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丘比特之箭射中了你,可那不一定就是愛情——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第37課

丘比特之箭射中了你,可那不一定就是愛情——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第37課


若有錯漏,歡迎大家留言指出~


鞠躬感謝!



1~36課講記


可以在後台回復:

維摩詰經


也可以點擊「

閱讀原文

」獲取






  第37課  






(上師念傳承)




下面我們講《維摩詰經》。




不算這次課,《維摩詰經》應該還有下周一、二及下下周一的三堂課。今年的課程已接近尾聲,之後暫告一段落。

希望大家能夠珍惜,認真聽受。

明年的課程是否能夠繼續,暫時無法確定,祈願可以如期開講。



學習《維摩詰經》的過程中,總體上,大家聽受得都很認真。雖然與最初相比,有大概三分之一的聽眾沒能堅持下來,但這也情有可原,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有些人的確是由於工作和生活發生變故、遇到違緣而受影響;有些則是對法的信心不足而導致半途而廢。但無論如何,從古至今,本次應該算是傳講《維摩詰經》聽眾人數最多的一次,整個過程中也未出現任何違緣。可能極個別人也有各種違緣,但大多數人還是基本上順利地完成了今年的課程。




我再次強調:

能有機會聽聞這樣殊勝的大乘佛法,確實是千載難逢。

當每堂課圓滿結束時,我都滿心歡喜,由衷地覺得學習和聽聞的機會真的萬分難得。如此表述並非是為了使大家生歡喜心,或想達到某種目的。






在如今這個紛繁複雜的時代,放眼全球,有的地方正發生著饑荒,成千上萬的人食不果腹,蒼茫大地哀鴻遍野,他們不要說聽聞佛法,連基本的生存都無法維繫;有的地方則處於常年戰亂之中,千百萬人飽受戰亂之苦,備受煎熬的日子遙遙無期,他們也沒有因緣聽聞佛法;有的地方雖無明顯的戰爭和饑荒,但存在其他各種問題,如政治原因,或受複雜的思想和宗教控制等等。大家通過國際新聞,就可以清楚了知這些信息。



家庭戰爭也是可怕的違緣,比如家人之間經年累月地打官司,也會影響聞思修行。我就常聽說,有些人聽課過程中,還要應付家庭訴訟。




維薩空行母是一位知名的伏藏大師,但後來與前夫加哲活佛之間,也關係惡化到打官司的地步。其詳情,在其傳記的英文和藏文的版本中有所不同。英文版中說,空行母賠償了12錠銀子。藏文版則說,由於空行母在加哲活佛家裡已經辛苦勞作10多年,所以由活佛賠償空行母12錠銀子。但小維薩雖然不是加哲活佛的親生兒子(他像嘎RA多吉那樣,沒有父親),可名義上也算是他的兒子,所以維薩空行母又賠了加哲活佛14錠銀子作為撫養費。




薩RA教授說,按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中的分析,當時的一錠銀子,可能相當於現在的五十元人民幣。我算了一下,他們當時的賠償額大概相當於五六百人民幣吧。




古代尚且如此,現在的佛教徒也不例外。出家人可能會稍微好一點,但有的由於出家前的許多官司沒有完結,所以,雖然後來出家了,但打官司的緣起又復甦了,或以前的事情又慢慢滋生出其他違緣,這種情況也屢見不鮮。




所以,我深有感觸:現在這麼多人一起聞思大乘佛法,包括我自己每天都能圓滿宣講當天的課程,的確極其不易。大家可以看看法王的傳記,當年聽課是多麼的艱難。

我們如今擁有這麼難得的學習機會,就更應該倍加珍惜。

如果不信仰佛教,間斷一堂課也無所謂,但若真正懂得了大乘佛法的功德和聞法的利益後,就會知道

堅持聽課確實意義非凡

。這是要講的第一件事。




另外一件事,從學院出去的一些人,不管是法師、堪布、堪姆,還是其他的居士道友,在各個地方做得非常棒,我十分滿意。他們沒有毀壞三藏,在戒、定、慧方面一直如理如法地行持。有些是單獨一個人聽課,有些是大家集中在合法的道場中一起聞法,而且學得都很圓滿。許多法師、堪布和堪姆在弘法利生和團隊管理等方面的成績,都令人隨喜讚歎,發心人員內部也團結和合。

