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心心相印,具足莊嚴

心心相印,具足莊嚴

心心相印,具足莊嚴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原文】

我聞如是[1],一時[2],佛住王舍城[3]耆闍崛山[4]中,與大比丘[5]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本際,尊者正願,尊者正語,尊者大號,尊者仁賢,尊者離垢,尊者名聞,尊者善實,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優樓頻蠡迦葉,尊者伽耶迦葉,尊者那提迦葉,尊者摩訶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連,尊者劫賓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凈志,尊者摩訶周那,尊者滿願子,尊者離障閡,尊者流灌,尊者堅伏,尊者面王,尊者果乘,尊者仁性,尊者喜樂,尊者善來,尊者羅雲,尊者阿難,皆如斯等上首者也。

又與大乘[6]眾菩薩俱,普賢菩薩,妙德菩薩,慈氏菩薩等,此賢劫中一切菩薩。

又賢護[7]等十六正士[8],善思議菩薩,信慧菩薩,空無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慧上菩薩,智幢菩薩,寂根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皆遵普賢大士之德,具諸菩薩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9],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10],於無量世界,現成等覺[11]。

【章旨】

聞性遍十方,聞者即是我。一時表當下,當下是圓覺。靈山法會中,比丘與菩薩。自性妙體中,萬德悉具足。

【譯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眾,一萬二千人,同聚一會。諸大比丘,神通具足,其名曰:尊者了本際,尊者正願,尊者正語,尊者大號,尊者仁賢,尊者離垢,尊者名聞,尊者善實,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優樓頻螺迦葉,尊者伽耶迦葉,尊者那提迦葉,尊者摩訶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劫賓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凈志,尊者摩訶周那,尊者滿願子,尊者離障閡,尊者流灌,尊者堅伏,尊者面王,尊者果乘,尊者仁性,尊者喜樂,尊者善來,尊者羅雲,尊者阿難,如是等比丘,皆佛大弟子。

又有大乘菩薩,普賢菩薩,妙德菩薩,彌勒菩薩等,賢劫中一切菩薩。

又有賢護等十六位大士,其名曰:善思議菩薩,信慧菩薩,空無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慧上菩薩,智幢菩薩,寂根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此諸菩薩,普賢眷屬,此諸菩薩,具足一切行願,具足一切功德,普應十方,隨緣度眾,皆令眾生,契入實相,究竟解脫,於無量世界,示現成佛。

【釋義】

佛經首句,「我聞如是」,或「如是我聞」,自古以來,多有誤解。今日流行的「我阿難親自聽佛這樣說」,便是對「我聞如是」妄生意解。

釋迦成道二十年,阿難尊者出家。又經十年,阿難尊者做侍者。阿難尊者做侍者之前的三十年,佛所說的法,阿難尊者又是如何「我聞如是」的呢?

有人說,三十年前,佛所說的法,阿難未聞,為了讓佛法流傳後世,釋迦又為阿難重說一遍。如此而說,是大妄語。釋迦,若是重說一遍的釋迦,那麼,釋迦便不是大徹大悟的佛陀。阿難,若是記言記語阿難,那麼,阿難便不是傳佛心印的祖師。

《金剛經》記載:「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段經文,佛未開口,阿難尊者,如何「如是我聞」?

《楞嚴經》中,阿難遭大幻術,入於淫室,不得出離。世尊覺知,放百寶光,化千葉蓮,敕令文殊,救拔阿難。世尊在祇桓精舍放百寶光,阿難在世間淫室遭大幻術。釋迦放百寶光,阿難又如何聞?光用眼見,何以耳聞?

佛於最初成道日,二十一日說《華嚴》。《華嚴》經卷,遍滿宇宙,書之不盡。龍樹菩薩,深入龍宮,取出八十一卷《華嚴》,只如大海一滴。《華嚴》經卷,無量無邊,釋迦如何說?阿難如何聞?莫非釋迦語速極快?莫非阿難記憶極強?若是這樣,釋迦便是天生的釋迦,阿難便是天生的阿難,凡夫便是天生的凡夫。既然如此,凡夫則不得成佛。

問:如何是「我聞如是」?

