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略前沿周報 | 班組X、神經技術新興療法、人工智慧、生物探測、離子風無人機

戰略前沿周報 | 班組X、神經技術新興療法、人工智慧、生物探測、離子風無人機

原標題:戰略前沿周報 | 班組X、神經技術新興療法、人工智慧、生物探測、離子風無人機


2018年12月8日


戰略前沿周報

第8期


遠望智庫技術預警中心 敖鋒 申元璋


往期戰略前沿周報


DARPA「班組X」項目首次試驗下車士兵態勢感知和協同能力改進

DARPA「班組X」項目近期舉行第一次試驗,成功驗證了拓展和增強小規模下車部隊態勢感知的能力。項目為美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下車部隊提供了配備現成技術和新型感測工具的自主系統,即「班組X核心技術」,這些技術旨在提高班組的態勢感知和殺傷能力,使其能以更快的節奏、在更遠的距離上與敵人交戰。項目2家承包商分别致力於以不同的方法為地面步兵提供獨特的能力,不過,有人-無人編隊在兩家公司的解決方案中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增強的頻譜態勢感知和陣型變化班組無輔助定位」(ASSAULTS)系統使用裝有感測器系統的自主機器人探測敵人位置,令海軍陸戰隊員可以在遭到敵人探測以前,使用40毫米精確手榴彈攻擊並瞄準敵人;CACI國際公司的「BITS電子攻擊模塊」(BEAM)可以探測、定位和攻擊射頻和網路空間的具體威脅。項目預計於2019年初舉行第二次實驗。(美軍事網站11月30日消息)



DARPA神經技術新興療法項目取得突破


DARPA四年前啟動「基於系統的神經技術新興療法」(Systems-Based Neurotechnology for Emerging Therapies, SUBNETS)項目。該技術通過記錄和分析大腦的活動情況並給予近乎實時的神經刺激,治療和緩解大腦功能障礙。DARPA稱這項工作的初衷是為數百萬受神經心理疾病困擾的退伍官兵提供更好的治療。2018年秋,SUBNETS研究團隊相繼發布了三個相關研究成果,一是研發出一套解碼技術,對記錄下的神經信號進行分析以預測情緒的變化,二是發現了與抑鬱情緒相關的大腦子神經網路(子網),三是通過對眼窩前額皮質進行開環的神經刺激,來調節與抑鬱相關的大腦子網,從而緩解中度和重度抑鬱,不過,目前的刺激治療效果還需要進一步證實。(美軍事網站11月30日消息)


DARPA啟動「萬能葯」項目


DARPA啟動「萬能葯」(Panacea)項目,旨在快速探索、設計和驗證新的多靶點藥物,使其與人體的複雜性相結合,更好地加強軍隊服役人員的生理韌性和恢復能力。「萬能葯」項目的前提是人體的生理系統以複雜和高度集成的方式工作。藥物通過物理相互作用和改變控制細胞和組織功能的生物分子的功能狀態對身體產生影響。理想情況下,藥物會同時靶向多種蛋白質,以發揮精確的網路級效應。遺憾的是,蛋白質的完整集合及其在信號網路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還未可知。儘管能夠識別細胞內的許多蛋白質,研究人員並沒有完全了解這些蛋白質的功能以及它們的相互影響。「萬能葯」項目將解決蛋白質組功能性知識缺乏的問題。DARPA建議研究者關注與軍隊人員相關的複雜生理狀況,例如極端持久任務期間的代謝壓力或受傷後的疼痛和炎症,研究其背後的分子機制,識別其中涉及的關鍵分子目標,並開發新的藥物。DARPA認為,多靶點藥物將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解決方案。「萬能葯」項目為期5年,屆時DARPA將要求研發團隊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提交新的候選藥物作為臨床試驗新葯或作為新葯實施調查或恩慈使用。(美軍事網站11月28日消息)



美海軍陸戰隊利用人工智慧工具優化部隊部署


美海軍陸戰隊正在與IBM公司合作,開發人工智慧工具,優化部隊部署方式。這種人工智慧部隊管理工具主要由SPSS軟體和Watson Explorer平台組成。SPSS是一種數據統計軟體,能根據簡單的指令進行複雜的數據分析;Watson Explorer是IBM公司開發的認知開發與內容分析平台,負責進行自然語言處理,能讀懂並分析指揮官的指令。該工具利用非部署與部署時間比、部隊類型和各自的戰備狀態以及其他變數,對所涵蓋的部隊做出全面的評估和預測。當出現熱點事件或發生災難時,計劃人員可以利用這些新開發的戰備工具來挑選最合適的部隊去應對這些情況,同時還能分配部隊應對未來任務的需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對未來戰備的影響。陸戰隊和IMB公司之前對該工具進行過一次為期7個月的試驗,主要是為陸戰隊的步兵營打造橫跨五年的管理方案。這次試驗覆蓋了陸戰隊四分之一的部隊,下一階段將擴大覆蓋範圍,包括陸戰隊航空兵和後勤部隊,這樣陸戰隊一半的部隊都會涵蓋進來。最終目標是利用該工具管理陸戰隊的全體官兵,幫助陸戰隊總司令以最有效的方式部署所有官兵和大量裝備。該工具的下一步目標是實現部隊部署優化並自動提供部署方面的建議。屆時,這種技術不僅能進行分析,還能為指揮官提出行動方案方面的建議,使其能更快更精確地進行基於數據的決策。(美軍事網站12月1日消息)


美海軍利用經過基因改造的海洋微生物探測敵方潛艇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正致力於一個生物探測項目,將通過基因工程把普通的海洋微生物改造成活的探測網路,探測敵方潛艇、潛航器甚至潛水員通過的信號。其工作原理是:獲取一種海洋中常見生物,比如海洋細菌,改變它的基因組成,利用它對敵艦、潛水員或設備留下的某些物質做出反應。這些物質可能是金屬、殘留燃油、人類DNA,也可能是一些在海洋中不是天然存在的分子,但它們要與柴油動力潛艇有某種關係。微生物探測到這些物質後,會釋放出某種電子,這種電子能夠被己方的無人潛航器探測到。這樣就表明附近有潛艇等出現。這項研究一年後就能提供具體的證據,證明能設計出對潛艇等作出反應的海洋生物。海軍研究實驗室目前對這一項目很有信心。該實驗室有一個龐大的微生物信息資料庫,其中的信息是從微生物的生長過程中收集來的。海軍研究實驗室將通過轉換基因潛力、基因表達、調控網路,開發出能作為潛艇探測器的微生物。(美軍事網站12月1日消息)


美研究團隊試飛離子風無人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個研究團隊近期進行了離子風無人機飛行試驗。該新型無人機重5磅,配備16英尺機翼和專門的鋰聚合物電池,沒有任何活動部件,僅依靠機翼前後的纖細電線,就可在離子風中實現飛行。此次實驗是在室內進行,因此尚不知自然條件對離子風無人機的影響。這種新技術可能會影響今後的太空梭和戰鬥機發展,尤其會改變無人機的設計思路。(美軍事網站11月27日消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略前沿技術 的精彩文章:

戰略前沿周報 | 拒止環境協同作戰、新型非機械激光轉向技術、潛艇鋰離子電池、人工智慧
高超聲速ISR平台在未來海戰中有哪些應用?

TAG:戰略前沿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