所以,有時候違緣不一定是壞事,違緣也可以變成順緣。




如今,外邊的人們相當需要大乘佛法,希望在座各位不要把喇榮當作自己永遠的家。當然,也可以說,這裡是你的家,是一個臨時的家,一個求學的地方。

一旦你在這裡得到佛法甘露之後,就應該前往各自的家鄉,特別是偏僻艱苦、缺少佛法的地方,哪怕能給一個人的相續中種下善根,也是價值深遠的。




以前,印度、藏地和漢地都有好多人去到印度那爛陀寺求學。他們不會把那爛陀寺當作自己永遠的家,或打算呆在那裡一勞永逸。雖然每個人不一定會像東晉的法顯和唐代的玄奘法師那樣,對佛教作出巨大貢獻,但至少可以把自己得到的法,傳給周圍的人,多多少少利益到他們。哪怕只是講述給自己的親朋好友,也是大乘佛教利他思想的體現。




本來在整個佛教團隊當中,出家人應該是卓爾不群的一部分。但這一年以來,學習《維摩詰經》以後,出家人都變得「謹小慎微」,不敢「輕舉妄動」了。因為了知到居士們的修行境界、神通神變等也可以是高深莫測,令人望塵莫及的,所以很多出家人對居士心生敬佩。居士弘揚佛法更是具足善巧方便,顯得卓有成效,因此,希望所有的居士都能像維摩詰居士那樣出類拔萃,不過,可能要做到這一點也比較困難。




佛的聲聞乘弟子全都不敢和維摩詰居士對話,因為維摩詰居士對每個聲聞弟子都宣講了甚深的教言。現在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的交流,顯現上也是文殊菩薩一直在提出問題,因此,我們無法猜測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到底誰的境界更高。


 


這部經典主要講居士修行。

其實,若真正有證悟境界和利他心,以居士身份修行也無妨;若不守持清凈戒律、懶惰懈怠,即使是出家人也無濟於事,不但難以正面弘揚佛法,反而會帶來惡劣影響。因為在人們心目中,為出家人設定的標準和居士完全不同,只要出家人稍微做一點不如法的行為,就會流言四起,甚至引發惡意攻擊,從而極大地危害佛教。因此,

大家應以謹慎的態度來聽聞佛法,並時時警醒自己。


 


在維摩詰居士和文殊菩薩的對話中,文殊菩薩代表初發心菩薩問了十二個問題。我們昨天講了前兩個——第一問:

「作為菩薩應怎樣面對生死?」答曰:「依靠如來的功德力。」

第二問:

「要依靠如來的功德力,應如何安住?」

答曰:「當住於度一切眾生的境界。」(之前所講的內容,各位大德的解釋略有差異,有的認為前面部分是講慈心,現在是講悲心、舍心和喜心,這也是一種劃分方法。)




下面開始講第三個問題:


 


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


 


文殊菩薩又問道:「想要度化眾生,應當斷除什麼?」




要以怎樣的方式來度?眾生是有束縛的,到底要去除眾生哪些非理作意後,才能真正度到眾生?




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


 


維摩詰居士回答:「要度眾生,當去除他們的煩惱。」通常我們所認為的度眾生,就是講經說法。有些人問:「如果我做一些其他的佛事,算不算度眾生呢?」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算度眾生的一種方便,但此處更偏重於強調能否斬除眾生相續中的煩惱。

斷除他們的煩惱,才是真正的度眾生。


 




前面已經講過,「度眾生」是每個大乘佛教徒的首要任務。無論是何教派、國界、身份等,每位大乘佛教徒都要把眾生放在首位,要在內心發願:「我一定要利益眾生!」正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漢傳佛教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昨天我們講到「眾生無邊誓願度」——通過發誓或發願堅定度化無邊眾生的心;今天講到「煩惱無盡誓願斷」——因為眾生煩惱尚未窮盡,所以我們要發誓斷除眾生的煩惱;發願以後,更重要的是「法門無量誓願學」——若要斷除眾生的煩惱、度化他們,自己先應求法、修學無量法門,這樣才能最終實現「佛道無上誓願成」——此時定會如願以償,獲得暫時的人天之樂,最終成辦究竟佛道,度化無量眾生。




為順利成辦斷除自他煩惱、度化無量眾生的佛行事業,我們首先要廣聞博學包括顯、密在內的佛學教義,並在此基礎上盡心竭力地修行。




藏傳佛教非常強調 

聞、思、修 

齊頭並進,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斷除自他相續中的煩惱,真正實現度化眾生的目標。

如若不然,用其他許多方法也未必奏效。念經、轉繞、受持經典、頂禮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世俗善行,有很大功德,但要真正斷除煩惱,唯有通過不斷學習,在自相續中生起

