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能造7nm手機晶元,為何卻造不出落後的14nm電腦晶元?

華為能造7nm手機晶元,為何卻造不出落後的14nm電腦晶元?

眾所周知,手機晶元製程工藝已經進入了7nm時代,華為推出了自己全新的麒麟980,而高通也發布了強大的驍龍855。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華為每年研發經費高達百億,其中麒麟晶元佔了不少的份額。事實上,華為已經在自己的手機中大量使用麒麟晶元,此舉不僅大幅提升了自己的研發水平,還有效降低了晶元的購買成本,真可謂一舉兩得。

近期,華為開始不斷推出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產品,但用的都是外國電腦晶元,而且也從來沒聽說過它要研發電腦晶元。目前電腦晶元多數為14nm工藝,單從製程上看,7nm晶元應該比14nm晶元更複雜一些。因此,這就令很多人疑惑了:華為既然能造7nm頂尖手機晶元,但為何卻造不出落後的14nm工藝電腦晶元呢?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架構不同

手機晶元用的是ARM的簡單指令集架構,電腦晶元用的是複雜的X86架構,而且它的專利壁壘也非常之高,要做只能從頭做起,這個難度之大簡直不可想像。即便是蘋果那麼強大的公司,其筆記本電腦晶元也無法自研,使用的是英特爾的產品。有數據顯示,頂尖的電腦晶元處理數據量,要比手機晶元大數萬倍。正因為架構不同,所以華為也很難造出電腦晶元。

生態鏈建立難度高

更重要的一點是,電腦晶元建立生態鏈的難度,遠超手機。由於電腦擁有大量的高級程序語言,所以適應性極大,有數據顯示目前的X86架構軟體數量高達千億,因此要建立新的架構生態,沒有幾十年的積累幾乎不可能實現。況且目前X86架構軟體體系已經非常成熟,新的晶元確實很難吸引供應商開發專用軟體。

研發投入極高

電腦晶元的研發投入,往往是千億級別,而且還沒有公版架構可用。大家熟悉的華為蘋果三星高通小米手機晶元,其實都採用了ARM公版架構,手機廠只要自己修改後就能使用。而電腦晶元沒有所謂的公版架構,只能研發通用晶元,供全球用戶使用,否則根本收不回成本,風險極大,即便是華為這樣的大公司也難以承擔得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產品測評 的精彩文章:

華為看不懂:三星拍照明明很強,但為何它宣傳手機卻偏偏用假樣張
三星困惑:我摺疊屏研發超百億,但為何oppo不到40億就搞定

TAG:VR產品測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