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北航藝術館展出「油畫的質感——大都美術館油畫藏品精選展」

北航藝術館展出「油畫的質感——大都美術館油畫藏品精選展」

12月5日,「油畫的質感——大都美術館油畫藏品精選展」開幕式在北航藝術館舉行。本次展覽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主辦,北航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和大都美術館共同承辦。

展覽共展出大都美術館館藏油畫精品近40幅,包括顏文梁、孫宗慰、沙耆、韋啟美、林崗、靳之林、羅爾純、全山石、聞立鵬、詹建俊、趙友萍、袁運甫、靳尚誼、朱乃正、陳鈞德、張祖英、陳衍寧、孫景波、俞曉夫、陳丹青、曹力、郭潤文、王沂東、周春芽、謝東明、朝戈、李士進、楊參軍、龐茂琨、忻東旺、申玲等30餘位現當代著名油畫家的作品精選。

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靳尚誼,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副院長、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張祖英,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大都美術館館長曹意強,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院長陳琦,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王穎生,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長董棟華,北京大都美術館副館長王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程基偉等嘉賓和領導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北航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蔡勁松主持。

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靳尚誼先生,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大都美術館館長曹意強,北航黨委副書記程基偉先後在開幕式上致辭,對本次展覽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充分肯定了展覽展出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學術價值,對油畫藏品精選展走進高校、走進北航,融入大學美育,深化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升師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做出的探索與努力給予了高度評價。

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靳尚誼先生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靳尚誼先生在致辭中說,北航是中國高校中少有的建立藝術館的一流理工科大學,這對美育的傳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今天,北航藝術館這樣的場所,在中國也屬於「新生事物」。靳先生充分肯定了大學建設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開展美育教育和文傳傳播的重要意義,並從國家文化建設、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等角度,強調藝術創作及審美傳播的價值及積極作用,希望更多優秀的藝術家、更多優秀的藝術精品進入大學校園,提高高校師生和公眾的審美素養。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大都美術館館長曹意強致辭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大都美術館館長曹意強在致辭中指出,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辦 「油畫的質感」主題展覽的意義,是為了體現「以藝術為靈感探究新的創造性教育途徑」的宗旨。他說,藝術不是科學的裝飾,而是科學發現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諾貝爾化學獎首位得主范特荷夫斷言:世上所有偉大的科學家幾乎都是藝術家,倘若不是畫家就是音樂家。我們不難從偉大的藝術家和科學家身上發現,藝術想像、視覺思維和科學實驗能力總是高度協作,正是藝術與科學的有機結合催生了他們的創造性成就。設計出人類第一架飛行器的萊奧納爾多·達芬奇是畫家與音樂家,而我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早年也受過繪畫與音樂的訓練,這不是歷史的巧合,而是科學創造的必然之路。很大程度,人類創造力源於藝術、科學與哲學的完美融合,一切科學發現都始於思想而終於藝術,藝術通過科學而贏得美譽,科學經由藝術而獲得永恆。學會欣賞藝術,不僅能改變、拓展我們觀看人與世界的方式,而且這種能力本身就是我們從事各個領域創造的必要條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程基偉致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程基偉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向長期支持和關心北航人文藝術素養教育的老藝術家們表示崇高的敬意。本次展覽,是中國百年油畫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為北航全校師生和社會公眾帶來一次精神的享受和美的體驗,同時也是學校落實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理念,提升師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一次重要實踐。希望北航藝術館與大都美術館繼續加強深層次合作,把更多藝術作品帶入學校,在美育教育方面探索新的路徑和模式,取得創新性、示範性成果。

北航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蔡勁松主持開幕式

此次展品曾在剛閉幕的中央黨校「中國百年油畫展」上亮相,均來自大都美術館館藏。大都美術館是國內首家系統地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國油畫的公益性機構。

展覽精選的作品格調典雅、風格鮮明、內涵豐富,是中國現當代油畫藝術作品的典範和代表,充分展現了中國油畫史的百年發展歷程和中國油畫獨特的美學特徵與藝術表達,凝聚著中國油畫各個發展階段的菁華,見證了中國社會的變革,承載著各個時期的觀念、情感和願景,詮釋著東方文化的精神內涵,給觀眾帶來強烈的心靈共振與情感共鳴。

