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陳思誠出軌,佟麗婭為什麼不離婚?多少女孩的幸福都是毀於這一點.....

陳思誠出軌,佟麗婭為什麼不離婚?多少女孩的幸福都是毀於這一點.....










羅曼·羅蘭

說:「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一個對自己從不抱有信心的人,註定不能讓別人對我們萌生信心的綠芽。




短片《你,遠比你想像的更美麗》中有一個針對「自信心」的測試:


 





他們請來一名在聯邦警察局工作11年的資深畫家,對社會背景、資歷完全不同的7名女性畫像。

這名畫家和這些女性不見面,僅僅憑藉這些女性「對自己的描述」,畫出第一張素描;再根據別人口中對這個女性的描述,畫出第二張畫像。

繪畫的結果非常震撼——他們,遠比自己想像的更美麗。

把這兩幅畫拿出來作比較,當他們看到畫中的自己時,先是驚訝,接著是欣喜若狂:因為她們發現自己眼中的缺點,統統變成別人眼中的優點!


 


當她們自我描述的時候,常常會提到:「我媽媽總說我長了個小眼睛、鼻頭還很大……」




童年期,父母的評價讓她們對自己的外貌逐漸失去自信,並且堅信確實如此。



以至於,成年後的她們總是習慣把自己的缺點放大,甚至蒙蔽了欣賞美、發現美的眼睛。




不僅僅是她們,還有很多孩子對自己的容貌缺乏自信、不敢在人前大聲講話、行為扭捏膽小,其實都與童年期父母對其的負面評價,緊密相關。




也正是如此,才有無數即便已經成年的孩子,不僅缺乏自信,更會陷入自卑的深淵裡,無法自拔。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也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從小的家庭教育影響。




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極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佟麗婭就是一個典型的「非常自卑」的人,

而她的爸爸正是佟麗婭自卑的原因。


 


在她成長過程中,父親極少給她鼓勵和誇讚,當她決定報考北京院校做演員的時候,父親不僅沒有為她加油打氣,反而是潑上一瓢涼水。




佟麗婭的父親也曾在全國觀眾面前,對自己的女兒說:「到了陳家以後,多干一些活,給老陳做做飯,伺候伺候他……」(在爸爸的眼裡一直是男尊女卑,而現代社會崇尚男女平等。)






陳思誠出軌的消息被曝出,這位岳父也不缺席在微博上喊話自己的女兒:

「練就一顆忍耐、豁達、睿智的心,幸福才會來。」




佟麗婭出生在一個傳統錫伯族家庭里,從小便被教導:

男尊女卑,離婚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就算夫妻不和,也要忍耐。




所以,面對丈夫出軌佟麗婭說了一句:「我覺得回家就好吧」。




佟麗婭自卑的心理也來源於一種「錯誤的認知」,這種錯誤的認知,是在父母的打壓之下,產生的一種「非常負面的心理暗示」。




父親的否定、批評嚴重挫敗了她的自尊心,自卑心理也會日益增多,最終產生錯誤的心理定勢,無論是擇偶、還是婚姻觀都缺乏勇氣。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堅定,卻忘記對孩子最好的管教方式卻是「愛」。

一方面,媽媽的愛給孩子無限溫暖和力量,另一面,愛的力量促使父母積極改變,朝著完美的媽媽蛻變。




如何幫助孩子成為建立自信?嬌媽建議從這幾方面做出改變:




1.安全感是獲取自信的第一步:


 


每一個孩子對外界有強烈的求知慾望,正是這種求知慾,促使他們渴望認識世界。




而每一個孩子對外界的安全感又十分介懷,如果不能確保外界安全,他們絕不會踏出第一步。




所以,當孩子渴望嘗試而又害怕的時候,父母就要給予他們追逐的「勇氣」,而正是父母的鼓勵,給孩子們的血肉之軀增添無窮的力量。




2.寬容、接納不完美的孩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孩子的性格都是特殊的,性格外向的孩子活潑、好動、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而性格內向的孩子,喜歡專註在一件事情上,做事情比較沉穩內斂。




所以,父母不要強迫自己的孩子在性格上做出改變。




還有一種父母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你看看你的同學多優秀,你怎麼這麼笨」。




作為父母,永遠不要用語言傷害孩子,不隨便給孩子貼「笨、蠢、懶惰」等負面標籤。




父母要求孩子必須完美,這是不理智也是不可能的。永遠記住這樣的一句話:孩子走三步,才能趕上我們的一步;孩子觀察世界的眼睛,比我們矮三尺。




因此,每一位父母要承認孩子的差異,接納不完美的孩子。


3.給孩子表現的機會:


 


給孩子動手的機會,有些家長喜歡越俎代庖,直接幫孩子做。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鍛煉的機會,等到面臨社會的檢驗時,輸的一塌糊塗。




給孩子「選擇」的機會,例如一些孩子在面臨選擇時,經常詢問並採納父母的建議。




而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容易忽略了自己的想法,在他們自己做決定時,就會多了一份遲疑。




另外,養成依賴他人的習慣之後,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常常低估「自我價值」, 無法堅定自己的信念。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優秀的家長教會孩子解決難題的方式,而不直接幫他們解決。

給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接受檢驗時遊刃有餘,充滿自信。







除了以上三個原則之外,嬌媽為你支7招:




1.多向孩子提問,例如:「

你怎麼看?

」、「

你覺得怎麼樣?

」。




2.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建立「學習園地」,在上面貼上孩子的獎狀、獎盃、繪畫作品等。




4.制訂一個突破記錄表,鼓勵孩子去突破和超越自我。




5. 養成閱讀的習慣,同時要向孩子提問並鼓勵他們發表看法。




6.多聽孩子講話,不要因為打斷了孩子從而忽視了他們的感受。




7.給孩子搭建表演的小舞台,鼓勵孩子在重要場合展示自己的特長。







總的來說,孩子的自信來源於他們內心的認知——他們心中「現實的自己」應該領先於「他們真實的自己」。




如果孩子能在一次次嘗試中,突破自我,獲得成就感,那麼離自信和勇敢就不遠了。


尊重孩子,因為孩子需要平等;寬容孩子,因為孩子需要試錯;賞識孩子,因為孩子需要自信。




願你在育兒的道路收穫、成長,與所有父母共勉!




註:本文所有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嬌媽精選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 的精彩文章:

「你為啥撕我作業?」,這位媽媽的回答絕了!
孩子晚上幾點睡, 竟然決定成績的好壞? 家長一定要看!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