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易經:機會不等人,養成這3種行為習慣,抓住屬於你的機遇!

易經:機會不等人,養成這3種行為習慣,抓住屬於你的機遇!

《易經》豫卦,坤下震上,坤為順,震為動,順時而動,利建侯行師。

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四時不忒。

就是說,天地人三才的行動,都是遵守一定的規律,順時而動,則豫。

為人處世,順「時」就表現為,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就是抓住了機遇,而能成事。

很多人抱怨自己運氣不好,其實,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像24小時一樣,每個人都擁有24小時。關鍵是,你有沒有辨識機遇的眼光,有沒有掌握恰當的方法,機會不等人,養成這3種行為習慣,抓住屬於你的機遇!

1、時機未到,要等待。

《易經》豫卦,初六,鳴豫,凶。

初六,即在豫之初,這個時候就發鳴,大作動作,為凶。

簡單地說,就是時機未到,卻貿然行動,即使你付出很多努力,結局也幾乎是失敗的。

如何判定時機未到?就是你做一件事,特別吃力,感到特別不順,很少外界的幫助,就是時機未到。這個時候,需要忍耐,一邊繼續堅持,一邊等待,不能輕舉妄動。

一顆豆子,應該在春天發芽,如果沒有耐心,提前在冬天發芽了,那麼等待的結局,就是芽苗被凍死,無法存活。做事也是一樣的,要等時機。時機沒到,輕舉妄動,則付出心血,也難以成功。

2、時機來了,要試探,及時抓住。

《易經》豫卦,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

靜的時候,像石頭般,意志不受外界干擾。

動的時候,果斷出手,行動迅速,今天該做的事,絕不會等到第二天,不終日。

時機來的時候,是悄悄的,它不會大聲告訴你,我是機遇,快來抓住我呀。大多時候,它是你的一種直覺,你感到有希望,但又不確定,想試一試,但又有擔心。這就是時機。有的人能把握住時機,及時抓住;有的人不能,因為想太多,猶豫,出手晚,就錯過了。

3、時機過了,不後悔,等下一次。

《易經》豫卦,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有些人,後知後覺,機遇走了,才後悔。其實,與其把精力放在悔恨中,不如亡羊補牢,抓住下一次時機。因為條條大路通羅馬,那條路不通,這條路通,關鍵需要冷靜的心態,才能發現。沉溺在悔恨,自責中,就錯過了更多東西。

泰戈爾說,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了淚,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了。

謀事在人,成事在順時,抓住機遇的3個訣竅,要牢記!

抓住時機,關鍵時候,就那麼幾步。一個人如果能養成洞察時機的思維,和順時而動的行為習慣,那麼他就能抓住屬於自己的機遇。

每天學一點《易經》,這是解讀《易經》的第36篇文章。為方便讀者連貫閱讀,我盡量堅持每天更新,直到把《易經》解讀完為止。

PS:本文由易先生原創,從一個全新的視野,解讀疑難國學,傳承古老文化。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國學智慧:看一個人的品性,怎麼對待別人,將來就會怎麼對待你
《鬻子》:和道家老子一樣牛的人,說出了《易經》太極之轉化法則

TAG:煮酒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