答曰:「我聞」表十方,所謂「心聞洞十方」。「如是」表本然,所謂「清凈本然,周遍法界」。自性洞徹十方,是「我聞如是」的義。自性不離當下,是「一時」的義。自性不離世間,是「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的義。

若能見得自性,則聞亦如是,見亦如是,一切作用,悉皆如是。若也昧卻自性,則見色著相,尋聲逐響,一切作用,皆不如是。

「我聞如是」,標誌著心心相印、自他不二,標誌著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心心相印,自他不二,佛即是我,我即是佛,故能宣說佛教。

問:如何是「一時」?

答曰:「一時」,表當下,所謂「當下即是」。這個「一時」,這個「當下」,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過去、現在、未來,塵沙劫事,於此當下,全體顯現。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萬相,盡在其中。慧能大師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正與么時,即是「於此當下」。於此當下,這個了了常明、一塵不染的,正是諸人的本來面目,正是諸人的無量壽。這個本來面目,這個無量壽,有體有用,有主有眾。主者,佛也,體也,自性也,真心也。眾者,聲聞也,菩薩也,莊嚴也,妙用也。佛與大眾,聚會一堂,體與妙用,一體如如。這個不是別人,正是諸人自己「原本的自己」。還見么?

問:王舍城耆闍崛山,在什麼地方?

答曰:諸佛說法,不離自心。離心說法,即同魔說。既然如此,王舍城耆闍崛山,又在什麼地方?豈在心外?自心是佛,廣大無邊,聖眾是自心中的聖眾,人天是自心中的人天,王舍城是自心中的王舍城,耆闍崛山是自心中的耆闍崛山。

王舍城,是個比喻,比喻法王居住的大城。王者,法王也。舍者,住處也。城者,國土也。法王居住的大城,比喻諸佛之所住處。

耆闍崛山,漢譯靈鷲山,簡稱靈山。靈,即靈妙無比的自性。鷲,亦名雕,禽中之大雄。靈鷲,比喻法界大雄。

《西遊記》也有這樣的比喻。猴王問樵夫道:「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靈台方寸山,靈山也,心也。斜月三星洞,打一字迷,正是這個「心」。

《佛說無量壽經》的道場,即是靈山,即是自心。這個廣大無邊的妙明真心,是三世諸佛的住處,也是十方菩薩往生的凈土。《大智度論》云:「是耆闍崛山,諸佛所住處,聖人所止息,覆蔭一切故。」[12]諸佛教典,只言唯心凈土,自性彌陀。蕅益大師云:「念自性彌陀,生唯心凈土。合觀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之義明矣。」[13]可惜,迷人不識自性靈光,向外尋覓諸佛道場,故有告誡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去靈山塔下修」。蓮池大師云:「直下頓了,此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此是無上道,此是真如佛。學道人只怕一念有,與道隔矣。」[14]

靈鷲山,不是石頭山。可惜,迷人不知佛義,以為有座石頭山,佛在世時,曾在那座石頭山上說法度眾生,因此,朝拜那座石頭山,以為這樣便會得到佛力加持。猶如有人,以為有棵菩提樹,佛在那棵菩提樹下降魔成佛,因此,朝拜那棵菩提樹,以為這樣便會得到佛力加持。豈不知,菩提樹不是木頭樹,靈鷲山不是石頭山。菩提樹是個比喻,比喻諸人普照萬相的自性心光。靈鷲山也是個比喻,比喻諸人靈妙無比的本覺光明。既然靈鷲山是自家的自性,那麼,我們又要到哪裡去見佛?既然菩提樹是自家的智慧,我們又要到哪裡去打坐?諸佛坐道場,只是安住他自己的本位。諸佛於菩提樹下降魔成佛,也只是在他自性光明的護持下降服中心的顛倒妄想,而證得自己的自心實相。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佛不在別處,這個能聽能聞的便是。這個聞性,即是「遍含萬相的我」,即是「能生萬法的我」,即是「本自清凈的我」,即是諸人的本人來面目。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延壽大師云:「只為不信自心是佛,向外馳求。若中下根,權令觀佛色身,系緣粗念,以外顯內,漸悟自心。若是上機,只令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如《佛藏經》云:『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15]

