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論語》名句點評之一

《論語》名句點評之一

《論語》是記載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經典,它所表述的孔子學說,對後世影響巨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標誌。《論語》是語錄體裁,簡單明了,意義深刻,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格言名句、成語很多都出自《論語》,今天開始,我們就重新學習《論語》,每天五句。

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點評:這個「說」就是喜悅的「悅」,高興的意思。如果我們問現在的學生,經常溫習會不會高興?他們肯定會說,不但不高興,反而會覺得很苦。難道這句話錯了嗎?沒錯。關鍵在「時」和「習」這兩個字上,做學問不是死讀書,光讀書那是書獃子,不是做學問。

「時」是長時間;「習」是實習、見習。這句話就是說,讀了書還要隨時隨地應用到實踐當中,這樣才能體會到做學問的樂趣。實踐出真知,光讀書本,你吸收不了多少,尤其是古人讀的都是經典,道理很深,常讀常新,必須能夠理論聯繫實際,在生活經驗中,在為人處事當中,才能體會出書上的道理,才會感覺樂趣無窮,才能把所學的道理變成自己的學問。

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點評:這個「朋友」,難道還和距離遠近有關係嗎?家裡天天來朋友,還得好好招待,不嫌麻煩就算不錯了,怎麼高興的起來呢?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理解錯了。

這句話的關鍵就是「遠方」這兩個字,這個遠方,指的不是空間上的距離,而是形容知己難得。你身邊的親人、朋友,可不一定就是你的知己,俗話說「自古聖賢皆寂寞」,像孔子這樣的人,那真正的知己就更少了,甚至一輩子都沒有一個。孔子一生不得志,他的學說,直到五百多年以後,到漢武帝的時候,才被重用,逐漸興旺起來。所以他才這麼說:如果能遇到一個知己,不是很快樂的事嗎?

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點評:這個「慍」,就是心中有怨恨之心,只是沒有發泄出來,但從臉色上還是可以看出來的。「不慍」就是一點怨恨的心都沒有,即使遇到艱難困苦,遭遇打擊,別人對不起自己,一輩子沒有人了解自己,也沒有一絲怨天尤人之心。其實孔子說這句話,就好似在說自己,在激勵自己,他十四年周遊列國而不得志,四處碰壁,沒有人肯重用他。就算這樣,自己也不能有一點抱怨之心,這才算是一個真正做學問的人。

四,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點評:仁孝是孔子學說的基本思想,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人的本分,是做學問的基礎。孝是根,學問是枝葉,沒有孝,你的學問都是假的,你那些枝葉都是沾上去的,稍微大點的風,就能給你吹下來了,不牢靠,經不起考驗。

五,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點評:「巧言」就是花言巧語,講起來頭頭是道;「令色」態度上看起來還很仁義,對人很友好。孔子說這種人的學問,一般都沒有真正做到「仁」的境界,都是假的,裝的。平常生活中,這種人我們也都見的很多,那些越是能說會道、無所不知的,看起來跟誰還都很近乎,其實就越不厚道、越虛偽,一般也沒什麼真實學問。所以我們做學問,就要虛心踏實,不能「巧言令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雜談 的精彩文章:

佛經中的「丈夫」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六度」?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