空性正見

,並依靠這種無法遮破的智慧來剖析煩惱的本體和性質方能實現。通過顯宗的抉擇方式,或密宗認識本性的方式,都可以斷除眾生的煩惱。




第四個問題: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文殊師利又問:「要斷除煩惱,應該行持什麼呢?」




答曰:「當行正念。」




維摩詰居士回答:「當行正念。」




藏文版中,與此處的「正念」相對應的詞語略有不同,但鳩摩羅什這樣翻譯,也是為了方便理解。意思是,想要斷除煩惱,則應

常常觀察自己的三門,保持念念不忘,這就是正念。

比如常思維「我是一個大乘佛教徒,不能在別人面前隨便發脾氣」,「我是一個修行人,不能隨意毀壞佛弟子的形象」……有這樣的正念和覺知非常重要。






《佛所行贊》云:「正念存於心,眾惡悉不入。」

意思是說,如果經常心存善念,則無論是外在世界的邪魔外道,還是內在的貪嗔痴煩惱等侵損,都沒有可乘之機,也無法對你造成干擾。因此,

我們應時常保持覺察。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這是禪宗里的一句話,告訴我們,產生分別念和煩惱並沒有關係,只要你認識到和覺察到,煩惱就可以通過諸多方法來滅除。

寂天菩薩也說(上師念藏文教證):「合掌誠勸請,欲護自心者,致力恆守護,正念與正知。」

他真誠地合掌勸請,願守護自心者,能恆時守持正知與正念。

唯有具足正知正念,才能將自相續中的煩惱斬草除根。




第五個問題:




又問:「云何行於正念?」




「既然斷除煩惱需要行持正念,那什麼才是『行正念』呢?」




答曰:「當行不生不滅。」




維摩詰居士回答說:「要行持不生不滅。」




此處的「不生不滅」,聽起來有點像中觀所說的「不生不滅」,但內涵卻有所差異。




第六個問題:




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




文殊菩薩又問:「什麼法不生?什麼法不滅?」




對於這個問題,下面也並沒有以中觀的方式來回答。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這是從世俗層面給予的回答。在世俗層面,所有十不善業都要遮止,如同菩薩的四種正勤:

一、已生惡令斷;二、未生惡令不生;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令增長。

此處著重於不善業的「不生」,以及已生的善業(包括十種善業在內的一切善法)永不滅盡,能夠一直行持。




這樣的見地很重要,

從世俗層面來講,菩薩應維護善行、斷除惡行。

無論對於在家人還是出家人,這都是每個佛教徒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如我們熟悉的偈頌(上師念藏文):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大藏經》的許多版本記載的都是「諸善奉行」,前兩句都是以「諸」開頭。可能是為了押韻或避免重複,也有「眾善奉行」的寫法,但原版是「諸善奉行」。




按照藏傳佛教的解釋,

此偈頌可歸納為三乘

——

「諸惡莫作」是聲聞乘

,即斷除一切身語意的惡行,強調「斷惡」;

「諸善奉行」是菩薩乘

,即在不做惡事的基礎上,奉行一切利益有情的大乘善法;

「自凈其意」是無上密法的境界

,通過清凈和平等的方式,斷除一切細微分別念。此外在其他經典及註疏中,也有聲聞乘和大乘的不同解釋方法。




這個偈頌最早出現在公元一世紀左右。印度的法救菩薩,將佛經中一些短小的偈頌編輯在《法句經》中,其中就有此四句。後來,法救菩薩又造了《出曜經》以及《法句譬喻經》,專門解釋這些經典。為便於理解,《法句譬喻經》中穿插了譬喻和故事。所以,這些「經」其實都屬於論典。《出曜經》於公元二、三世紀時已有譯本。




法救菩薩在《出曜經》中對此偈頌做了詳盡的解釋,他是以三乘的方式來解釋「諸惡莫作」的,其實主要也是按照大乘的方式來解釋的。《法句經》包括了最早的原始佛教以及聲聞乘的很多教義。這個偈頌不僅出現在《法句經》中,在《大般涅槃經》第十五卷、《毗奈耶經》中也有記載。




前幾天有幾個藏族堪布對我說:「有人說『諸惡莫作』這個偈頌在《大藏經》里找不到啊?」當時我回答他們:「在《大藏經》中應該是找得到的。《法句經》和《涅槃經》中都有,只是《涅槃經》還有部分沒有譯成藏文而已。」後來有位色德班智達想著手翻譯,但可能因緣未成熟,所以沒有譯成。但藏傳佛教當中肯定是有這個偈頌的,教理來源也非常清楚。




