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15歲參加農民起義,55年被授少將,晚年將所有積蓄捐給家鄉

他15歲參加農民起義,55年被授少將,晚年將所有積蓄捐給家鄉

俗話說得好,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戰爭時期大家參軍都是為了保衛國家,但是同時建功立業也是所有男兒心中夢想。然而我國有一個開國少將卻不是這麼想的,他在新中國建立之後本來還有機會繼續當高官,當時他被任命為軍區後勤部長,但是他不願意干,只想回家當一個普通的農民,而且在之後的幾十年裡面一直沒有離開自己的土地,很多人對此都覺得很疑惑,這位少將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少將名叫甘祖昌,他是江西人,出生於1905年。他家庭條件不好,家中幾代人都是農民,所以他自小就干農活。十五歲的時候因為老是受到地主的剝削,因此他與家裡的農民們結成農民協會,主動展開農民運動,為自己和鄉親們維權。

由於農民運動規模越來越大,參與人數也越來越多,所以甘祖昌很快就成為獨立團軍需處長,之後還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1927年的時候他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擔任了兵工廠副科長、工人連司務長、補充團政治處主任、紅六軍團供給部材料科長等多個職務。

抗日戰爭期間,甘祖昌成為了一二零師三五九旅供給部軍需科科長以及三五九旅供給部副部長。我們都知道那段時間我軍抗戰條件十分艱苦,而他的任務就是要保證前線軍隊的軍需供應,責任不可謂不重大。因為工作幹得好,甘祖昌成了前線戰士的定心丸,所以在之後的解放戰爭之中他依舊負責後勤工作,他為人正直,從不中飽私囊,為了滿足群眾的利益完全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組織上對他十分信任。新疆和平解放時,甘祖昌就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當地物價得以穩定,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當地的老百姓都很尊敬他。

新中國建立之後甘祖昌也仍然留在新疆軍區工作,但有一次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他遭遇了車禍,這次車禍給他的腦部造成損傷,他得了嚴重的腦震蕩,經常陷入昏迷。即便身體不好他依然堅持工作,組織上看到了他的付出,在1955年的時候他得到了國家授予的少將軍銜,這是國家對他的肯定。

可是甘祖昌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他經常昏迷,這已經影響到了他日常的工作,他覺得在這樣下去哪天自己可能會給組織添麻煩,於是他在1975年的時候提出辭職。

當時他去找了政治部副主任肖華,對他說明了自己的情況。一開始肖華想勸他留下,但是甘祖昌在之前就已經考慮過很久,這個決定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絕不是一時衝動。他對肖華說,自己占著後勤部長的職位,卻無法為老百姓做事情,這樣實在太不像話了。最終組織上對於甘祖昌的決定表示理解和尊重,中央在他的再三堅持之下同意讓他辭職回家。甘祖昌回家之後當地的鄉民們都很驚訝,大家都知道他是很想為國家做貢獻的人,他回老家了豈不是不能實現自己報效祖國的理想了?

但是甘祖昌自己想的很清楚,他覺得只要有心,即便自己身在農村也能為國家做出貢獻,而且他現在身體狀況不好,老家山清水秀的環境也很適合他養病。之後甘祖昌就一直留在老家當一個農民,他不僅自己親自下地勞作,還把所有的積蓄捐出來,給縣裡面修建水利工程和電站,在他的幫助之下,蓮花縣不再是貧困縣。

文革的時候蓮花縣的領導受到了反動分子的批鬥,年邁的甘祖昌站出來維護這些領導,迫使那些反動派放人,大家十分感激這位老人。1986年的時候甘祖昌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一歲,雖然甘老已經駕鶴西去,但他的精神定能永留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雨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後,英國準備了一個計劃,如果成功,中國將再次陷入戰爭之中
他是林彪最信任的參謀長,本應授大將卻是上將,葬禮規格是元帥級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