從這些作品中,觀者可以感受到參展藝術家對民族文化的深刻認同,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沉熱愛,對美好觀者可從中領略油畫的質感之美——有的筆觸細膩、形體與色調過渡柔合,微妙之中閃爍著珠寶般的光澤;有的用筆敷色精簡,寥寥數筆,形體於色調中立顯;有的將不透明的厚塗亮色與薄塗透明暗部或陰影並置,強化其流暢感;有的採用高度控制的厚塗畫法,將粗獷與精細、稀薄與厚實的筆觸交錯疊加,形成深度的質感效果。

本次展覽從即日起免費向師生及社會公眾開放,持續至至12月20日結束。

尊敬的各位嘉賓,尊敬的北航領導、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想借「油畫的質感」開幕式致辭的機會,簡短地闡述下大都美術館的一個內涵宗旨,而今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辦的這個小型展覽的意義,也恰恰體現著這一宗旨,即:以藝術為靈感探究新的創造性教育途徑。

在本展前言的結尾,我提到了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萊奧納爾多·達芬奇,他的偉大不僅是創作了舉世聞名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不朽繪畫,而且開創了許多科學技術領域的研究,包括構想設計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飛行器和坦克模型。藝術與科學在他的身上完美合一,而繼他之後,凡改變人類世界科學圖景者,如哥白尼、加利略、牛頓、愛因斯坦,以及絕大部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都是這樣的人物。人類創造力源於藝術、科學與哲學的完美融合,可以說,一切科學發現都始於思想而終於藝術。誠如19世紀法國畫家、音樂家和自然科學史家瓦朗謝納所說:Art wins fame throughscience, and science is perpetuated through art[藝術通過科學而贏得美譽,科學經由藝術而獲得永恆]。

藝術不是科學的裝飾,而是科學發現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諾貝爾化學獎首位得主范特荷夫斷言:世上所有偉大的科學家幾乎都是藝術家,倘若不是畫家就是音樂家。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不斷呼籲中國教育必須將科學與藝術重新融合,就是出於和上述偉大的科學家們相似的體驗與認識:在藝術與科學人為分離的狀況下,大學無法建立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機制。藝術並非點綴,科學不是公式。我們不難從偉大的藝術家和科學家身上發現,藝術想像、視覺思維和科學實驗能力總是高度協作,正是藝術與科學的有機結合催生了他們的創造性成就。設計出人類第一架飛行器的萊奧納爾多·達芬奇是畫家與音樂家,而我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早年也受過繪畫與音樂的訓練,這不是歷史的巧合,而是科學創造的必然之路。

這就是今天在此校舉辦的小型油畫展的潛台詞:學會欣賞藝術,不僅能改變、拓展我們觀看人與世界的方式,而且這種能力本身就是我們從事各個領域創造的必要條件。

曹意強

2018年12月7日

《穿灰色裙子的姑娘》,張祖英,78cm×58cm,布面油畫,1987年

《工地指揮員》,趙友萍,98.5cm×78cm,布面油畫,1959年

《爽秋》,朱乃正,120cm×120.5cm,布面油畫,1983年

《杏花盛開》,王沂東,100cm×150cm,布面油畫,2007年

《人何處?》,申玲,100cm×100cm,布面油畫,2011年

《電話亭》,韋啟美,80cm×100cm,布面油畫,1984年

《紅燭》,聞立鵬,80cm×114cm,布面油畫,2005年

《鄉村生活·黃土高原》,謝東明,200cm×190cm,布面油畫,2006年

《江南漁童》,曹力,73cm×55cm,布面油畫,2007年

《蒼茫之岳》,朝戈,60.5cm×140cm,布面油畫,2010年

《早霧素秋》,陳鈞德,90cm×116cm,布面油畫,2011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藝術 的精彩文章:

《教父》里的人生觀:足以影響你的一生

TAG:人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