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人都罵隋煬帝,但隋煬帝創立一先進位度,至今影響中國一千多年

世人都罵隋煬帝,但隋煬帝創立一先進位度,至今影響中國一千多年

「科舉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一種選拔人才制度,在這之前還有:察舉制、九品中正制。這兩種制度因為受人的因素影響過大,特別是受到士族門閥階層的干預,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對封建國家的不利因素。

因此,一個能夠面向全國所有讀書人的科舉制度應運而生,當然,這也是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的一種最有效的工具。

其實,「科舉」是一個含義豐富複雜,具有動態特徵的詞語。廣義的科舉指分科舉人或設科取士,約略同於貢舉,起始於漢代;狹義的科舉指進士科舉,起始於隋朝代。科舉制的諸多特徵是經歷漫長的過程才逐漸形成的,但要定下一個起始年代,必有標誌性的創製,而真正具有標誌性意義且與歷史上「科舉」一詞相符合的,就只有隋煬帝創立「進士科」這一歷史事件。

都知道,科舉制度形成於隋朝,隋煬帝時期正式實行,但是,由於隋朝的時間過短,其主要發展時期還是在隋朝之後的唐朝。大家都聽說過唐太宗曾感嘆科舉制度將天下的人才都延攬到了自己的麾下,那些士族門閥再也不能肆無忌憚的安插自己的親信,無法再通過九品中正制這種方式來實現權力的繼承了,如此就大大加強了中央和皇帝的權力。

同時,通過科舉制度考中的進士都是天子門生,他們這些人對皇帝也比較忠誠的,對封建割據勢力更是起到了抑制作用。

那麼,科舉考試是如何考的?

到了宋朝的時候,經過隋唐這兩個朝代的發展,科舉制度已經變得越來越完善,在加強君主權力這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很明白科舉制度對加強君主權力的好處,雖然,他只是一介武夫,但是,這個人對於知識分子在治理國家的作用中的認識還是很深刻的。他明白武將容易驕橫跋扈,很容易造成國家動蕩,於是,他就非常重視文人知識分子的作用。

在國家統一戰爭還在進行的時候,趙匡胤就開始實行科舉制度,在國家建立的元年就舉行了第一次考試,僅僅錄取了十九個進士。大家要明白,科舉制度畢竟不是高考,高考說白了只是一種普通的升學考試,每年要錄取上百萬之多。而科舉的開科取士是為皇帝招錄頂級的文官人才,他們都是高級官員的後備幹部。

宋朝剛開國,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對人才的需求還是很大的,關鍵是要樹立皇帝以文治國的理念。宋朝之前的五代十國這段時間,朝廷更替比較快,很多人可以橫跨好幾個朝代,所以,知識分子也考了好幾個朝代。所以,趙匡胤就從中挑了一批常年考試而沒有中進士的人。

之後,將他們賜予了本科進士,以司馬浦為首共計一百零六人,他們被稱為「恩科進士」,這些都是未來大宋朝的治國理政的中堅力量。所謂「恩科」其實就是皇帝樹立自己愛才、惜才的形象,讓天下的知識分子都要好好努力準備科舉考試,最終,讓這個指揮棒指引著大宋朝的文治路線。可以說,在宋朝及之後的王朝都使用過恩科這種特殊的形式。

不過,畢竟恩科不是常設的制度,常規性的科舉考試才是天下士子們的考試正途。

那麼,常規性的科舉考試又考些什麼呢?

宋朝基本繼承了唐代以來的科舉考試的兩大系統,即:常科和制科。「常科」,顧名思義,就是常設的科,形式非常固定,具有國家的制度性的規定,要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參加具有規定科目內容的考試。

進士科是必設的科目,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要考的科目,比如:九經、三史、明經等。所有的人在經過院試後,就要在每年的秋季參加地方(相當於現代省級單位考試)的鄉試,通過後就成為了舉人,這樣,他們距離功名就更進一步了。舉人們則要去首都參加剩下的考試了,直到考中了進士。

其實,除了常規性的考試以外還有一種「制科」,這種考試主要是由君主親自主持,這種考試形式也是比較久遠的,遠從漢朝,近至唐朝,都有這種考試類型。到了唐朝,有些「制科」經常性的被考試,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上的「常科」了。當然,這主要也是統治者越來越重視文教,重視用文官治理天下的結果。

等到了宋朝的時候,這種經常被考察的「制科」範圍不但擴大,而且,有資格參加考試的範圍也不斷擴大。可以說,全天下的所有人都可以考試,即使你已經高中進士也是可以參加這種考試的。

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就曾經考過制科考試,考的則是讓後來蘇軾吃過不少虧的「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這個科目如果只看名字的話,簡直就是神聖非常的,這是聖人才有的品行啊。雖然,蘇軾考的名次比較好,但是,蘇軾這夥計太耿直了。

