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怎樣念佛是不如法的行為?

怎樣念佛是不如法的行為?

(建議在WIFI環境下播放)

念佛的修法

怎樣念佛是不如法的行為?益西彭措堪布 講述

我們要念好這句佛,也要清楚哪些是不如法的方面,以便避免和改正。

1念佛最忌諱精神渙散

念佛最忌諱的首先是精神渙散。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集中精力,專心致志才能做好。如果精神渙散,或是處在昏沉、掉舉等狀態當中,那這一句佛就不可能念好。

每一句佛號都要念得真實純一,念得像純金那樣,念不好就會摻雜很多雜質。這上面有一比一百,一比一千的差距,從這點來說,我們一定要注重念佛的質量,寧可少念一點,也要把它念好。

如果只是趕速度、趕數量,那就完全是騙自己而已,自以為念了很多,結果很多都是不如法的念佛,這樣就空過了。

其實修任何法都是用自己的心來修的,都要專心致志才能修好。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尤其修念佛法門,關鍵就是要使自己的心集中在佛念上。

釋迦佛傳給我們的念佛法門,是在生死最切近的根本上進行轉換。我們的心不念佛,就會一直念輪迴里的事,念貪嗔痴,念殺盜淫,這樣就會導致生死相續不斷。而念佛就是在這個業根的意識上作轉換。

也因此我們念佛就是當下處在出生死的關鍵時刻,一定要一心專註地把這句佛念得清清楚楚。

2念佛最忌諱字句模糊

其次,就是忌諱字句模糊,所念的佛其實是自己心的體現,如果字句模模糊糊,連自己都聽不清楚,又怎麼能感動佛呢?

念出的聲音清清楚楚,就表達了我們的心。這個音聲也就是心,現在要下功夫的地方,就是念這六個字的音聲要一絲不苟,每個字、每個音節都要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這才是真正在念。

「念」就是明記所緣的意思,所以從始至終都要清清楚楚地聽到這句佛,這才是真念佛,才會有真感應。

念的字句一模糊,就表明自己的心已經不是念佛的狀態了。

「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念得模糊不清,就不算是在很清楚地念「阿彌陀佛」。

3念佛最忌開始念很快 後來越念越慢

還要避免的是開始念得非常快,後來越念越慢。

逐漸地就越來越脫出正軌,念得既沒有音節,又不能一句一句地很切實地連貫起來,這樣心口不能相應,所念的這句佛就不能攝住自己的心,反而落在各種昏沉、妄念當中,這就是古德感嘆的「輕忽養識」。

現在就要懂得怎樣才能有效地攝住這顆心。要用念佛的聲音來攝住,因此把握聲音的音節就很重要。

這時你內心的狀態、身體的狀況等都跟聲音的節奏有著密切的關係。節奏一亂,心肯定也就亂了,身心的狀態就會失掉平穩、安詳,念得氣急敗壞或者散亂、鬆弛,都沒辦法跟佛感通,也就難以體現修法的利益。

很多人會說:我們只要心裡向佛就可以,不必要講究什麼念佛的音節。

這完全是不懂,其實我們的心不可能離開當下的顯現,我們身口意的狀況就在體現、反映自己的心。

如果念佛的聲音每一句都合乎韻律,都念得非常好,那我們的心也會安詳、統一、和諧,這樣就容易相應,自己也會念得很清凈。

這句佛念得清清凈凈,你的心自然也會清清凈凈,也就自然能和佛感通,念的佛又反過來加持在自心上,自己的善根就能顯發,佛的加持也就能注入。

反過來說也一樣,如果我們的心處在至誠懇切的狀態,從心裡念出的這一句佛就一定是清凈的,只要一聽你的聲音就可以知道你當下內心的狀況。

如果是從很清凈的心裡念出來的,念佛的音聲就會有很大的加持。從清凈心裡念出的聲音,它會再加持到你的心上,就像珠子放光還會照到珠體上那樣。

從至誠的心中念出了萬德洪名,與此同時佛光也在你的心中加被。

如果念得模模糊糊,就連基本的誠敬都不具足,心裡有過失,又怎麼能感通佛呢?要明白自力、他力和合的道理。

我們心裡一有偏差,修法上就會出問題。

念的聲音如果有韻律、有節奏,心自然就很統一,就會越念越好,進入良性循環當中。

什麼叫良性循環?

以清凈心念出來的時候,所念的佛號就很清凈、很高雅。

而每念一聲佛,又會感染我們的心,加持我們的心,又會激發我們的善根,這樣反覆進行就是進入了良性循環。就像世間的音樂,一旦聽者進入了境界,他就會一直處在這種良性循環當中。

而且一句接一句地綿密連貫很重要,就像水相續不斷地流,要達到很綿密地運轉,其它妄念進不來。

你越是能夠認真把握事相方面的韻律、節奏、清晰、連貫,各方面都一絲不苟地做好、配合好,就越能把全身心都納入到念佛的正軌當中。這樣念,每一句都會有很大的功德,在一座念佛里就能出現無量功德。

很多人之所以輕視念誦,只不過是因為他並不知道這裡面緣起的道理罷了。

在六根當中,關鍵要抓住舌根、耳根和意根。

這三個根如果配合得很好,就會使得每一念都是清凈的佛念,而不會增長生死的業識,這就一定能把我們的業識心轉成清凈光明心。

相反,如果你念這句 「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心和口分開了,嘴上雖然還是在念,但心裡早就跑了,這就是假念佛。

口裡由於慣性,還是重複這句佛,但心裡卻在打其它妄想,這就是心口不一,表面在念佛、裡面在念貪嗔痴,這樣放任自己的心不斷地起妄念,這種狀況就叫做「輕忽養識」。

這都是自己用功不痛切所導致的。

由於自己修法的時候非常輕浮、不殷重,結果導致只是在不斷地培養妄識,使它的力量越來越大。

這時候不能允許這種狀況發展,不然這樣發展下去就會串習成妄想病,以後一坐下念佛就妄想一大堆。久而久之,就成了難治的習氣病。

這裡要辨清兩種情況:一種是我們安下心來念佛的時候,看到心裡的妄想不斷地此起彼伏,這並不是壞現象。

過去一直處在散亂中,也不曉得自己的心有多麼散亂,現在靜下來了,就看到心裡有很多妄念生起,這是正常現象。

這時只要堅持這句佛號就可以,妄念任它隨生隨滅。也就是你只要不支持它,不跟隨它,在動過多次之後,它自然也就停歇了。

這是因為你開始靜下心來專註念佛了,所以就看到了內心的妄念不斷地現起,只要不跟著它跑,久而久之,這種狀況就會消失。

但是,如果念佛的時候,放任自己的心念貪嗔痴,心跑了很久也不知道,那就是在隨妄念流轉,這是在培養生死業識,照這樣發展下去,妄想病會越來越大。

因為,平時做事的時候還沒功夫打很多妄想,現在坐下來剛好打妄想。這樣養成習慣,就會嘴巴念佛和心裡打妄想同時進行,這就是放任自心的結果。

這裡就是一念之差。一是看到了妄念不去理它,仍然堅持佛念;一是心口不相應,光是嘴巴念佛,心裡卻放任妄念,這會導致妄念的勢力越來越大。這樣念下去,就不可能達到念佛功夫成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信 的精彩文章:

假如生命只剩下最後一天

TAG:佛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