我們學習這些教證教理時,也一定要搞清楚它們的出處和來源。

通達大乘教義固然重要,明白原始佛教的相關教理也不容忽視。

最近我在看《雜阿含經》,可謂收穫頗豐。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是小乘經典,和我有啥關係?」或者:「我是學大乘的、學密乘的,我不用看那些小乘經典。」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雖然我們學習的是密宗、是發菩提心,但某種程度上,佛陀早期對聲聞比丘們所宣講的教義,可能與當今眾生的根機和習氣更為契合。因此,我們應虛心借鑒、不斷學習、打開思路。




學佛以後,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個小圈子裡,斷絕所有其他社交關係,

以至於作繭自縛、縮手縮腳,迫於壓力,連暢快的呼吸都成問題,最後除了你和你的上師,周圍沒有其他任何居士,也沒有其他傳承上師,只有你們兩人孤零零地相依為命。這樣封閉自守是不對的,作為佛教徒,為人處世上應秉承「我們都是佛教徒」的開放理念。




如果在英國,兩個其他宗教的信徒哪怕是在火車上遇見,都可能因為有一致的信仰而成為好朋友。很多西方人都給我講過類似的故事。而兩個佛教徒之間的關係如何,可能關鍵在於他們的上師關係好不好——如果一個是學漢傳佛教的,一個是學藏傳佛教的,也許兩個人哪怕面對面也不會打招呼,實在是對比鮮明!




大家嘴上都說得很好聽:「我要救度一切眾生!一切老母有情都累世做過我們的父母。」有些佛教徒口氣特別大,但當事情真正落在自己頭上的時候,不要說「所有的眾生父母」,就連佛教徒內部都要互相排擠,根本無法融洽相處,最後把佛教分門別類,分成藏傳、南傳、漢傳等等,比如,我就「變成了」藏傳佛教徒;然後把藏傳佛教又分成眾多教派,比如我們寧瑪巴就是一個教派;每個教派下面又有很多分支和寺院;寺院中又有許多上師、堪布和活佛……諸如此類,再不斷劃分下去,最後就變成了「無分微塵」。(眾笑)






所以,

如果我們要度眾生,就要先從身邊的人開始。

假如一個上師有很多弟子,每個弟子之間都是「他體」的關係,有些甚至是「相違他體」的關係,就像因明中所說的「互不共存」——你在的時候我絕不可能存在,你活著的時候我只有去死(眾笑),秉持這樣的「教義」,最後真的是自掘墳墓,斷除眾生煩惱云云,也成了無稽之談。




我並非是說要毫無原則地一團和氣——「既然這麼說,那好,我的教派就是你的教派,你的教派就是我的教派。」然後將自己傳承和教派全部捨棄,整日遊走在不同教派之間,沒有自己的主張。

這樣缺乏原則的做法也毫無意義。




總之,任何事都不要墮入兩邊,否則就是一種過失和極端,不僅佛法如此,世間規律也是如此。






不知從什麼地方開始,我講啊講,就「跑」到這裡來了(眾笑)。以前法王在成都的時候住在中央花園,當時有幾個小和尚在那裡玩,其中有個小和尚正在樓梯的欄杆上滑得正歡……(上師問旁人)樓梯上那個把手叫什麼?……扶手。忽然他的老師來了,他一緊張,就說:「我不知道我怎麼掉到這裡來了……」(眾笑)其實是他自己在那兒調皮,但看到老師來了很害怕,就想說個妄語來解釋,但又不知道怎麼編,只好說:「我不知道怎麼掉到這個上面了。」所以,我也不知道怎麼就講到這裡來了。(眾笑)




以上是講「不生不滅」的道理。第七個問題是:




又問:「善不善孰為本?」




「剛才說『不善不生,善法不滅』,那麼善和惡到底以什麼為根本呢?」




答曰:「身為本。」




維摩詰居士答道:「身為本。」身見,即薩迦耶見,也叫我見和我所見。因為一切見解的根本其實是身見,一切善惡行為無不生於身體,因此講善惡的根本就是身見。




第八個問題:




