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5歲的「狗十三」,13歲的李玩,21歲的張雪迎

5歲的「狗十三」,13歲的李玩,21歲的張雪迎

昨日,高口碑電影《狗十三》終於迎來首映,這部遲到了5年的國產青春電影以8.5分的豆瓣評分提醒著我們:國產高口碑電影創作不易,上映更是艱難,我們是否該為這部5歲的電影補上一張遲到多年的電影票?

當然,這部電影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解壓商業大片,也沒有狗血青春片里激昂的生離死別,更沒有所謂的壞蛋大BOSS,只有國人看似平凡卻波瀾壯闊的真實青春,能讓每個成人洞見青春期的自己,每個父母看見孩子的殘酷成長。

故事的主角是13歲的青春期初一女生李玩,飾演李玩的是14歲的初中生張雪迎。距離拍攝已經時隔7年,她們的青春期為何依然能如此鮮活如此直抵人心?且聽張雪迎揭開7年前的那段「殘酷青春物語」。

殘酷青春物語·狗十三

在《狗十三》的某場首映現場,全場安靜得落針可聞,偶爾有窸窸窣窣的聲音,是觀眾尋找紙巾。不少沖著曹保平導演來觀影的觀眾,以為會看見一出強劇情的人性大片,卻猝不及防地被擊中了溫情的淚點。

於是所有看過電影的人開始感慨,原來這就是《狗十三》,曹保平果然是曹保平。是的,這部片子哪怕不是你的菜,也能讓你感同身受到不自覺代入其中,跟著故事裡的李玩一起經歷那場平凡人的成長陣痛,跟著她糾結、煩躁、怒氣沖沖,也跟著她壓抑、乖巧、沉默不語。

普普通通的初一女生李玩,和她那平平凡凡的青春期,為何能在如此廣泛的觀眾里引發共鳴?從影片的角度來說,一是因為故事足夠真實、細膩、有共性,二是因為李玩足夠鮮活、立體、接地氣。

當這部塵封已久的電影出現在大熒幕上,並收穫一眾好評時,飾演李玩的演員張雪迎感觸頗深,尤其是在首映現場親眼看到觀眾為之落淚、哽咽的畫面,讓張雪迎感同身受之餘久久難以忘記,「片子勾起了很多人青春時期的回憶,也有很多網友會分享自己的青春期親身經歷,當他們在電影的感染下,願意把自己私密的過往拿出來分享的時候,讓我觸動很大。但印象更深刻的還是面對面跟觀眾交流的時候,有的觀眾甚至抑制不住就落淚,哽咽了,因為電影一瞬間就將他們帶回青春期,其實當時我也很想哭,只能生生憋住。」

有人從電影里看到了青春期的苦悶,也有人從中看到了父母與子女各自的無奈,畢竟片中的父母固然有簡單粗暴的一面,但李玩的痛苦一半是因為自身的原因。拍攝時張雪迎與李玩一樣讀初中,如今上映時她卻已經是就讀中戲的大學生了,回看這部電影和角色,張雪迎有了不一樣的視角,「因為以前演的時候有些地方不太理解,現在回看時對很多細節理解更深,包括父母的表現,孩子不被理解的無助,都可以體會得到。」

在影片里,曾一度紓解了李玩青春期煩惱的「愛因斯坦」,成為故事裡的一大亮點。青春期的孩子,一半保留著不諳世事的天真,就像動物的本能一樣,另一半的自我意識卻伴隨著身體的發育而開始蘇醒。所以動物和孩子的組合總能觸動觀眾心裡最柔軟的那個區域。

影片里,父親為了哄李玩開心送來了一隻小奶狗,在陌生的環境里它亦步亦趨地黏著李玩,被吵得無法入睡的李玩為了安撫小狗,將手指伸進奶狗的嘴裡,讓它在吸吮間獲得安全感,這一幕瞬間感染了熒幕前的觀眾。據張雪迎回憶,影片中的狗原本是打算用拉布拉多,最後變成了可卡,「我本來就喜歡狗狗,剛開始有點害怕把手指頭伸進狗狗嘴裡,後來很快就不怕了,在手上沾滿狗糧,拍攝了那個場景。」

