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出現的壞習慣,需要幫孩子慢慢克服掉,你可以這樣開始

孩子出現的壞習慣,需要幫孩子慢慢克服掉,你可以這樣開始

(這是「一同成長的粑粑」的第237篇原創文章。)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都有一些缺點或不良習慣。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會有一些的不良習慣出現,當他們把這種習慣帶到學校、社會,就會影響著他人和自己。

因此,爸爸媽媽一定要幫助孩子克服身上的那些壞習慣。不過,在幫助孩子克服壞習慣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孩子養成壞習慣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夠對症下藥。那麼,孩子的壞習慣是怎麼形成的呢?

孩子的壞習慣是受家庭小環境與社會大環境共同影響而形成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改變不良習慣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入手:

1.鼓勵孩子改正不良習慣

在生活中,對於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採取一味批評的態度。實際上,這種做法是最不好的做法!一味地批評只會助長孩子的叛逆心理。如果換一個角度,採取寬容和鼓勵的方式,那麼孩子就不會出現那麼強烈的抵抗心理。

在幫助孩子改正不良習慣的同時,爸爸媽媽要看得到孩子所取得的進步,即使進步是微不足道的,也不要吝嗇讚美之聲。要知道,爸爸媽媽的一個讚許的微笑、一個會意的眼神,都會讓孩子受到莫大的鼓舞。

2.善於抓住時機

事實上,很多孩子的不良習慣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並不知道自己的習慣是一種不好的,對別人會有不良影響的行為。爸爸媽媽就要善於觀察孩子的行為了。一旦發現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爸爸媽媽應給予及時糾正,讓孩子還沒有養成壞習慣時,就把壞習慣的苗頭掐掉。比如:當發現孩子躺在床上看書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告訴他躺著看書對眼睛造成的危害;當發現孩子不洗手就吃東西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及時給他講解「病從口入」的道理,並督促和監督他洗手;當發現孩子生氣摔玩具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告訴他「玩具會很疼的」「你這樣對玩具,玩具會不喜歡你的」.……

3.發揮榜樣的作用

俗話說得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於那些「屢教不改」的孩子,爸爸媽媽的一味批評和明嘮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爸爸媽媽不妨為孩子們樹立起一個榜樣來,讓孩子一點點地學習,並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

4.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

要想糾正孩子已經養成的不良習慣,我們一定要制定好計劃,要結合孩子自身的素質,進行引導和改正,而不是抱以過高的希望。在幫助孩子改正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指望孩子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所有的壞習慣都改過來。有的孩子改正後,會一不小心又抬起之前的不良習慣,我們要明白這也是非常正常的行為,並且要有一顆寬容和理解的心,不能操之過急,更也不能緊盯著孩子的缺點。

5.給孩子改正的機會

在幫助孩子改正不良習慣的時候,有的爸爸媽媽會不自覺地對孩子有一些「成見」,認為孩子「不可教也」。實際上,爸爸媽媽的這種態度只會嚴重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並且深化孩子養成不良習慣的動機。這樣的話,孩子的不良習慣得不到改正,還會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和成長。

因此,不管在什麼時候,孩子做了哪些不好的行為,我們都要給孩子改正的機會,不要讓孩子「破罐破摔」,有失落的情緒。

6.善用小故事

在年幼的時候,孩子的自我認識能力還沒有完善,我們給予他的批評教育,並不能立即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們不妨通過給孩子講故事、念兒歌等形式,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從而產生改正的念頭和做法。

此外,爸爸媽媽要明白孩子改正不良習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7.適當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和喜好,適時轉移他的注意力,讓其忘掉剛才的不良行為;爸爸媽媽還可以在家裡比較顯眼的地方,貼上簡單明了的提示圖畫,每時每刻地提醒孩子改正壞習慣。在這種環境和氛圍的熏陶下,相信孩子會變得自覺一點。

總而言之,爸爸媽媽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我們耐心地、堅持地配合。爸爸媽媽也要監督和修正自己的不良習慣,以免影響到孩子。別等到小小的不良習慣,變成不可彌補的大問題,再行動吧!

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同成長的粑粑 的精彩文章:

孩子的語言能力,應儘早培養,你可以試試這些小方法
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可少,而最先教給的應該是:遇事先冷靜

TAG:一同成長的粑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