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寒潮來襲,預防中風!收好十條錦囊

寒潮來襲,預防中風!收好十條錦囊




編者按:

「身體健康是革命的本錢」,但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大家往往是忙於工作,急於應酬,卻忽略了身體健康這塊風水寶地。其實,平時稍加註意,提早預防,健康就在我們身邊。


寒潮來襲!更顯著增加中風風險


近日,寒潮襲擊我國各地,中央氣象台12月5日06時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華北江南等部分地區降溫8-10℃,研究證明,極端氣溫(寒潮或熱浪)可顯著增加我國居民死於中風的風險!


專家解釋,極端高溫,效應持續時間相對短暫,一般3至4天後其健康危害消失;但極端低溫影響中風效應持續時間則較長,可達15至20天,也就是說寒潮的危害性比熱浪更持久。


突發中風,早發現!


識別中風「1-2-0」三步法,「1」代表「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2」代表「查兩隻手臂是否有單側無力」;「0」代表「聆(零)聽講話是否清晰」。如果通過這三步觀察懷疑患者是中風,可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


保暖攻略,做起來!


穿衣保暖分三層


專家指出,很多人認為天冷風大就多穿點,可是裹得厚厚的既笨重也不一定暖和。穿衣有個口訣:內貼中松外收口。內衣最好柔軟貼身,有助於增加保溫性。中層的衣服吸濕性要強,不要過緊,保持乾燥。外套一定要防風,最好在領口、袖口、腰部、腳踝處有收口的設計,可以防止冷空氣趁虛而入。

穿衣的整體保暖性不是一件或幾件衣服保溫性加減就能得出來的。因為兩層衣服之間會產生空氣層,能起到隔熱作用,防止身體熱量向外流失,從而更保暖。衣服的款式設計也會影響其保暖程度,領口、袖口開口小的衣服,空氣更不易流通,也就相對暖和一些。


兩層薄被比厚被強


天冷蓋厚被,其實還不如蓋兩層薄被更保暖。因為被子的保暖性取決於裡面空氣含量多少。若睡覺時蓋兩層薄被,就相當於在兩層被子中製造了一個「空氣層」,增加了被子的保暖效果,產生了1+1>2的效果。若被子材質相同,同重量的兩條薄被肯定比一條厚被暖和。


健腦防中風 收好這十條錦囊


專家提醒說,做好以下基本「路數」,可以避免八成以上的中風悲劇。


預防:居家健腦這麼做


1.多吃蛋、魚類。這些食物能提供omega-3脂肪酸、多種氨基酸、卵磷脂之類的神經遞質製造所需的原料。相應的,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的植物性奶油、馬鈴薯片、沙拉醬、餅乾以及薯條等食物就盡量少吃為妙。


2.多補充健腦食物。杏仁、核桃、葵花子、粳米、蕎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杏仁補腦的功效甚佳。其次核桃中的磷脂,對腦神經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多聽音樂。人的語言、計算、分析等功能,由大腦的左半球負擔,而音樂由右半球主管。建議平常多聽音樂,可以促進「開發」右側半腦的功能。


4.適當運動。通過肢體運動,大腦也學會了控制肌肉的新技巧,增強了判斷距離的能力和保持肢體平衡的技巧,應選擇多種運動方式來鍛煉大腦。


5.學習新技能。老人家多學習新事物,跟上年輕人的「潮流」,並不是純粹尋開心,而是真的能讓人顯得年輕喲!因為學習就是讓你的大腦保持活力的最好方式。學習一門新技能會使大腦更多區域參與活動,頭腦中的舊記憶也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康復:幫患者闖過5關


第一關:防跌倒


中風康復病人如果再摔一跤可就不是小事了。醫院的康復科常會對患者的跌倒風險進行評估,一旦確定為高風險,醫生就會提醒患者增強防範意識,呼叫器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上輪椅前要將輪子鎖定,下床行走要用助行器、穿防滑鞋等。


第二關:恢復語言


很多中風患者存在語言功能障礙,要麼是失語,組織話語形成表達有困難,要麼是發音有困難,說話含糊不清、口角歪斜流口水。但這些患者理解別人的話、讀報紙、看電視、寫字等卻沒有問題。這時家人可以鼓勵他們讀報紙,把字念出來。


第三關:強血管

中風會對心腦血管造成一系列打擊,患者很容易出現各類心肺功能障礙。建議血管康復越早開展越好。


第四關:保認知


臨床上約30%~40%的中風患者有認知障礙。醫生會先評估患者的定向力、注意力、計算力、遠期及近期記憶力等認知能力,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


第五關:調情緒


據統計,40%~70%中風的人會有焦慮、抑鬱等問題。如果不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患者會產生無用感,心態消極,人也變得懶惰、不愛說話、抑鬱等。家人需要經常鼓勵患者,給予包容和愛,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和情緒問題。


天冷易發腦中風 預防「法寶」有哪些


專家介紹,冬季是腦中風發病的高發時期,尤其在北方,晝夜及室內外溫差變化大,該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季節。那麼寒冷天氣,如何預防腦中風?


