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九成的O型腿都是出生後造成的,寶媽沒做好三件事,娃易成受害者

九成的O型腿都是出生後造成的,寶媽沒做好三件事,娃易成受害者

文 | 幸孕姐

腿型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很多人面容姣好,卻因為腿型不好被人嘲笑,尤其是女生,如果是O型腿,給人的印象分可能會大打折扣,據兒科醫生多年臨床研究發現,92%以上的孩子的O型腿都是因為後天因素造成的,下面一起看看醫師們的解答。

配圖均源於網路,圖文均無關

一、如何判斷?

醫生上將O型腿成為「羅圈腿」,屬於一種腿部發育畸形疾病,主要判斷方式如下:

2歲以內的寶寶,骨骼尚未定型,所以判斷起來會稍微困難一點,父母可以讓寶寶平躺下來,握住其雙腳,然後慢慢向後拉,觀察他們的膝蓋能否自然併攏;

2歲以上的寶寶,骨骼基本定型,可直接用肉眼看出,讓寶寶雙腳對齊時,觀察膝蓋的狀態,如果無法自然併攏,則為O型腿,反之,則不是。

遺傳學研究證明,O型腿的遺傳取決於染色體攜帶的基因,但除非是罕見遺傳病,例如軟骨發育不全會被遺傳到嚴重的O型腿,其他基因都不會,由此可得O型腿受先天遺傳基因的影響微乎其微,大部分都是後天造成的。

二、危害及建議

在醫學上,其實O型腿有輕度、中度和重度之分,具體的分辨方法如下:

1、若膝蓋之間的距離小於3厘米,說明是輕度,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寶媽不必過於擔心。

建議:可以通過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才改善,可多吃牛奶、蝦皮、木耳等食物。

2、若膝蓋之間的距離在3~10厘米之間,則為中度,因其股骨和脛骨的位置無法維持平衡,寶寶走路時容易將身體重心集中在膝蓋的外側,長期如此可能會給膝關節造成損傷,出現膝關節疼痛或者關節炎。此外,中度的O型腿還會影響美觀,寶寶未來可能存在自卑心理。

建議:需要及時干預治療,可採用注射維生素D2、D3的方式改善,此外要注意加強戶外運動,調整飲食結構。

3、若雙膝距離大於10厘米則為重度畸形,可能會使得膝關節內側軟骨面磨損,誘發骨性關節炎,在中年時候可能還會影響到正常的行走,腳底板經常疼痛難忍,且無法根治,日常生活苦不堪言。

建議:可能需要通過手術來矯正,且還要定期檢查,以免複發。

三、父母這些疏忽,易造成寶寶O型腿

1、缺乏維生素D

這種營養物質可以促進人體對鈣磷的吸收,寶寶骨骼及牙齒的健康都離不開它,一旦缺乏可能會干擾嬰兒骨骼的正常發育和成長,從而出現O型腿,嚴重時甚至會誘發佝僂病。建議1歲以下的寶寶每天攝入10微克的維生素D,1歲以上的每天攝入15微克。

2、過早站立或者行走

寶寶的生長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些寶媽可能比較著急,所以過早讓寶寶學著站立或行走,殊不知他們的腿骨還未定型,且其中的鈣質沉澱少,長時間的站立容易讓其壓迫變形,將來出現O型腿或X型腿。

3、經常綁腿

這是很多地方的習俗,因為新生兒的腿看起來不直,所以把他們從上到下包裹嚴實,並捆綁成蠟燭的形狀,俗稱「蠟燭包」,以為這樣可以讓腿變直。事實上,新生兒腿不直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大約需要到1歲半左右才會慢慢變直,到 5歲半才會定型。經常綁腿反而會限制其骨骼發育,將來更易出現O型腿或X型腿。

除此以外,經常坐學步車也可能導致寶寶的腿部骨骼發育畸形,出現O型腿。(ly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女孩不孕?跟這個原因有很大關係,該醒醒了
七種孕媽都屬高危孕婦,注意「三多一改」,胎兒會感謝救命之恩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