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十張圖了解鋰電池行業趨勢 三元鋰電池受追捧,技術發展急不得

十張圖了解鋰電池行業趨勢 三元鋰電池受追捧,技術發展急不得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帶動著上游鋰電池行業良性發展,補貼政策向好的高能量密度電池使得三元鋰電池近兩年備受追捧,然而電池企業追求產量的同時卻忽略安全技術問題。

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快,帶動動力鋰電池發展

自2014年開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出現爆髮式增長。2014和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均增長3倍以上;2016和2017年產銷量增速雖然減緩但也保持在50%以上,截至2018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速再度回升高達75%,預計今年產銷量增長翻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帶動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動力鋰電池裝機量增速不斷提升,其原因在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體系是堅持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專用車齊頭並進,與國外僅專註於發展新能源乘用車截然不同,因此我國動力鋰電池裝機量高速增長。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的裝機量僅25GWh,而在2018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裝機量已經達到接近2016年整一年的水平。

正極材料產量大增,三元材料增速超過磷酸鐵鋰

下遊行業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企業對鋰電池正極材料的投資加大。受動力鋰電池帶動,2016年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約16.2萬噸,同比增長43.14%;2017年受到三元材料產量高速增長的影響,全國正極材料產量為21萬噸,同比增長29.63%;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總產量約為12.2萬噸,半年的時間內產量已相當於2016年整一年的水平。

2018年上半年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中,三元材料產量約5.98萬噸,佔比49.17%;磷酸鐵鋰材料產量約2.34萬噸,佔比19.24%。隨著市場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鋰電池日益受到市場青睞,我國三元材料產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而磷酸鐵鋰產量的增長趨勢則逐漸減弱,2017年我國磷酸鐵鋰的產量與2016年相比基本持平。

從價格走勢來看,與產量的情況類似。隨著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政策對三元材料的解禁,並將鋰電池的能量密度與補貼掛鉤,促使動力電池企業往更高能量密度方面發展,磷酸鐵鋰材料價格從2016年出現下滑趨勢,而三元材料反之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政策引導三元材料發展,安全技術急不得

三元鋰電池的發展勢頭之所以如此迅猛,背後靠的是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不斷調整變更的因素。對比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2018年補貼在乘用車方面不僅重新劃分了續駛里程區間,還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通過係數變化和調檔的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百公里電耗量係數也分檔進行劃分,同時,電池能量密度係數可以與百公里電耗係數疊加。

磷酸鐵鋰電池曾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主流,雖然其充放壽命長,但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只在100Wh/kg左右,而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最高能達到330Wh/kg,隨著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需求不斷提高,且具有電池能量密度優勢的三元鋰電池預計將進一步取代磷酸鐵鋰電池市場。

對比2017年及2018年1-8批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電池分類情況來看,面對新補貼的市場需求,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的提升表現較突出,三元鋰電池的優勢明顯。新能源乘用車上,三元鋰電池已經成為乘用車的主流;新能源客車中純電動車型的電池基本為磷酸鐵鋰,而插電混動型客車大部分是錳酸鋰,三元鋰電池在2017年有小規模進入,但是仍處在研發推廣;新能源專用車的目錄中,主要為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

從電池的能量密度來看,2018年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速度較2017年大幅上升,在新能源乘用車和客車領域,新能源車產品的電池能量密度從2017年主要集中在90-120Wh/kg區間內已增長至集中在140-150Wh/kg這一區間內,新能源專用車則在電池能量密度方面提升較緩,目前大部分車型集中120-140Wh/kg的區間。

補貼政策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不斷提高,電池能量密度指標顯著提升。高能量密度電池的發展對安全技術的要求則更高,但部分車企盲目追求高比能量,縮短電池產品測試驗證時間,技術驗證周期偏短導致了技術驗證不足、工程解決方案不成熟,造成產品質量出現問題,近期新能源汽車頻繁起火事件正是印證了這一問題。

動力鋰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特別是充電時是事故多發階段。目前發生的大部分著火事故是在充電過程中,或者剛剛結束充電後。保障動力鋰電池充電安全性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如何保障安全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環節,否則任何瑕疵都會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被放大。車企在保證電池能力密度提升的同時,還要確保電池的熱管理性能是否能均勻導熱、散熱,確保電氣連接的可靠性以及產品製作的一致性,對於機械安全、電氣安全以及防護安全的測試一個都不能落下,還需要具備發生事故後的應急處理能力,每一環緊緊相扣,確保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安全健康發展。

根據國家《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的到2020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300Wh/kg以上,力爭實現350Wh/kg,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260Wh/kg;到2025年,動力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350Wh/kg,鑒於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僅為90-120Wh/kg,未來三元鋰電池將持續為新能源汽車在電池能量密度方面的突破發力。補貼新政對高續航里程耗能量密度的補貼不減反增,將吸引行業向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鋰進行轉移,三元鋰電池及三元材料行業的需求將大幅增加,或可能出現爆發性的增長,前瞻預計到了2023年我國三元鋰電池的需求量將突破20萬噸。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鋰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網 的精彩文章:

一圖看懂蒸發百億市值的康師傅Q3財報:多個業務塊現頹勢,毛利率卻上升
中國沒藥?國人求購日本痛風「神葯」,日企上演現實版「我不是葯神」

TAG:前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