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2500萬買下一塊殖民地,沒資源卻富得流油,為何不選擇獨立

美國2500萬買下一塊殖民地,沒資源卻富得流油,為何不選擇獨立

眾所周知,美國由50個州和一個直屬特區組成,但其實還包括14塊海外領地,包括關島、波多黎各、北馬里亞納群島等等,其中有一個群島是用錢買來的,那就是美屬維爾京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位於加勒比海,美國在1917年用2500萬美元從丹麥手裡購下,最初為殖民地,現在卻富得流油,屬於美國在海外的屬地,為美國「未合併領土」,也堅決不獨立。那麼,美屬維爾京群島經歷了怎樣一段歷史呢?

美國2500萬買下一塊殖民地,沒資源卻富得流油,為何不選擇獨立

美屬維爾京群島由五十多個島嶼組成,總面積344平方千米,島嶼中最大的有三個島:聖克魯斯島(218平方)、聖托馬斯島(83平方)和聖約翰島(50平方),最初這三個島也不屬於一個主體。美屬維爾京群島最初生活在上面的是印第安加勒比人,在大航海時代被西班牙發現,於1555年被西班牙佔領,不過最初西班牙將殖民的目光瞄準在拉丁美洲,對於貧瘠的加勒比群島不怎麼感興趣。

美國2500萬買下一塊殖民地,沒資源卻富得流油,為何不選擇獨立

後來,英國、馬其他和法國先後移民到聖克魯斯島,除了屠殺大量土著人之外,對開墾這塊地都不怎麼感冒。不過,當時的丹麥喜歡開發殖民地,在1672年佔領聖托馬斯島和聖約翰島後,便開始販賣非洲黑奴到這裡種植甘蔗,賺了不少黑心錢,後來丹麥又從法國手裡購買了聖克魯斯島,將三個島聯合起來建立了皇家殖民地,統稱為丹麥西印度群島。不過,經營海外殖民地可是要燒錢的,隨著製糖業衰落,加上奴隸起義,丹麥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經營下去。

美國2500萬買下一塊殖民地,沒資源卻富得流油,為何不選擇獨立

於是在19世紀中期,美國便提出購買意向,丹麥求之不得,但因為種種原因協議落空。到了1917年,丹麥以2500萬美元將美屬維爾京群島賣給了美國,這裡便成了美國的殖民地,最初由美國海軍管轄。在1927年,該群島居民成為美國公民,但不能參加總統選舉(二等公民)。

直到二戰結束後,世界各地殖民地大都選擇紛紛獨立,但該島的居民屢次公投都放棄獨立,選擇維持現狀,也不併入美國領土。1954年,群島首府多次嘗試通過憲法獲得更大的自治權,但卻被島民否決了,當然美國也不好將其趕走。

美國2500萬買下一塊殖民地,沒資源卻富得流油,為何不選擇獨立

美屬維爾京群島屬於聯合國定義的「非自治領土」,由聯合國進行監督,要求宗主國(美國)必須竭盡全力保證居民之福利,促進政治、經濟、社會等發展,並幫助發展適當方式自治。所以,美屬維爾京群島心安理得成為美國的「殖民地」,不願獨立。

美國2500萬買下一塊殖民地,沒資源卻富得流油,為何不選擇獨立

美屬維爾京群島迄今沒有探明自然資源,但旅遊業很發達,佔到了全島收入的70%,遊客主要來自美國。雖然不產石油,但聖克魯斯島有世界上最大的煉油廠之一,日處理原油能力為545萬桶。美屬維爾京群島的經濟嚴重依賴美國,90%的貿易均是跟美國進行的。由於地理突出,群島上共有三個深水港、兩座國際機場,加上風景優美,交通便利,背靠美國(隔美國很近),旅遊業迅速發展,因此當地人富得流油,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

正式因為美屬維爾京群島過得很滋潤,所以不想獨立。畢竟一旦獨立失去大樹依靠,本身又沒有資源,而且人口太少(不足11萬),根本不可能繼續富裕下去。

本文由歷史悟道原創,歡迎關注,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