這個「心」,即是「我聞如是」的「我」,即是「唯我獨尊」的「我」,即是「萬物皆備」的「我」。

問:佛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又有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會。比丘,菩薩,人天大眾,如此眾多,道場多大,方能容納?佛子問法,佛陀解答,如此眾多的大眾,又如何得聞?難道是用神通說?難道是用神通聞?切莫妄想,無量比丘,無量菩薩,無量人天,只在諸人方寸之間。諸人方寸,蓋天蓋地,無一物而在方寸之外。

蓮池大師云:「自性萬善同歸,是同會一處義。」又云:「百川會於一海,眾景會於一空。諸上善人,不會此之一處,而將奚會?」[16]廣大無邊的自性,具足萬德的自性,此是無量大眾「同聚一會」的靈山道場。

六祖惠能云:「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17]

蓮池大師云:「十大聲聞,皆是自心十善法數。毗曇偈云:『欲想更樂慧,念思及解脫,作意於境界,三摩提以痛。』是知大迦葉者,心欲數,以志存出要,善欲心發,舍世惡欲故。富樓那者,心想數,以想則分別,辯才無礙故。迦旃延者,更樂數,以問答往複,更相涉入,論議不窮故。乃至慧舍利弗,念優波離,思羅睺羅,解脫善吉,作意那律,三摩目連,痛阿難等。痛者,受也,領納意也。王必具數,數必歸王。此二相扶,而取開悟。若王若數,不出自心。但得一心,王數俱盡。」[18]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離此心外,尚且無佛,離此心外,豈有比丘?離此心外,豈有菩薩?延壽大師云:「若不歸一心解,安獲無限功德?以無量功德,即一心具足。若離心所見,皆不圓滿,悉成邪倒。設具行門,皆成分限。」[19]

諸大比丘,諸大菩薩,十六正士,不離此心,儘是諸人,一心具足。諸大比丘,離欲之德。諸大菩薩,妙行之德。十六正士,普賢之德。祖師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20]

問:於自心中,諸大比丘,各表什麼?

答曰:諸大比丘,各有所表。「尊者了本際,尊者正願,尊者正語,尊者大號,尊者仁賢,尊者離垢,尊者名聞,尊者善實,尊者具足,尊者牛王」等,表了本寂、正願、正語、大號、仁賢、離垢、名聞、善實、具足、牛王之德也。

我們學佛,本寂否?正願否?正語否?大號(大德)否?仁賢否?離垢否?名聞(讚歎)否?善實(真實)否?具足(萬德)否?牛王(大力)否?若也不具如此功德,即使對面釋迦,也只能見他吃喝拉撒,如同常人,而不能親臨靈山法會,與諸佛聖眾,同聚一堂。靈山法會,儼然未散。釋迦與大眾,正說無量壽。諸人還見么?若也不見,莫說他人無神通,只怪自己眼未開。

尊者優樓頻螺迦葉,表護持佛法也。伽耶迦葉,表教化眾生也。那提迦葉,表精進修行也。摩訶迦葉,表自性光明也。尊者舍利弗,表智慧通達也。尊者目犍連,表遊戲神通也。阿難尊者,表聽聞佛法也。

諸大比丘,各有所表。所表之德,盡在方寸。不可心外見佛,不可心外見比丘。心外見佛,心外見比丘,則永不得見。蕅益大師云:「心外見佛,即成魔境。以心外無一法可得故。」[21]蓮池大師云:「佛雖至極,惟心即是。」[22]

諸學道人,欲與諸上善人同聚一會,只許自凈其意,覺破迷情,於自己當下,親臨靈山法會也。

問:諸大菩薩,各表什麼?

答曰:菩薩,即覺有情。覺即覺照,覺破。有情,亦名眾生,亦名煩惱。覺有情,即以自性心光,覺破自性眾生,覺破無明煩惱。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云:「眾生無邊誓願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妬心、惡毒心,如是等心,儘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23]

菩薩者,自性自度之德。我人的當下,有自性自度之德么?若有自性自度之德,則普賢、妙德、彌勒、勢至、觀音等諸大菩薩於此聚會,賢劫一切菩薩於此聚會。佛與諸大眾,皆非他人,儘是諸人體用一如的自己。還見么?

我們學佛,當於自心地上,開顯自性無量妙用,顯發自性無量功德。若能開顯無量妙用,顯發無量功德,即名無量菩薩聚會一堂。

問:十六正士,各表什麼?

