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佳士得珠寶訪談:國際級珠寶設計大師之非凡創作

佳士得珠寶訪談:國際級珠寶設計大師之非凡創作

2017年5月30日,佳士得於香港舉行「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拍賣。在拍賣舉行前,佳士得曾分別與幾位設計師進行專訪,他們與大家分享了其設計靈感和創作過程,以及怎樣與珠寶結下不解之緣。

來自藝術世家的趙心綺,外祖父是台灣著名廟宇建築師,父親是雕刻家,她卻經母親鼓勵成為珠寶設計師。「我從祖父和父親傳承了建築學的三維視野和手工雕刻的超卓技藝,令我可以創作出有別傳統的作品。」

至於陳智安則從小跟隨父親到珠寶店,陪伴他為母親挑選精緻首飾,他如此形容: 「我覺得自己命中注定要成為珠寶設計師。」

王幼倫在加拿大完成學業後回港,透過一位親友邀請成為珠寶學徒。「我於那時候學習有關寶石的特質和顏色。由於找不到心儀的款式,於是我開始自行設計珠寶,然後陸續有朋友請我替他們設計珠寶,轉眼已過了25年。」

作為國際知名珠寶設計師,源源不絕的靈感成為重要的原動力,三位又從哪裡獲取靈感呢?

陳智安深受建築學和藝術啟發,旅遊時更不忘到美術館參觀。「藝術是一種靈感,而藝術亦融入了生活當中,一幅繪畫的顏色組合甚至裝飾藝術的圖案細節,都能成為設計元素。」王幼倫亦從來不乏靈感。「天空的美麗雲彩能激發我創作鑽石胸針的靈感,精巧的藍白色瓷器亦可啟發特別袖扣上的藍寶石色調。」王幼倫會在床邊放置一本記事簿,半夜醒來時把腦海中浮現的構思寫下,而她的品牌名字」Carnet」,在法語中正解作「小筆記」。

王幼倫形容佩戴Carnet珠寶的女士皆自信迷人,令人印象難忘。

對於趙心綺而言,旅遊、建築和文化都能刺激創作思維。「在創作和思考過程中,我會注意每一項細節,不會著急,因為我希望最終完成的是一件藝術品。」她亦不喜歡按照草圖創作,她會親手打造蠟模,隨心而發創作,令製成品更富生命力。

趙心綺的招牌人手打造蠟模技術,成功為作品帶來自由流動的效果。亮相今次春季拍賣的「彩色鑽石及鑽石胸針」,以羽毛為主題,從6,000顆鑽石挑選出1,000顆鑽石鑲嵌而成,其鈦框架僅重78克,等於兩個法式馬卡龍小圓餅的重量。另外一對「Snow Peas」耳墜, 更分別由29.49及26.81克拉哥倫比亞祖母綠鑲嵌而成,連同「鑽石、紅寶石及彩色鑽石戒指」,每件珍貴作品均能代表趙心綺的創作精髓。

趙心綺來自藝術世家,作品充滿建築和雕刻元素,極富立體感。

而王幼倫的創作過程則這樣展開:「構思好設計後,我便會嘗試不同的鑲嵌方法及寶石,令設計更生動。」她認為佩戴Carnet的女性皆自信迷人,令人印象難忘。「於設計珠寶時,我以展現和突出穿戴者的個性為目標,強調設計上的豐富幻想,透過作品重新詮釋大自然及不同形態的可能性。」

出自王幼倫手筆的每件作品都突顯了其設計視野,也體現了高級珠寶工匠的精湛技巧,如她特別為今次春季拍賣挑選的「彩色藍寶石及鑽石項鏈」、「彩鑽及鑽石胸針」以及「41.34克拉長方形彩棕黃色VS1鑽石戒指」,均將堅硬強韌的寶石變得柔軟、順滑和飄逸,猶如被賦予了生命。

陳智安的作品糅合傳統、現代和前衛風格,並以觀察寶石為創作過程的開始。

「我的創作過程由觀察寶石開始。」在創作過程中,陳智安嘗試把不同寶石融合於作品之內。「有些寶石懸浮半空時更吸引,有些需要以肌膚襯托,有些則要配合不同鑲嵌方法才能展現個中美態。」陳智安認為有兩種寶石份外迷人,「一種是帶點冷艷美感的寶石,於任何角度、由誰佩戴都很美。

另外一種是很有個性的寶石,每天看起來都不一樣,千變萬化。」陳智安的作品糅合傳統、現代和前衛風格,過往他曾收藏東南亞古董珠寶,此經驗亦為他帶來設計上的啟發。「這個經驗讓我領悟到設計可以很自由,而且充滿可能性,珠寶首飾不只得一種,我們應該突破常規。」

來源:佳士得

GIA、IGI及Gubelin認證寶石專家

小南

免責:本平台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圖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平台使用的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本平台聯繫,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以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石指南 的精彩文章:

佳士得:十件創造歷史、改變市場的珠寶拍品(下)
Cartier於新加坡舉行小型古董珠寶展「Cartier,Icon of Style」

TAG:寶石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