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丹麥陶瓷的傳奇色彩

丹麥陶瓷的傳奇色彩

點擊上方

「藝術與設計」

可以訂閱哦!





> K?hler工作室的Mano系列




中國有著悠久的陶瓷歷史。在17、18世紀,更是作為世界上陶瓷大國而聞名世界。陶瓷可以說是我國的第一張世界名片。與中國相隔甚遠的丹麥卻也十分著迷於瓷器繁複的工藝和精湛的手藝。




丹麥陶瓷的代表當屬皇室哥本哈根陶瓷廠(Royal Copenhagen )。在1780年代左右,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擺設著產自哥本哈根陶瓷廠的代表作——唐草餐瓷。丹麥皇后茱麗安· 瑪麗(Juliane Marie)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和治國頭腦,當時陶瓷是全世界貴族和帝王家眼中的「白金」,珍貴無比而且經常用於貴族和皇室之間的往來贈禮。在她的第一任丈夫——國王弗雷德里克五世離世後,她創辦了皇室哥本哈根瓷器廠。




 >  ANNE BLACK的陶瓷




1889年,皇室哥本哈根瓷器廠最有特色的藍白系列餐瓷贏得了「丹麥藍」和「哥本哈根藍」的世界美譽,哥本哈根瓷器也因此成為丹麥的一個標誌。皇室哥本哈根陶瓷廠的No.1系列作品,也就是最受丹麥人們喜愛的系列——唐草系列靈感正是來源於中國的青花瓷。




哥本哈根瓷器的唐草系列,原名為為「Musselmalet」,意為貝殼,雖然其靈感取自中國的青花瓷,但也加入了當時歐洲特色的浮雕和貝殼條紋等元素,用藍白演繹出一種丹麥獨有的陶瓷風格。




 >  K?hler工作室的Ursula系列





 >  K? hler工作室的Unico系列





K?hler則是丹麥乃至北歐陶瓷優雅風範的代表。「Omaggio」  系列花瓶以簡單的橫條紋結構奪人眼球,成為家中良配;「Botanica」系列則是靠簡單的顏色和圓潤的造型取勝;「Hammersh?i 」系列用豎條紋立體線條表現花瓶的骨幹與立體美。




K?hler工作室的設計具有典型的北歐風格。無論是顏色、材質還是工藝,甚至包括價格都是親民的,適用於尋常百姓的。要說其亮點,還是要在造型上尋找答案。雖然工藝上,K?hler工作室並不追求繁複和精細的過程,但在設計上卻深入人心。




 >  K?hler工作室的Sparedyr系列




安妮· 布拉克(ANNE BLACK)是哥本哈根的一位陶藝家,她的職業生涯隨著她對應用藝術和工藝的熱愛而不斷發展。她對粘土工作的興趣源於在學校研究中國古代瓷器獲得的啟發,1996年從設計學院畢業之後,開始在哥本哈根的各種陶藝工作室工作,創造了北歐設計風格與手工藝相結合的瓷器。




2005年,布拉克在越南北部創建了一家陶瓷工廠,並將工作室轉變成一個發展項目。在那裡,她有機會和更多熟練的工匠密切合作,交流思想和靈感。後來她又得到了丹麥政府的支持,發展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工廠,擁有50多位工匠,每天只做技藝精湛的瓷器。




>  K?hler工作室的Ombria系列




生於1913年的陶藝家格特魯德· 瓦斯加德(Gertrud Vasegaard),17歲進入丹麥設計學院學習。畢業後,在一家陶瓷作坊當了三年學徒,直到她和姐姐在博恩霍爾姆島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她一生熱衷於陶瓷創作,直到94歲去世。




瓦斯加德的創作風格簡潔、樸素,富有動感的造型和重複的線條紋樣,有一種來自上古的樸素美。而今,她的作品成為歐美各大藝術館博物館競相收藏的珍品。恪守古樸,粗糙溫和,泛著時間的光澤,紋樣簡約而富於律動。瓦斯加德的作品也許會讓人不禁想起長滿青苔的磨盤,老屋牆角多年不用的米缸,爺爺用舊的茶杯,泛著古樸的意味和溫暖的普照。





