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十八:硯式盆景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十八:硯式盆景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十八:硯式盆景

花木君

硯式盆景並非傳統盆景的造型方式,而是近些年一些盆景藝人參展常見的創新形式。從樹樁造型上來說,並沒有跳出傳統窠臼,而是在整體構圖和布局上,進行了革新,是傳統山水盆景和樹石盆景的一種演變,是對水旱盆景的一種有益改進。

《海風吹拂五千年》賀淦蓀作品

水旱盆景是把山水盆景和樹木盆景有機地融為一體的一種盆景。其特點是在同一盆中,既堆山砌石,又栽種樹木,從而展現自然風光,從名山大川到小橋流水,從山林野趣到海島風光,題材多樣,造型多變,水旱盆景又分為江湖式、水畔式、溪澗式、島嶼式、綜合式等等。

而硯式盆景,主要是在傳統的水旱盆景造型的基礎上,對盆體進行革新,摒棄傳統的紫砂盆、陶盆等,在硯形片石上進行植樹造景,樹樁、石、土等渾然一體,風格清新自然,格局明快,令人賞心悅目。

硯式盆景的靈感源自硯台的工藝雕刻形式。精美硯台一般邊緣皆有山水樹木雕刻,中間凹下蓄積墨水,盆景藝人們於是就借鑒這種造型,將山水樹木盆景和硯台的形式相互結合,創新的開發出了一種新的盆景造型形式,那就是硯式盆景。

硯式盆景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淡化了盆體邊界

傳統的盆景,盆體的邊界明顯,規則而規整。而硯式盆景則打破常規,採用不規則片石,巧妙布局,構圖自然,片石既可以是大地,又可以是河流,還可以起到盆體的作用,似而無盆,實則有盆,使得樹木和盆體結合渾然一體,盆景更加貼近自然,視野更加開闊悠遠,更容易表現天地之間遼闊的自然景觀。

二、藝術渲染力更加突出

硯式盆景的造型方式,邊界感的消失或者淡化,使得盆景(山水和樹樁)的自然意味更加悠長,更加的詩情畫意,想像力得到擴展,猶如天馬行空,寥廓大地肆意馳騁,更容易體現「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的藝術意境,因而視覺衝擊力度更為強烈,藝術渲染力更為突出。

三、重點在於布局構圖

硯式盆景並未對傳統的盆景造型進行改變,尤其是樹樁盆景,還是以往的那些造型形式。關鍵在於對整體構圖的宏觀把握,硯式盆景的空間更為擴大,如何梳理樹木草石河流山川的主次關係,如何巧妙利用片石的紋理和形狀模擬自然,如何點綴布景畫龍點睛,就需要製作者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以及傳統美學的藝術修養,多學科的結合和融會貫通,才能製作出硯式盆景的精美作品。

四、缺點是不容易養護

硯式盆景是水旱盆景的演變,然而由於是在片石上栽種植景,水分很容易流失,養護不及時,或者水分補充不到位,樹木根系無法獲取持續的水分供應,很容易造成枯萎夭折。因此大多數硯式盆景,多為參展製作,平常養護實為不易。

五、關鍵在於先選好素材

硯式盆景,從片石的材質、形態,到樹木山石的選擇,都需要預先畫出草圖,然後才逐步進行。片石的選擇,多選擇不規則的天然風化石或者人工製作的片石,中間處理成凹陷狀,或者堆石成山,內部中空,以利於填土蓄水,養活樹木樁材。而樹木樁材的選擇,多選取已經初具成型的樹木盆景素材,以中小樁材為佳,一是更加突出「以小見大,縮龍成寸」的造景意境,再則是為了容易養護,不至於盆景只是為了參展展示,更多的是要長期留存。

硯式盆景,作為一種新的盆景布局形式,突破了以往的常規,從而使得盆景更加貼近自然,融合自然,返璞歸真,意境深遠,體現了人們和自然的和諧之美,是一種很好的盆景造型嘗試,值得推廣。製作硯式盆景的藝人近些年以蘇州張夷最為突出,文中插圖大多選自張夷作品。

2018-12-7易花得木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

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詩讖盤點:天意從來高難問
老布希的葬禮淚中帶笑讓人感動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