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婚齡男15歲女13歲,發育未成熟的孩子怎麼承受產子之痛?

古代婚齡男15歲女13歲,發育未成熟的孩子怎麼承受產子之痛?

我們知道今天的法定結婚年齡是男22歲,女20歲,可是在我國古代,普遍早婚,國家從法令上也給予支持。從古代墓誌等資料看,法定的結婚年齡13歲,比如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唐玄宗開元令「男十五,女十三」,宋仁宗天聖令「男十五,女十三」,宋司馬光《書儀》:男十六,女十四,宋朱熹《家禮》:男十六,女十四。可見在古代歷朝歷代,女子十三四歲就結婚了,可是在今天十三四歲的女子還沒有發育成熟,尚屬幼女,結婚是違法的。那麼,古代女子為什麼結婚這麼早呢?

首先,中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比較短,平均在四十到50歲,如果象今天這麼晚婚的話,這個年齡很多連孩子都還沒有撫養成人。所以古代女子結婚早是為了繁衍後代的需要。當時,人口稀少,人口多生產力就強,在農耕社會,沒有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工具,農業勞作靠的全是人力,人口多,壯年的勞力多,才能夠生產出更多的糧食。

其次,對於國家來說拼國力主要拼的是人口,對外的戰爭,也需要大量的壯年人口充軍,所以古代政府也會制定法令,鼓勵甚至強制男女早婚,以生養更多的孩子,補充軍備。在古代,戰爭頻繁,勞役繁多,很多青壯年勞力都死在戰場或者繁重的勞役中。

第三,是古代人的思想觀念使然,古代人認為越年輕月容易受孕,並且那時候只有結婚了,一個人就算長大成人了。對於家長來說也希望孩子們早點結婚,好完成了撫養子女的義務。並且,古代人的思想里重男輕女的意識也非常的強,認為女孩子都是「賠錢貨」,所以也想要早點嫁出去,嫁到夫家,也就節省了自家的糧食。今天女兒是父母的心頭肉,小棉襖,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女孩子卻得不到起碼的愛護和尊重。

古代的這種早婚制度,實際上是對女子的不公正,嚴重的損害了女子的身心健康,在十三四歲,身體還沒有發育成熟的年齡,就要承擔生子之痛,和養子的艱辛,這也是封建社會的糟粕。正因為此,古代女子因為難產而死的概率也非常的大,並且生下的孩子也容易夭折。但是,在男權社會中,沒有人會去關心這些,傳宗接代比女性的身體健康更重要。

而今天,社會物質生活極大的豐富,女孩子都被家長寵愛成了小公主,自然不存在古代社會的一系列問題,所以也就完全沒有必要那麼早結婚了。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文明的進步,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裡上都是對女性健康的保護。女同胞們真的該慶幸生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社會、家庭都給了女性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愛護!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道教陰陽雙修和男女雙修有何不同,莊子逍遙遊給我們解開了迷惑
在家人能講出家人的錯嗎?智者拿佛教信仰,愚者拿佛教迷信

TAG:道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