2013年,趙薇執導的青春片「致青春」大獲成功,「小時代」系列1和2也票房大賣,但同為青春片的《狗十三》無緣大熒幕,只能「曲線」面世;2014年大熒幕上《匆匆那年》《小時代3》等青春片熱熱鬧鬧上映,國產青春片與狗血開始掛鉤,而不狗血的《狗十三》獲得了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最佳影片獎和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還是沒有上映;當青春片被狗血盪盡口碑之後,2018年的大熒幕終於迎來了這部豆瓣8.5分的《狗十三》。

被網友調侃為殘酷青春物語的《狗十三》,或許沒有辦法憑藉一己之力扭轉國產青春片的審美風潮,但起碼它的上映,代表著國內的電影市場正在對這類片子敞開一扇窗戶。

孤獨·成長·李玩

《狗十三》是少女李玩的青春期全景片,從一登場的執拗而孤獨,到有了愛因斯坦陪伴後的平和,再到失去兩隻愛因斯坦之後的沉默溫順。儘管沒有大開大合的離奇劇情,這個小女孩的青春卻足夠波瀾壯闊,角色跨度之大,讓熒幕之外的觀者為之揪心。

在李玩每一次蛻變的節點,都有她歇斯底里的掙扎,而這種激烈的掙扎無疑極度考驗表演者的爆發力,14歲的張雪迎用超越年齡的表現力駕馭住了這些場景。當網友一面倒地稱讚張雪迎的演技時,張雪迎本人卻將這種爆發力歸結於角色與自己的貼合,「拍這種爆發場景我也沒有太多技巧,就是把自己帶入進去,想像自己就是角色,跟隨角色爆發的那一瞬間我覺得還挺霸氣的,不過,這種戲拍起來很累。」

在影片里第一次讓觀眾集體落淚的場景出現在愛因斯坦走丟,李玩在黑夜的街頭淚如雨下狂奔找狗,「這場戲拍了好幾天,導演帶著我們在安靜的夜裡滿大街跑,當時天氣開始偏涼,我穿著短袖,白天拍了情緒很激烈的戲,晚上又是各種跑找狗,身心都很累。我記得那天拍完找狗的戲緊接著就拍浴室那場戲,李玩被父親打了一頓,手上都是血,躲在衛生間哭,這兩場戲正好挨著,都是那種聲嘶力竭的場景,導演當時也擔心我的狀態,因為前面拍找狗那場戲的時候,幾乎把力氣都花完了。後來我堅持演下去,拍完之後導演還挺滿意的。」

在這部電影里,李玩的特寫無處不在。故事一開篇,鏡頭就聚焦在13歲李玩青春痘四起的稚嫩臉龐上,清澈的眼神一瞬間充斥熒幕,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青春期,「那個時候自己太小了,還沒有愛美的意識,每天起床了自己把頭髮一紮就出工,護膚品也不抹,現在去看才會覺得,啊,原來那個時候那麼丑……」

毫不遮掩臉上的痘痘,讓李玩真實而樸實,那張寫滿青春的臉上,每一個細微的表情都耐人尋味,這種微表情的殺傷力甚至不次於情緒飽滿的爆發場景,尤其是李玩第一次陪表姐約會,在滑冰場時挫敗的表情,眼神里的倔強、害怕和抗拒,瞬間立住了人物,讓觀眾牢牢記住了李玩的「個性」。

這些層次豐富的複雜微表情,對於經驗豐富的成熟演員來說都很難,對於當時也處於青春期的張雪迎來說也不例外,尤其是角色崩潰之後的剋制和收斂,對於人生經歷顯然並不豐富的小張雪迎來說,這樣的狀態太難拿捏,「很多時候李玩表面上看起來很冷靜,但內心已經是火山爆發的狀態,這種時候都是導演帶著我來找情緒,比如在拍之前,導演會在旁邊找一個沒有那麼多人的地方,帶著我吼幾聲,全部都爆發出來,喊出來之後的狀態趕緊拍下來。」

