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TMAC Millennium 實戰測評:實戰、定位、情懷都尷尬,這雙千禧老麥適合誰?

TMAC Millennium 實戰測評:實戰、定位、情懷都尷尬,這雙千禧老麥適合誰?




很多朋友在我們開箱視頻的時候,就覺得馳哥,你怎麼這麼黑這雙鞋,不是顏值還可以嗎?




在這裡,可能有一個誤會,那就是你光看這雙鞋的話呢你會覺得還不錯。但是對我來說,當我看了原版T-Mac一代的那種速度感,可能就很難去接受在這樣一個升級版的身上的一些細節造型的改造。




同時,對比來說的話,耐克在致敬與改變上做的很漂亮,也間接提高了 我來看待這雙改造鞋的審美標準。

不是刻意去黑,我依舊是覺得很醜很廢。但是,這樣一個主觀的態度並不會影響我們對它的實戰體驗的態度。

不過,這雙鞋具體的上腳體驗說實話還是有些驚喜的。








首先,上腳初印象。




後掌的這塊Boost超軟,感覺比羅斯8都要軟那麼一點點,有點UB的那種感覺。平時壓馬路的話呢 感覺還是挺爽的,而且很能夠直觀的對比出來

千年老麥的後掌Boost,是顯是要比哈登3要厚實不少的。



所以哈登3身上存在的緩震極限低的問題,在這雙千年老麥的身上就得到一定的解決嗎?答案是,並沒有。








雖然Boost很厚,但是對於大體重的朋友們來說後掌落地的時候還是會出現震腳的情況。如果是比較關心後掌這一塊緩震的朋友來說呢,這雙千年老麥其實我們不是那麼推薦的。

即使它的後跟的Boost有所加厚 即使它的中底腳感很軟彈,但緩震極限 始終不是那麼夠的。這一點也希望大家能理解,那就是軟彈的腳感,不代表優秀的緩震。




第二個點,就是這塊不中看但卻挺中用的TPU的設計。




其實早在開箱的時候,我們就一直黑這樣一塊膏藥的一個防側翻的設計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BUT上腳之後,妥妥的真香。






由於鞋面材料的原因,這雙鞋和過去的皮面鞋一樣是比較容易出現褶皺的。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內側啊已經皺褶地相當明顯了,

但是外側地這塊區域正是因為TPU卡在了這樣一個恰到好處的位置。在腳面做彎折動作的時候,鞋面不會因鞋身扭曲而產生一個和內側這麼明顯的褶皺的情況避免了卡腳趾的一個現象發生。








同時,在防側翻的方面,這套操作還是一如既往的實用。

這一套的設計邏輯 我覺得在實用性的方面 還是很不錯的。但是,提出一點小小的建議,在這樣一個前提下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加的好看一點。








比如說像哈登3 比如說像CP11都是比較注重這樣一個區域的,但是他們的操作,可比千年老麥要帥的多。可能有人會覺得你是不是在抬杠?實戰效果好就好了是吧?但是個人認為,

涉及到工業設計方面來說呢,實現效果與好看是一樣重要的。比如要實現一個全面屏的手機,各大品牌有的就嘗試了劉海屏,有的就嘗試了水滴屏,這都是為了這樣一個結果。






接下來聊一下它的鞋面,這樣說吧整雙鞋子如果你站在一個商品的角度來看的話,你會發現你的1199塊錢全部都去買了這一塊Boost,因為它的鞋

面材料並不是很給力,質感較差,很容易出現褶皺。而且一旦皺褶就基本上是沒法恢復了,和如今主流的那種Flyknit 以及Primeknit鞋面相比呢,無論是鞋面的貼合度舒適度還是在激烈運動之後的還原度,真的不是一個量級的水平。

除了在外觀方面讓人很不爽以外,差勁的一個鞋面包裹也是這類鞋面材質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無論你鞋帶系的有多麼的緊,腳在鞋內的某些位置還是會出現一些空隙,無法和鞋面形成完美貼合的一個狀態。所以

整體鞋面的包裹表現呢,並不那麼地令人滿意,而且由於整體鞋面的包裹不佳做啟動蹬地等等動作的時候,後跟處也會存在一定不跟腳的現象。






在給出包裹結論前呢插一句嘴,那就是這雙千年老麥的尺碼是明顯地偏大的,

有意購買的小夥伴們建議是買小一碼或者是小半碼可能會更加合適一些。








鞋頭處這塊材料呢,很多朋友也在吐槽,像哈登一代。有一些朋友也在擔心說,這樣的材料會不會頂腳趾,或者說是產生一定的不適感?