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腦中風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堅持服用降壓藥物,不可自行停葯,最好每日測1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


戒煙限酒


吸煙能使血管內皮損傷,逐漸引起血脂增高,血黏度增大,腦血流減少,使動脈狹窄提前發生,硬化加快。如今,吸煙已成為引起腦梗塞的重要危險因素。少量喝酒能改善血液循環,但不可大量喝酒,每天喝酒以不超過50克為宜。有高血壓、冠心病和腦動脈硬化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飲酒。因為飲酒之後,在酒精的作用下,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管收縮,壓力增大,容易導致血管壁破裂而引發腦出血。


合理飲食


飲食不當也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常飲食應力求多樣化,清淡、少鹽、少脂肪,多吃應季蔬菜水果。同時也要攝入適當的蛋白質,如奶、豆製品、魚、肉、蛋。禁止大吃大喝,暴飲暴食,尤其晚飯要限制肉蛋類及麵食,控制好體重。冬季乾燥,宜多喝水,以白開水與清茶為宜。


心態平和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控制好情緒,避免情緒激動。減少緊張、焦慮,保持平和的心態。日常可用疏肝理氣、養心安神的中藥調理,如菊花、百合、荷葉、玫瑰花代茶飲。

心梗後,三個月內都易患中風


躲過心梗,還應注意防範中風,因為心梗後中風風險將會升高,且會持續3個月之久。這是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一項新研究得出的結論,這一成果也修正了此前一些資料所顯示的「心梗後1個月內,中風風險增大」的觀點。


傳統觀點認為,心肌梗死後患者的中風風險會較正常人升高,約持續1個月左右。而康奈爾醫學院助理教授亞歷山大·默克勒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4.6多萬名65歲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發作後的門診及住院數據,結果發現,心梗後12周內腦卒中風險都有所升高。其中,4周內的風險最高,達2.7倍;5~8周期間,風險增高幅度也保持在2倍以上;9~12周的風險為平時的1.6倍。亞歷山大·默克勒博士認為,急性心梗與腦卒中之間的關係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可能是心臟內形成的血栓隨血液到達大腦血管,也可能是心梗後的全身炎症反應對大腦血管產生了影響。他強調,最新研究成果將會改變人們對心梗同中風之間關係的看法。


男性睡不好更易中風


多項研究已證實,每晚睡眠過多或過少都會增加中風風險。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雜誌《神經學》刊登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睡眠質量差對中風風險的影響與性別和種族都有關聯。


在對吸煙、糖尿病、心臟病等中風風險因素進行調整後,研究人員發現,睡眠時間偏長的白人男性,罹患中風的危險比睡眠正常的男性高出70%。無論種族如何,女性睡眠時長差異對其中風風險並未產生明顯影響。霍華德博士表示,這一結果的具體機制有待進一步探明,但對睡眠時間偏長的中老年男性加強心腦血管風險因素監控,是非常重要的。


有口福!吃根香蕉能預防中風

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吃香蕉可使中風幾率降低。香蕉是含鉀最高的水果之一,適量吃對控制血壓有利。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每餐吃一根香蕉可使中風幾率降低21%。中風的原因60%與高血壓相關,而每100克香蕉含鉀約256毫克,一根香蕉的鉀含量就有500毫克左右,且鈉含量相對較低,對降血壓有幫助。


小腿纖細,挺美!更易中風


小腿纖細是不少女性的追求,可是,小腿太細的女人反而更容易患上中風。


研究者認為,如果小腿肚子圍度較大,也就意味著這一位置的皮下脂肪較厚,就會從血液中吸引出更多的脂肪酸並儲存下來,從而減少患上中風的可能性。如果女性小腿肚子的圍度過小,少於33厘米,那麼她們體內會存在更多的粥樣動脈硬化斑塊,這是引起中風的一個重要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健康 的精彩文章:

迷人又健康!香水應噴衣服上才最安全

TAG:騰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