點亮他們的創新「火花」。

設計理念和產城融合:

通過社團來實現「創客夢」

在柳州第十二中學卡魅實驗室里,1819班的「編程高手」鄭睿子通過編程實現了房間自動開關燈的設計;1808班的「創客狂人」譚袁明傑同學設計製作風車和飛機,甚至是小動物。該校將創新實驗室當作特色社團並以班級為單位深入實施,學生們每周都可以參加開設的卡魅實驗課,本學期參與學生達1000多人次。

在柳東新區,我們見到了柳東新區教育局彭濤局長,他曾任市教育局原信息技術教育科科長。長期的信息化工作經歷,讓他成為了全市教育從電腦教室到電子白板、再到創新教育發展歷程的不多見證者之一。

「我們柳東新區地處廣西汽車城,是國家級的創新基地,要求我們教育部門把汽車城的教育元素融進中小學創新實踐課程,注入汽車城的基因,更好地推動汽車城的發展和教育的發展。」彭局長表示,創新教育師資和培訓是個突出問題,要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地區傾斜。柳東新區所轄鄉村竹車小學,把當地的竹文化、竹編製作和綜合實踐課程鏈接起來,非常吸引孩子們,從小給他們放飛想像的空間。柳東新區的四大戰略驅動,首先就是教育驅動,要做產城融合的示範區,教育大有可為。

我們在和柳州的校長、局長們的交流中發現,創新的課堂不僅在教室本身,還包括開發創新教育的校本課程,隊伍搭建起來,請當地汽車企業的高級工程師走進校園,讓學生接觸到最新的設計理念,幫孩子們去體驗獨特的設計想法。景行小學柳東校區的一個關於智慧交通的項目就在柳州市創客教育比賽中獲得金獎,一所鄉鎮學校獲得了二等獎。這也充分說明,起步較晚的開發新區也能夠打造創客教育的亮點。

把設想變成作品:

跨學科融合形成鏈式課程

「將美術、科學、電腦、小工匠等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為卡魅課程的開發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形成一個完整的鏈式課程。」柳州市彎塘路小學教育集團總部(民族實驗小學)校長馮瑋說,美術課上各種圖形組合和外形設計,科學課上的問題設計和小組合作,學生帶著設想進入信息課堂,利用軟體將圖設計出來,最後在卡魅課進行切割、拼裝、修改、再切割、再拼裝,快速將孩子的設想變成作品,同時以學科教師作為執教及開發團隊,解除了卡魅教師單打獨鬥的窘境。

「通過實驗室可以拓展素質教育,在實驗室里學生需要用到數學的運算、空間思維的想像力,使用計算機軟體進行編程的能力、合作操作大型機器的能力,通過各學科的深度融合,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姚尹意表示。

柳州民族實驗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陳戊德說,卡魅課程不只適合四到六年級使用,二次開發課程使一至三年級學生可以利用遊戲化教學、可視化編程軟體等,以手繪樹葉、小車、生活用品等作為輔助課程,直接自由繪圖、建模,為今後學生四年級後學習課程做好鋪墊。

「從簡單完成向思維創新轉變,創新實驗室不僅讓作品快速成型,同時還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因此它不僅是科技實驗,背後是設計理念和創客精神。」柳州市電教站站長黃煜欣介紹。

一組數據顯示,近年來,廣西中小學在全國信息技術類比賽獲獎總數中,柳州市學校佔了近一半;柳州市教育局以創新實驗室為基礎,形成「眾創空間教育平台將每個學生培養成創造者」案例,榮獲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通過幾年的研究探索,該市教育系統逐步構建起了柳州特色的教育信息化項目推進機制,提供了智慧教育的區域樣本,全市STEM和創客教育整體水平大幅提升,走出了一條教育改革創新之路。

姚尹意局長介紹,創新實驗室改變了只由老師講學生聽的現狀,讓跨學科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成為可能,這也正是柳州市教育局貫徹落實讓「創客夢」融入中國夢的最具體行動之一。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08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競技教育」放大家長焦慮
多國留學備選成普遍現象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