又問:「身孰為本?」




「那麼身見的根本是什麼呢?」




答曰:「欲貪為本。」




就是貪慾,即貪心和慾望為根本。




當然,

這裡的「貪慾」其實也有無明的成分,因為一切煩惱的根本正是無明。

但摻雜了貪心的無明更變本加厲,我們漂泊輪迴的根本因,就是十二緣起中起最主要作用的貪愛。

無明佐以貪愛,完全可以使我們在輪迴中永無出頭之日。




因此,文殊菩薩一直追問度眾生的關鍵,問至最後就歸根於薩迦耶見。






薩迦耶見分六十四種,它的根本,就是我見和我所見。

再往根源上探尋,就是貪慾。

貪慾是讓我們在輪迴中一直難以解脫的最根本原因。

尤其在欲界,無論對於一名求法者還是希求解脫或涅槃者,貪慾使我們根本無法解脫。正如

《法集要頌經》云:「譬如自造箭,還自傷其體,內箭亦如是,愛箭傷有情。」

有人自己造了箭,結果使用不當反傷自身。我們內心的箭,叫做「愛箭」,即貪慾的箭。愛箭也如此,既傷害其他有情,也傷害自己。一旦中了愛箭,甚至可能喪失生存的希望。




有的眾生活得痛苦難當,但為什麼有的人卻能過得輕鬆自在呢?

有些離欲者或希求梵行者,遠離了愛箭,故而免遭其刺傷,今生的日子輕鬆又清涼,來世離解脫也不再遙遠。

反之,人一旦中了愛箭或貪慾之箭,則很難解脫。因此,魔王波旬每天會向眾生射出貪嗔痴慢疑五種毒箭。愛箭射中誰,這個眾生就很難獲得解脫。




世間也有類似的說法,眾所周知,羅馬神話里有個愛神丘比特(眾笑),也是手中持箭。他在神話故事中是小孩形象,不同畫師所畫各異,但射的都是愛箭,這支愛箭一旦穿透人心……當然故事比較複雜,西方很多故事也是相當有意思的。其實不僅是西方,我們東方的一些宗教故事和民間故事也是趣味盎然,但也不能完全將之視為虛構,也許背後會有真實的原型。就像光明神與河神之女之間的故事,被創作成了很多油畫,並廣為流傳。




愛神丘比特有一支黃金箭頭的

金箭

,被其射中的人會迅速步入婚姻。丘比特還有一支

鉛箭

,被其射中的人會遭遇婚姻結束。眾人往往都認為孩童形象的愛神丘比特是美好和浪漫的象徵,對他充滿溢美之辭,但誰也不知道他將會射出的是金箭還是鉛箭。一旦中了鉛箭,其婚姻立即就會面臨終結,且無力回天。就像前段時間的英國脫歐事件——英國加入歐共體已有45年了,現在達成脫歐的共識,相當於結束了一段45年的婚姻。許多媒體也將此事比作「離婚」。對於世間人來說確實如此。




而佛教既不會把愛統統美化為快樂、幸福和浪漫,也不會完全將其醜化成痛苦和悲涼。在未經觀察時,顯現上愛的確會給眾生帶來暫時的快樂,

但究竟而言,對世間的貪執確實是生死的根本,會障礙眾生從輪迴中獲得解脫。

此前分析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九個問題:




又問:「欲貪孰為本?」




「貪慾的根本是什麼呢?」




答曰:「虛妄分別為本。」




維摩詰居士如是回答:「以虛妄分別為根本。」




法本體上沒有好壞,一切法依靠虛妄分別而來。

虛妄分別,是所有法的根本。

所謂

「萬法本閑,唯人自鬧」

,一切萬法本來閑靜、不起波瀾,但藉由人們的分別念而開始諍鬧,以致最終在我們的顯現中,有此起彼伏的洶湧波濤,這就是分別妄念引起的。






《大悲經》中亦云:「誰是生者。誰是老者。誰是死者。誰是流轉。誰復還生。皆是虛妄顛倒取著。」

這句偈頌是說,世間的生、老、病、死等一切萬法的創造者,就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念,萬法都是由分別念而取得。(是《大悲經》,不是《妙法蓮華經》,另外有一部《大悲經》吧。)




第十個問題:




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




「那虛妄分別念的根本是什麼呢?」




答曰:「顛倒想為本。」




回答說:「顛倒想為本。」




「顛倒想」是指常、樂、我、凈

,這一點大家應該很清楚。

所有的虛妄分別念的根本,就是顛倒分別念。




第十一個問題:




又問:「顛倒想孰為本?」




「顛倒分別念的根本是什麼呢?」




答曰:「無住為本。」




「沒有任何所住,就是顛倒分別念的根本。」




無論就常、樂、我、凈的哪一者去進行觀察,都沒有本體。

如果要詳細觀察常、樂、我、凈,我建議還是要閱讀《雜阿含經》。

現在我每天都要宣傳這部經典,因為明年我準備翻譯它,並準備同時把藏文和漢文對照放在一起。雖然漢文版早已存在,翻譯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了,但一直還沒有完整的藏文版。好像藏文《大藏經》里只有其中的少數內容,但不算太多。