答曰:十六正士,普賢德相。

問:如何是普賢?

答曰:著相即凡夫。離相即普賢。賢者,無住無著,清凈無染也。即一切相,離一切相,即離同時,無有先後,是名普賢。

十六正士,各有所表,所表之德,盡歸普賢。賢護菩薩、善思議菩薩、信慧菩薩、空無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慧上菩薩、智幢菩薩、寂根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等十六正士,皆是普賢之德,皆是自性之德。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大菩薩,皆是自性之德。猶如一手,千變萬化,妙用無窮,然而,歸根到底,皆是一手。

釋迦立教,種種方便,皆令學人識得自己當下的這段無始自然風光,向外不得一法。若有一法可得,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十六正士,今在何處?莫向心外求。自性如來,光明無量。自性如來,妙用無邊。這無量無邊的自性光明,這無量無邊的自性妙用,即是靈山法會中的佛菩薩。靈山法會,儼然未散。於此當下,還見文殊、普賢、十六正士等諸大菩薩么?

靈山法會,儼然未散,若欲親臨,只須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於自家心地上,得見靈山法會。得見已,則知佛與菩薩,本非他人,皆是自家心上一體如如的事。

[1]我聞如是:我,即最尊之我。聞,即妙明真心。如,即如如之體。我聞如是,或雲如是我聞,即與佛心心相印,佛我不二,表代佛宣教之資格。

[2]一時:這時,或曰當下,並不特指某段時間。當下相應,當下即是「一時」。若不相應,對面亦成千里。

[3]王舍城:音譯為羅閱只、曷羅闍姞利、羅閱揭梨醯等,此是個表法,故用義譯之法,譯為王舍城。顧名思義,也就是王居之處。

[4]耆闍崛山:又作只闍崛山、耆闍多山、崛山。意譯為靈鷲山、鷲頭、靈山。

[5]受了具足戒的人,稱為比丘。受了具足戒的德高望重的人,稱為大比丘。比丘含有乞士、破惡、怖魔等義。一、乞士。從諸佛乞法,以資修道。從俗人乞食,以資色身。二、破惡。勤修戒定慧,破除貪嗔痴。三、怖魔。誓願出三界,破除諸魔障,使得魔宮震動,魔王恐怖。

[6]大乘:梵語摩訶衍,華譯為大乘,即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

[7]賢護:梵名曰颰陀,跋陀和,跋陀婆羅,跋陀羅波梨。或曰賢護長者,賢護菩薩,賢護大士,在家之菩薩也。

[8]正士:菩薩之異稱。即離卻迷執邪見,正見法理而求正道之大士。

[9]十方:佛經說的十方,不是物理十方,而是自性十方。自性是個無形無相的圓覺妙體,普照十方,遍含萬相,故用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作表示。

[10]彼岸:迷即此岸,悟即彼岸。世間所說的彼岸,是此岸對面的那一岸。佛教所說的彼岸,不是此岸對面的那一岸,而是回過頭來、悟得自性的那個超然境界。

[11]成等正覺:等正覺,是無上正等正覺的簡稱。成等正覺,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圓滿成佛。

[12]《大智度論》卷第三。《大正藏》第二十五冊,第七十九頁中。

[13]《凈土十要》卷一。《卍續藏》第六十一冊,第六五九頁上。

[14]《雲棲大師遺稿》。《嘉興藏》第三十三冊,第一一九頁中。

[15]《宗鏡錄》卷第十七。《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第五〇六頁上。

[16]《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卍續藏》第二十二冊,第六五七頁上中。

[17]《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第三五二頁上。

[18]《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卍續藏》第二十二冊,第六三〇頁下。

[19]《宗鏡錄》卷第九十九。《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第九五一頁下。

[20]《景德傳燈錄》卷第四。《大正藏》第五十一冊,第二二七頁上。

[21]《凈土十要》卷第十。《卍續藏》第六十一冊,第七六四頁中。

[22]《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一。《卍續藏》第二十二冊,第六〇五頁下。

[2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第三五四頁上。

心心相印,具足莊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寂寂兮見聞,蕩蕩而無著
一念不生,直下承當,這裡正好用功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