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你未來的家,正在向你移動中……

你未來的家,正在向你移動中……

去問問那些戀家的人,為什麼喜歡呆在家裡?因為家裡的沙發太舒服了,因為投影儀看個電影順手喝杯酒真的很贊,因為冬天膩在有地毯和地暖的地方哪兒也不想去,因為有隻貓可以當兒子……但是人總是生活在矛盾中不是嗎?想呆在家裡,也想走遍海角天涯。想要冒險,自由,探索壯闊的自然,同時也放不下帶來十足安全感的家。怎麼辦?此時此刻,人類中腦洞最大的群體率先開始行動了。

不就是戀家嗎?那就帶著房子出門唄。

■丹麥設計工作室N55於哥本哈根設計的「會走路的住宅」。

■斯洛伐克建築工作室Nice Architects設計的環保、攜帶型小屋Ecocapsule,可自給自足,住在裡面水電費都不用交。

■一對來自馬戲團的雜技演員JeniBarnard和BarneyWhite直接把家安在可以滾來滾去的車輪上。

■要是你是個不戀物、但很依賴安全空間的人,也可以像Martin Azua這樣帶一個能塞進兜里的房子出門,其金屬聚酯纖維的材質還能使你免受寒冷和逆熱的影響。

■這款吊在樹上的提拉帳篷tentsile,似乎還不具備一個家的功能,但看場景看氛圍,難道不是一個極簡同時完美的家嗎?

不僅僅是房子,那些讓你產生「家的感覺」的小物,你帶出門,也會讓自己感覺到家的氣息。

比如一瓶原本只能開在窗邊的花。

■image?KIGI/D-BROS vase project花瓶

日本Kigi工作室設計的D-BROS摺疊花瓶,大家想必已經很熟悉了,帶出去是薄薄的一片,注入水卻能立住做花瓶,跟那款揣在兜里的房子脾氣很搭。

■image?KIGI/D-BROS vase project花瓶

再比如,出門在外愣是矯情地想投屏看電影。

■LG 今年就推出過一款可以拎著走的4K激光投影儀,還斬獲了今年的紅點獎,不僅小巧便攜,還非常時尚。拎著它只要能遇到一堵牆,就可以看一場露天電影。更重要的是,投屏面積高達150英寸,畫質也還不錯。

又或是一個用慣了走到哪兒都想帶著的高級坐凳。

■2018年米蘭傢具展期間,Hermès愛馬仕家居發布的Bouchon天然牛皮與軟木椅凳。愛馬仕從創立之初就與旅行有不解之緣,在1920年代就開始製作可移動傢具了,「優雅移動出行」也是其重要理念。

正因為人們一直有出行的慾望,所以才會思考如何在移動中構建自己的家。

前不久北京剛剛落幕的HOUSE VISION,由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先生髮起。實質上就是探索「未來居住新嘗試」,與建築師和企業共同想像那個「未來之家」。你看,對於未來的理想,中外建築師們紛紛亮出自己的腦洞,而「移動」和「便攜」的家,也成為一股主流的思維。

例如,不在家裡住,而是把適合臨街擺放的傢具全部集中在一起,大盒子套小盒子,以建築的形式展現出來。

甚至你說想回火星,也已經有建築師打造出了非常便攜,拎包即可入住的「火星艙」。

■李虎設計的這座火星生活艙能通過物聯網智能家電實現自給自足的方式,循環供給熱能、水分、空氣。

對家的期待不止,就無所謂真正的去到別處。無論是在火星,還是在月球;在書房卧室,還是在驅車前往尋找家的路上……

在未來,家也許不再是靜止的,固定的。當然也不會是一種束縛,而是可以像一顆種子,一種推動力,帶你走向更遠的地方。正如汽車是人們的第二個家一樣,「上了車,便回到了家」,對於愛馳最新款汽車U5來說,並不只是一句廣告語。

U5在內飾設計上遵循了智能移動家居的設計理念,視野開闊的平直超薄儀錶台,黑色鋼琴漆面的懸浮副儀錶台,向外擴張的軟包覆懸浮扶手,都力圖營造如家居空間一般的明亮雅緻。

除了精緻與美感,舒適度也是不容忽視的,為此,U5憑藉MAS平台長軸距短前懸的純電動架構帶寬能力,使前後排的頭部空間和腿部空間尺寸明顯優於同級產品。此外,靜謐內艙的材料採用環保輕紡與皮革,對材料氣味與散發性環保要求都非常嚴苛,讓駕乘生活更健康。

當然,「家」的外觀也絲毫不能鬆懈啊,U5在外觀設計上去繁從簡,回歸了功能美學,在獲得整車優秀的流體形態的同時,還創造了更大的座艙空間。

試想一下,如果離開家之後,駕乘空間、辦公空間、約會空間、休閑空間……不再是「外面」,而是成為你的第二個居所、第三個居所……也許我們的生活會大大不相同,你是否期待呢?

Text_埃姆創意 圖片_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iinii 的精彩文章:

印象派羊毛氈畫
創作的邊界到底在哪裡?

TAG:kiin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