你們如果有興趣,到時候可以翻閱學習,因為《雜阿含經》中對於無常、無我、痛苦等內容,都有大篇幅的講解。對於常、樂、我、凈的顛倒執著,在原始佛教里描述得非常清楚,這一點你們以後可能也要關注一下。




第十二個問題,也是最後一個問題:




又問:「無住孰為本?」




「無住以什麼為本呢?」




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無住其實無本。」維摩詰居士最後向文殊菩薩作了這樣的總結,「從無住本,安立一切法。」






「無住本」,抉擇萬法為不常不斷、遠離一切的本體,這是就空性方面而言。「立一切法」,是指雖然在本體當中沒有任何實質,但在我們的分別念面前,或者說在有業感的眾生面前,萬法是完全可以顯現的。(上師念藏文)如

《入中論》云:「如是一切法雖空,從空性中亦得生,二諦俱無自性故,彼等非斷亦非常。」

這個教證很有意思(上師笑)。我大概是在1989年去印度之前,背誦的藏文版《入中論》。當時有位堪布經常在辯論中使用這個教證(上師模仿,眾笑)。那時大家都是年輕人,比較用心。




萬法雖然是空性的,但空性中也可以生。

為什麼呢?《入中論》里雖然有破自生、破他生、破共生、破無因生等觀察方法,但在緣起顯現中,也承認有一種「生」。當然,這種產生並不是實有的,學過中觀的人應該比較清楚。然而,未學過中觀的人就會覺得是相違的:「怎麼一會兒說生,一會兒說不生,到底是啥啊?!」他們覺得實在匪夷所思。對吧?不懂也沒事,以後會慢慢明白的。




以上是維摩詰居士與文殊菩薩的對話。接下來是另外一個內容。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




這時,維摩詰居士家裡出現了一位天女。她見到所有「大人物」,聽到所有與維摩詰居士之間的對話,便現出天女相。




有《無垢稱經》的注釋講,這位天女是八地菩薩。僧肇大師在注釋中則說,天女是法身大士。總之她很了不起,應該是一直隱藏在維摩詰居士家中,然後突然現身的。




我們講課時,也有很多「天人」坐在右邊,天女坐在左邊(上師笑,眾笑)。天人和天女來到這裡,也要遵守學院的紀律,對吧?(上師問旁人)有沒有?……啊?沒有啊?……哇!你也知道啊?他應該有天眼,厲害!




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




天女想為這個場面增加些供品,於是便飄散天花以作供養(漢傳佛教中有許多天女散花的故事,藏地也有一些)。這些花飄至菩薩身上,都紛紛滑落在地,而落在聲聞大弟子身上時,就附著其上。




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當時,菩薩們身上的鮮花皆已落地,因此並不在意。但聲聞乘行者的思想比較拘謹,對細微之處也十分注重,往往威儀寂靜,故對身上的花朵有些介意。他們的身上落滿花朵,自覺看起來不甚莊嚴,且因戒律所囿,故而急於想把花取下來,卻不能成功。即使目犍連、舍利子等大比丘運用神通,也未能如願。






佛陀在世時期,有位比丘耳朵上總是戴著一朵花,即使在佛陀講經的時候也如此。其他比丘看不慣,要求他將花朵取下,結果他剛剛拿掉,就馬上又長出來一朵花來(眾笑)。結果天人說,這是他的前世因緣,佛陀也說是因為他前世供過花。




他前世供花的經歷,有不同說法。其中一個版本是,有一個人酒後聽聞如來講經,當下生起極大的信心。他見到旁邊有朵花,就用這朵花供養了佛陀。以此因緣,在往後的生生世世中,他的身上都會自然而然出現花朵。所以你們這個……我就不說了吧。(上師笑,眾笑)




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何故去華?」




這時,天女問舍利弗:「您為什麼要把花取下?」




本來聲聞行者很注重威儀,所以想立刻把鮮花去除,但這位天女是和維摩詰居士「一夥」的,故反倒質問起來。




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舍利弗急忙答道:「作為一名比丘,怎麼能身體上粘滿鮮花呢?這是不如法的,所以我要將其去除。」




南傳佛教的大德們日常十分注重威儀,連與女眾合影都非常忌諱,但現在好像對佩戴花鬘等限制不是那麼嚴格了,並沒有說這是不如法的。之前我們去泰國參加世青會時,南傳佛教的比丘們就手持花鬘到機場迎接,而且他們的身上也佩戴著花鬘。




花供有著怎樣的含義呢?