>  K?hler工作室的Bellino系列




 >  K?hler工作室的Stella系列





Tortus手工陶瓷工作室隱藏在哥本哈根的鬧市之中,由設計師埃里克· 蘭德勒(Eric Landon)、卡 琳· 布拉克· 尼爾森(Karin Blach Nielsen)和賈斯丁· 蘭德勒(Justin Landon)於 2012年共同創辦。




畢業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卡琳是陶瓷色彩和肌理的建築師,換句話說,她是釉的主人,陶器表面富於變幻的釉面就是她的傑作。作為Tortus陶藝設計師的蘭德勒,畢業於丹麥設計學院,自16歲起就從事於陶瓷事業,並獲得了許多獎項,他對於陶瓷事業充滿了熱誠。




他們設計的瓷器是設計與工藝的結合,當靈感在現實落地,這便是造物的過程。陶瓷始於一塊粘土,在拉坯機上成型。蘭德勒靠手力找到平衡感,旋轉成型,推拉,形狀各異的陶體隨之孕育而出。





 > Tortus的UNIKA系列




Tortus的UNIKA系列,通過手工緩慢的製作讓它有了時光緩緩的溫度。瓷器的釉面光彩各異,遠不是顏色能描述的,質感或溫婉,或沉靜,或明亮,彷彿是色釉自由流動的美,它們由人所造,但不為人所控,最後呈現出來的是一種生命的獨特形式,並不依賴於人的,它們只是經過人,而成為了它們。Tortus目前正面臨革新與轉變,當時間沉澱的傳統陶瓷工藝與前進的時代相遇,迸發出的陶瓷就會擁有簡單永恆的質感和美麗,這便是Tortus 的美學素養。




丹麥陶藝設計師托拉· 芬斯多特爾(Thora Finnsdottir)的陶瓷家居用品設計別具一格。簡潔的釉面上被賦予複雜、多樣的花紋,輔以不同的結構和造型,精湛的細節讓一隻小花瓶、小燭台、小茶杯都有了別樣的風味。






 > Tortus的UNIKA系列





這些傢具小件上出現的「雕花」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去達成這樣的工藝水平,因為越是細小的東西越難去雕琢。但芬斯多特爾始終堅持著在普通的釉面基

礎上進行精美的設計,用不同的紋路展現工藝的精湛。通過柔美的色彩、陶

瓷的質感、古典的棱麵線條展現一個獨特的設計。




Arhoj工作室是由丹麥人安德斯· 阿霍伊(Anders Arhoj)2006年在東京創辦

的,一年後又搬至哥本哈根,將北歐設計的極簡風格與日本文化融合,創造出

獨具一格的陶瓷。雖然日本陶瓷也是由中國傳過去的,但是到了日本以後,也

被賦予了日本獨特的陶瓷風韻,而到了歐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風土人情

的熏陶下,它的內涵又被豐富和延伸了。






> Tortus陶瓷製作過程





阿霍伊將丹麥的「Hygge 」生活態度滲透到了每一件陶瓷產品中,使之輕鬆活

潑,具有強烈的民族風和復古風。但又不同於其他丹麥的陶藝師或設計師,相

對於功能性,阿霍伊更關注形式,以及傳遞給顧客的美感。




從奢侈的皇家哥本哈根陶瓷到親民的小眾陶瓷品牌,丹麥設計師展現出了不

同於中國陶瓷的製作風格,如果說中國陶瓷注重工藝,那麼丹麥在工藝的基

礎上則更加註重設計的加入。甚至,陶瓷傢具的設計也要給人視覺、觸覺上

的舒適感,以及使用上的便捷。而對於品牌的保護和對歷史遺產的延續,丹

麥的陶瓷產業也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artdesign_org_cn


藝術與設計


長按二維碼可以掃描關注我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與設計 的精彩文章:

糧食與藝術的盛典——「零飢餓」藝術展在北京開幕
阿爾貝托?布里 Alberto burri | 從戰俘到當代藝術大師

TAG:藝術與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