在這裡給出結論,這一類問題都不會在這雙鞋身上出現。

整雙鞋的貼地感還是不錯的,對於喜愛突破或者變相的朋友們來說這樣的一個貼地感實戰起來還是很爽的。








再聊一下抓地表現,

十幾場的球賽下來基本上沒有出現過比較打滑的現象,像這一類比較常規的這種人字紋的外底實戰起來基本上都是穩得一匹。




總的來說,

這雙鞋的實戰表現並不是那麼的完美。

雖然有著軟彈舒適的腳感和不錯的貼地感和抓地,

但是較低的緩震極限,以及過於老舊單薄的鞋面

讓球鞋的包裹以及支撐都不是那麼適應於高強度的實戰。




原價1199的千年老麥,現階段市場價格在個900左右。而且後期貌似還會出現什麼22連勝的配色啊全明星鴛鴦配色之類的。

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們呢,建議可以再等一等好看的配色,不著急購買現在出的幾個配色,而且阿迪你懂的,還是那句話,這雙鞋,我相信後期會出現大折扣的。如果真的再等一等呢我覺得是不會錯的。








說它只值300塊錢還是有一點誇張,可能你是有機會五六百買到這款麥迪新鞋的。




對於那些大體重的,或者說是經常打高強度實戰的朋友而言,這雙鞋我是不太推薦的。而

對於那些有著麥迪情懷,而且喜歡像UB那種軟彈腳感的朋友們來說呢,打一打小對抗的比賽,我覺得還是值得一試的。




最後的最後,我們再來聊一下阿迪和耐克以及各大品牌都愛做的事情,那就是致敬與情懷。和十幾年前的產品相比,這款千年老麥雖然是有致敬前作的意思,在產品體驗上來說後者在某些方面,還是有一些比較明顯的進步的,但是在進步的過程中,你總會覺得,是不是好像缺了些什麼?


 




可能,你是以致敬的名義,就像AJ33致敬AJ3一樣,為大眾帶來一款搭載了新科技,又不忘保留元年細節設計的產品。

但是說實話,這樣的致敬,對於喜歡AJ3的朋友們來說,當他們看到AJ33時,是很難引起那種內心的共鳴的,很多設計,看似沒變,但從本質上來看,其實都變了。


 


這樣的致敬產品,說真的,我不太好去評價它,可能它真的比麥1更適合於實戰,可能它性能各方面的表現都要比麥1出色,但是站在致敬,以及情懷的角度上來看,給阿迪設計師一個不太成熟的建議啊,

與其說,大幅度在球鞋本身的造型上做加法,還不如思考一下,如何將Boost科技內置,僅僅在中底科技上進行改良,這樣既能夠提升性能,還能夠讓Tmac老粉買單。

Kobe 1 Protro不就是這樣做的嘛?說法上,在中底科技上進行了提升,卻又能夠讓很多像我一個有著Kobe1情懷的粉絲買了單。美滋滋啊。


 




現在這樣一件產品擺在我們面前,還有一個很尷尬的點在於,你本意是想要突出性能的,但是你和哈登3這雙旗艦款撞車了。中底配置一模一樣,而且千年老麥的Boost,整體還要比你哈登3身上的要厚一點,價格方面,千年老麥1199, 哈登3要1399,售價比你低,雖然我覺得這兩雙鞋顏值都不太行啊,

但細節設計方面麥迪還比你哈登3刻畫得精細,還有情懷加成,給人的感覺:你千年老麥就是處處針對我哈登3。


 




這樣的市場定位,沒有了差異化,人人都是相同的科技賣點,甚至出現的性能問題都基本相似,這對於阿迪本身來說,真的並不是件好事。


 




不過好在,現在像什麼NEXT LEVEL,Pro Vision這類產品登陸市場之後,阿迪終於有些要打翻身仗的意思了,開始有了新的市場營銷手段,也開始給產品創造出了讓人久違的期待感,或許明年的阿迪,會給我們一些特別的產品體驗,我們XCin呢,也會盡量在第一時間,給大家帶來這一類產品的開箱和實戰測評。




*部分素材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Cin 的精彩文章:

今日NBA球星上腳 小卡穿著「前任」送的鞋大殺四方
泡椒的PS X PG2.5 不走心但是帥

TAG:XC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