自此之後,他就按照這個科目字面意思一樣去做人、做官,如此當然是碰壁無數,到了老年才明白考試科目與現實是脫節的。

大家常常抱怨高考的科目太多,題量太大。然而,這和宋朝的科舉考試題量相比就小巫見大巫了。科舉不但要考詩詞歌賦這些需要創造力的科目,還要考考生的記憶力,無論哪一級的考試,這些應試者們都要在考場考個三四天的樣子。

別忘了,古人當時答題還是用的毛筆,比我們現代人的書寫效率低得多,往往毛筆寫一個字我們都能寫一行字了。因為古人對應試者的書法要求也很高(只能用楷書),所以,效率就顯的更低了。

我們在看影視劇的時候,經常看到很多人在讀榜時高呼「甲科狀元」某某某,乙科進士第一名某某某等。大家估計都對甲科、乙科有疑惑吧!其實,就像字面意思一樣,甲比乙高一等,甲科也自然比乙科要高。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科舉制里並沒有甲科和乙科的劃分,甚至,在唐高祖和唐玄宗前期這段時間只有乙科,所有進士都是乙科進士。唐玄宗也是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對內政外交要求很高,為了彰顯自己統治下的國家的文治昌盛,唐玄宗就破例設置甲科,這個科只有前三名,寓意讓天下最優秀的人來做表率。

從此以後,直到唐朝滅亡都是這樣的設置,即:進士有兩榜,分為甲、乙。

到了北宋的時候,進士仍舊分為甲、乙,都是根據考生的優秀程度進行的劃分,當然,甲科肯定還是優於乙科的。不過,並非所有的甲科進士都要比乙科的要強,比如:大文豪蘇軾,就沒有中甲科進士而是乙科進士,而那些中了甲科進士的人則很少在歷史上聽說。

所以,類似於現在,有很多高考成績都很厲害的人,他只是應試能力比較強,創造性被這種單一性考試抹殺了,反倒做不出什麼成績來。

南宋的時候,進士榜又出現了新的變化。

這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乾脆將進士分為了五甲,已經沒有了乙科這一官方的說法。不過,科舉制這麼多年的慣例已經形成了,榜分甲、乙已是深入人心的分法,民間並不認可官方所謂的五甲。他們依舊認為一等的才是真正的甲科進士,其餘的都是乙科或者比乙科更差的。

但是,到了大一統王朝的明代和清代的時候,又出現了甲、乙榜之分,也許這是他們在致敬唐明皇吧!

可以說,科舉製作為一個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他直接關係到參加考試的人的命運,要比現在的高考重要的多得多。從隋朝確立以來,科舉制也不斷的發展變化,從內容到形式都在日益完善。宋朝時主要就以下方面做了改動,對後世影響頗大。

首先,科舉的考試時間確定為每三年一次會試考試,也就是每三年一大比。

這是因為,根據前幾代的經驗,如果每年一大比,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精力、物力、財力。而且,當時交通條件很差,我國又幅員遼闊,考生終日在趕考的路上,對於讓考生安心學習沒有什麼好處,對於考生的身體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所以,確定為三年一大比,既節約了國家和考生的成本,也有利於提高考生的水平。這個三年一次的會試,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滅亡,可見這個時間安排還是挺合理的。

其次,科舉考試的待批閱試卷也多加了一個程序性的制度,那就是著名的「糊名制度」。即:將考生的姓名糊上之後再全部交給主考官,主考官完全是盲批,根本不知道考生是誰,這樣,就避免了考官的主觀性傾向,保證了考試的公平性。

可以說,這種制度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比較先進的制度,即使到了現在的高考也是模仿這種批改制度。可見,這個制度的生命力是如此的強大。

最後,科舉考試的內容體裁也有了重大改變。因為,科舉考試的科目基本確定,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實踐,很多科目都有了程式化的傾向,內容非常的僵化,言之無物,毫無生氣。所以,到了歐陽修主持會試的時候,將延續幾百年的舊模式改掉了,主張文章要能夠體現內容的古文,要做到文以載道。

等到了王安石變法的時候,為了適應改革形勢的發展,王安石主張要廢除掉詩、賦的科目,因為,很多士子每日苦思冥想這些虛無的東西,經常作無病之呻吟,對於治理國家沒有什麼用處。所謂詩詞歌賦只能當成平時的業餘愛好,不能再憑藉這些成為步入仕途的敲門磚了。所以,王安石改革後,科舉只考試經義,也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滅亡。

當然,這也充分說明了王安石改革科舉的正確性,時間就是最好的檢測員。

但是,此後的科舉制也有很多消極影響。

後期的科舉制度使儒學成為統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隊伍壯大,但導致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對薄弱。由於統治者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明太祖將源於元朝的八股文體正式定為科舉考試文體就是其中之一。甚至,由於科舉是普通人出頭的重要途徑,因此經常會有貧士高中之後拋妻棄子的悲劇發生... ...

長此以往,則嚴重的造成了官場的黑暗和社會的混亂。

參考資料:

『《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科舉制堪比「四大發明」 影響全球用人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這個契丹人很厲害,二人之下,萬人之上,卻因為一個女人客死他鄉
一種看似很普通的食物,傳到中原後風靡全中國,現今已必不可少了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