首先,因佛陀拈花微笑之故,花也代表著

證悟

;其次,花朵芬芳馥郁,能夠

掩蓋臭惡、祛除障礙

,帶來美好的氛圍;同時,花還有

莊嚴

的作用,因此大家都會在佛堂供花,或在面見重要人士時獻花。此外,花還有「得果」的緣起——

開花結果

,有了花便能得到果。

所以,佛教向來重視供花,佛陀因地時的許多緣起以及佛陀的證悟和成就等都與供花有關。學院曾經表演過《釋迦牟尼佛廣傳》,其中就有佛陀因地為義成王子時的故事,當時也演出了義成王子發願、供養獻花等情節。




在許多經典中,都提到過供花的功德。

這些表面上看來微不足道的行為,卻有著不可思議的功德。

《大智度論》中便有一人因對佛塔供花,結果感得生生世世都具足珍寶嚴飾的公案。

因此,大家在因緣具足時,應當在佛像、佛塔、佛經以及善知識等三寶所依前供養莊嚴的花朵,此舉功德無量。




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




這時,天女對舍利弗說:「您不要認為這些花是不如法的。為什麼呢?因為花沒有分別念,仁者,是您自己的分別念作祟,您覺得身上有花不莊嚴,擔心別人對您有看法,其實這並無傷大雅。花朵如此美麗,為何要去除呢?如果佛陀的出家弟子有分別念,那才是不如法呢!」她是從大乘的角度「宣講」的(上師笑,眾笑)。當時,舍利弗可能特別不好意思。




「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




「如果沒有分別念,才是如法的。您看,這些花不會粘在菩薩們的身上。他們如此清凈,是因為他們已經斷除了一切分別念的緣故。」




此處,天女宣說的是聖者們的甚深境界,大家最好不要輕易效仿。

否則自己心中的分別念絲毫沒有減少,煩惱粗重猛烈,卻故作高深地認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其實就遠不如那些聲聞乘比丘。

這也是佛陀宣說循序漸進的次第法門的原因,大家對此應當重視。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




天女舉例道:「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意為,

倘若一個人心中特別怖畏,便容易遭受非人的損害。

這句話十分重要。




有些人時常擔憂恐懼、焦慮不安,這樣的分別念反而會感召許多不吉祥的事情。民間也有

「怕什麼來什麼」

的說法,例如,若是非常害怕某人死去,也許這個人不久便真的離世了。一些人時常擔憂:「我的上師會不會死?」結果,上師真的圓寂了。這一點我也有同感,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經常擔心上師們會離去,後來果然……同樣,要是對身體特別執著,總是擔心生病,可能真的會生病。如果擔心遇到惡狗,也許等會兒回去的路上,「嗷」的一聲,狗就出現了。(上師模仿害怕的樣子,上師笑,眾笑)




僧肇大師對《維摩詰經》的注釋中有一則公案:從前,有個羅剎幻變成馬匹,在路邊伺機害人。不久,一位趕路人便騎著它上路了。走了一段路後,這匹馬突然對趕路人說:「朋友,你覺得我這匹馬如何啊?」




趕路人立即明白了這匹馬是羅剎所變,於是他靈機一動,舉起自己隨身攜帶的長刀問道:「喂,朋友啊,你看我這把刀子怎樣啊?」(眾笑,上師笑)羅剎見狀也只得作罷。




有時,越是擔憂的事情,越有可能發生。

對此,我深有感觸。多年來,我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法王在世時就是如此,剛到學院時就經常打針吃藥。但我感覺,越是執著身體,就越容易生病;越是無所謂,該看病則看病,該吃藥就吃藥,總之不去管它,死就死,該怎樣就怎樣,心中反而沒有畏懼感。

在求法的過程中,無所畏懼是十分重要的態度。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




作為弟子,如果非常畏懼生死輪迴,色聲香味觸便會帶來各種違緣。

例如,出現許多美好的色法或是善妙的聲、香、味、觸等,給修行帶來諸多違緣。




今天有位出家人對我說:「我的父母從小就對我不怎麼在意,經常說:『你還俗就還俗,無所謂,反正你這樣的人,很糟糕的。』他們越是這樣說,我就越不認輸。」相反,有些人總是誠惶誠恐:「你一定要注意啊,不然很危險的!」越是如此草木皆兵的人,修行可能越容易半途而廢。




