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成語故事|《沐猴而冠》

成語故事|《沐猴而冠》

原標題:成語故事|《沐猴而冠》



每天一個成語故事,幫助孩子成長!


生 詞 本



【成語】沐猴而冠【mù hóu ér guàn


【釋義】比喻裝扮得像人,實際卻虛有其表。常用來諷刺依附權勢竊據一定權位的人。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近義詞】衣冠禽獸


【反義詞】正人君子


【例句他雖然西裝革履,不過是沐猴而冠,舉止談吐仍是粗俗不堪。

秦朝末年,劉邦、項羽等各路聯合起兵反秦。劉邦首先攻破秦都咸陽(今陝西西安市東渭城故城),接著項羽也趕到了。原先各路將領曾互相約定:誰先進入咸陽,誰就在關中為王。項羽因此很不樂意。他帶領人馬,沖入城內,大肆屠殺,並且殺了秦降王子嬰,放火焚燒秦宮,大火一連燒了幾個月都沒有熄滅。項羽還搜括了許多金銀財物,擄掠了一批年輕婦女,準備回到東方去。  


當時有人勸項羽仍在咸陽建都,因為「這裡關中地區,有險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業。」項羽看看秦宮都已燒毀,殘破不堪,同時又懷念故鄉,一心想回東方,便說:「人富貴了,應歸故鄉,富貴不歸故鄉,好比錦衣夜行(穿著錦繡衣服在黑夜裡行走),誰看得見?」。


那人聽了這句話,覺得項羽要作為一位英雄,實在不夠,心裡不免對他鄙視。於是在背後對人說:「人家說楚國人(指項羽)不過是『沐猴而冠』罷了,果然不錯!」 不料,這話很快傳到了項羽的耳朵里,憤怒至極,立刻把此人抓來,投入鼎鑊煮死。結果,由於項羽的自傲自驕,再加上戰略失誤,最終走上窮途末路,被劉邦打敗。


孩子作文只會寫流水帳?


只是還沒找到方法!

推薦你加入小學作文精品訓練營,


提分就趁現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學智慧家長 的精彩文章:

成語故事|《噤若寒蟬》
成語故事|《李代桃僵》

TAG:小學智慧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