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孔子不屑去的秦國,最後反而統一天下呢?秦國憑什麼一統天下

為何孔子不屑去的秦國,最後反而統一天下呢?秦國憑什麼一統天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這幾千年的時間裡,我們創造出無數的輝煌和文化,特別是春秋時期的孔子,他開創儒家,提倡「忠孝仁義禮智信」,時至今日,在中國、世界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在春秋時期,孔子曾四處遊說,顛沛流離,往返於各個諸侯國,但是讓人費解的是,孔子周遊列國唯獨沒去秦國,這是為何呢?更巧的是,最後一統天下的偏偏是這個不屑去的秦國,不知道孔老夫子泉下有知的,會不會很鬱悶。

春秋戰國時期,周朝統治衰敗,諸侯國紛紛獨立,學在官府的局面也被打破,學術開始流傳到民間,很多遊學仕子都能學有所成,逐漸形成了諸子百家,開始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群星燦爛,盛況空前,為了能夠學以致用,證明自己的學派才是最厲害的,於是紛紛遊說各國諸侯,讓他們採用自己的治國方針。

孔子喜歡四海歸一,天下一統,他不喜歡戰亂,因為諸侯打仗百姓就流離失所,最終55歲的孔子選擇開始周遊列國,他先後去了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陳國、晉國、蔡國和楚國等國家,給這些諸侯們講仁政,講王道,講如何克己復禮,只有諸侯們安分守己了,天下自然一統。但是無一例外,這些國家的君主都無法採用孔子的治國方略,一是權臣排擠,二是國情不允許,三是成效太慢,在這個大爭之世,列國頻頻發動戰爭,按照儒家的治國方略治國的話,亡國只是時間問題。

孔子周遊列國,唯獨沒區秦國的原因是,那個時候的秦國被中原諸國排斥,屬於蠻夷,文化跟中原諸國相比,落後的不是一星半點,除此之外,秦國屬於亂邦,連年打仗,擴張領土,根本不適合遊說。

那麼秦國憑什麼能一統天下呢?

公元前362年,21歲的秦孝公繼位,這位秦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徹底改寫了秦國的國運,他重用商鞅,以霸道之術開始改革變法,先是刺激農業生產、抑制商業發展。移風易俗、廢除奴隸制,改革軍功爵制、提倡人人平等,經過20年的變法後,秦國這個偏居一隅的西部小國發生了質的變化。

經過商鞅兩次變法後,秦國國力越來越強大,家家戶戶富裕充足,秦人路不拾遺,馬路上乾淨整潔,山中沒有一個盜賊,百姓以報效國家戰死沙場為榮,以私鬥為恥,在收復河西之地後,秦國正式開始與山東六國逐鹿天下。

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始皇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並不是偶然,而是歷史的必然,秦國始終崇尚法家學說,秦法為秦國最高的法律,經過春秋戰國的百年戰爭後,戰國七雄開始優勝劣汰,一統天下是大勢所趨,到了戰國末期,能與秦國抗衡的國家只有一個經過胡服騎射強大起來的趙國,可惜趙國精銳在長平大戰中,一戰就損失了四十多萬精兵,天下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與秦國抗衡,到了秦始皇的時候,僅僅用了十年左右的時間,天下就被統一。

歷史的車輪隆隆向前,時至今日,我們都無法衡量秦法到底是不是一個好東西,你說秦法好吧,沒有錯,僅僅20年就能讓一個國家開始走向強大,你說秦法不好吧,也沒錯,秦法確實太嚴酷了,哪怕在馬路上倒點煙灰或者牛糞,就得往臉上刻字,想想就可怕。

到了漢朝以後,大多數朝代始終採用的是「外儒內法」來治國,表面是依靠儒家來治國,實際上每個朝代的骨子裡都有法家的身影。如果當年秦君採用的不是商鞅的霸道之術,而是孔子的儒家之術來治國,那麼戰國會持續多久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現代耗資18億修建的大橋一年就垮塌,宋朝修的大橋卻至今仍在!
元始天尊的坐騎是什麼?鴻鈞老祖花了129600年,才為其造好

TAG:文化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