現在,學院各班已將手機全部沒收了。我的手機沒有收走,否則會有一些不便。其實,只要自身具有正知正念,即便使用手機,也不會造成什麼危害。如果強行管制,一些人可能躲著也要用。在不突破底線的前提下,稍微放鬆一點,大家自覺以正知正念攝持,也許效果會更好。有時人的分別念就是如此,越是嚴加束縛,它越想奮力掙脫。不如以無所謂的態度順其自然,也許一段時間後,反而意識到世間欲妙也不過如此,沒什麼可耽著的,就不再有興趣了。


現在有些世間人特別畏懼失敗,整日害怕名譽受損。一些人對我說:「您現在弟子眾多,一定要提前做好危機公關的準備,最好聘請一些這方面的專家,這很重要的!」(上師笑,眾笑)我說:「這沒什麼,我沒有名聲也無所謂。」十多年前就有人告訴我:「您應該準備一支非常強大的隊伍應對危機。」其實,真正的危機到來時,這些準備能否起作用都是未知的。這一點,從好多明星政要們的經歷也能看出。世間的許多事物,得到時沒什麼可貪戀的,因為隨時可能失去;失去時也無需惋惜,反正終有一天會消失殆盡。

有時心態放鬆些,生活也許更有意義。





「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




如果遠離了畏懼,一切色聲香味觸都無法給你製造違緣。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云:「菩薩摩訶薩……設於五欲法嬉戲而行亦無過失。」

五欲,是指色聲香味觸。意為,菩薩摩訶薩通達了世間的真相,即便在五欲中隨意嬉戲,也不會毀壞正行。




「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如果結習沒有斷,就像聲聞緣覺,雖然煩惱障已經斷除,但煩惱障的習氣沒有斷盡,花也會黏著到身上,一直掉不下去。菩薩已經斷除結習,花就不會黏著在身上。

因為菩薩不僅證悟了人無我,而且也證悟了法無我。

證得了法無我,除了極細微的習氣,要在佛地時才能斷盡以外,一般粗大的貪執習氣都已經斷除,故而菩薩的行為比較自在,能將煩惱轉為道用。而聲聞緣覺在行為上,的確與菩薩有著天淵之別,因為他們只證悟了人無我,卻沒有證悟法無我之故。




這說明,

雖然我們的行為應盡量隨學聲聞,但也不能在別人面前故意詐現威儀。

詐現威儀,也是五種邪命之一。這些人一直在別人面前故作姿態、謹小慎微,一點都不放鬆自在。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居士,大家都應該稍微放鬆一點為好。




我們

首先要和周圍的人保持關係融洽

且不論戒律、境界或行境等,至少佛教徒內部應消除隔閡,輕鬆地和諧相處,不用特別拘謹。

然後,又擴展到面對佛教徒以外的所有眾生。

大乘佛教講「要度化天下無邊眾生」,可能對於現階段的我們來說,這個範圍稍微大了一點,但至少也應與其他宗教和睦相處。




在我與其他宗教徒接觸的時候就意識到,佛教徒應該很容易與其他宗教徒團結起來,因為我們的觀點是每個眾生皆有佛性,皆是未來佛,只不過暫時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有些是在基督教當中,有些是在伊斯蘭教當中,有些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不可否認,究竟而言,他們全都是我們隊伍中的一員。佛教不像其他個別宗教,對不配合的異教徒要趕盡殺絕,這一教義在其他的一些古老宗教中是有的,現在可能稍微好一點,但現在的宗教衝突也很厲害。所以,

我們希望佛教徒行為上盡量如理如法,尤其是應該有一顆包容心,這樣自己也能獲得快樂,否則極易作繭自縛。




今天我覺得講得很好,其實全都是自己的分別念(眾笑)。應該說不是我講得好,是今天《維摩詰經》的內容很好。我講得很不好,我自己都不滿意(眾笑)。但是,這些內容的確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生命短暫易逝,在此期間,我們盡量不要擾亂其他人的心。

法王如意寶

留給我們最後的教言也是:

「莫舍己道,勿擾他心。」

我們每天都應盡量做到不擾亂別人的心,這就是弘揚佛法。

同時,盡量不捨棄自己的行為。

身為佛教徒就要有佛教徒的行為,所有的言行舉止,都爭取如理如法。如果有一些違犯,就及時懺悔,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今天就講到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吃素的人,都不正常嗎?
【最新】索達吉堪布146次開示筆記:如何在忙碌中修行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