就這樣,在張雪迎強大的感悟力和導演的調教下,有血有肉的李玩誕生了。有人問張雪迎,如果現在重新演李玩,你覺得自己會表現得更好嗎?張雪迎一開始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後來一想,還真不一定,「仔細一想,那個時候的狀態是無可替代的,當時自己的狀態,做什麼都是對的,哪怕有一些小瑕疵,現在去演的話我可能會想呈現得更完美,顧慮的太多,呈現出來反而會變了味。」

天然的感受力,是曹保平導演當初千挑萬選之後選擇小張雪迎來飾演李玩的原因。青春期的張雪迎演活了青春期的李玩,對於角色和演員本人來說都是幸運的,她們成為彼此青春期最好的印記。

蛻變·乖巧·張雪迎

《狗十三》不僅僅是李玩的青春期,也是感同身受的觀眾的青春期,但卻並不是演員張雪迎的青春期。童星出道的她,在觀眾的視線里長大,從影視劇里的女兒、妹妹,成長為愛情故事裡的女主。

邂逅李玩之後,張雪迎對於表演第一次有了不一樣的認知,「李玩讓我學會了如何完整地飾演一個人物,此前出演的角色沒有這麼完整,也不需要捋清整個人物線,但這部電影不一樣,因為全部劇情都是圍繞李玩來展開,所以需要把劇本吃得更透,更加深入到角色里,把自己置身到角色里去生活。」

在張雪迎的表演成長過程中,進入大學是另一個重要節點。2016年,張雪迎以專業課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進入大學之後,張雪迎對於表演、對於演員這個職業有了不一樣的認知,「我現在的狀態是一邊學習一邊演戲,學校里學的理論知識,可以在演戲裡實踐。上大學以前覺得演戲就是情緒飽滿,把台詞說好,但是現在知道了演戲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有時候表演的一個細節就會註定了你的角色是不是成立,所以會更加尊重舞台,尊重這個職業。老師不僅僅教我們怎麼演戲,也會告訴我們很多職業背後做人的道理,我覺得演員必須是一個敏感善良的人,只有三觀正,傳達出來的角色才會正,哪怕你演的是一個反派,但是最初的東西不能變。」

在擅長的表演領域,一路成長中的張雪迎並沒有遇到難以逾越的挫折,但當多年作品積澱的關注度,讓觀眾對這個一路看著長大的演員提出了更高要求時,張雪迎就像電影中的李玩被迫接受第二隻「愛因斯坦」一樣,學會了沉默和壓抑。

當下的觀眾,一方面希望演員能純粹地鑽研演技,另一方面又不自覺地放大演員的一舉一動,在真相未明之前給出定位。21歲的張雪迎還未來得及恣意洒脫,先被潑了一盆冷水:一組她和秦俊傑共吃一碗胡辣湯的動圖被全網瘋傳,網友開始指責這位從小看著長大的童星「不懂分寸」。

洶湧而來的評論,讓張雪迎開始反思,一如電影結尾時李玩試圖去理解並接受這個社會的規則,並痛苦地吃下狗肉一樣。張雪迎也在這種理解中妥協,並變得和李玩一樣謹小慎微,乖巧沉默,「有時候我會想,演員這個職業要是沒有這個部分多好,但是你選擇做演員就要承受這個,誰讓你是公眾人物,這是很客觀的事情。從觀眾的角度來說,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有權力根據網上的一段文字或者一張照片,一個動圖來定位一個公眾人物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

但是,理解並不意味著解脫,網友的指責同樣會讓看似通透的張雪迎難受,「每次看到的當下會很難受,不舒服,因為我自己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被曲解的時候就覺得很憋屈,但是慢慢也就習慣了,自我調節的時候我就會想,這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我的生活還有演戲,還有工作,還有學習。」

不僅僅是演員這個職業,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也都在面臨職業帶來的利與弊,成年人的世界容不下自憐自艾,只要還有目標,心理自然能強大起來。對於張雪迎來說,做個好演員,是支撐她一路走來的信念,「我覺得好演員應該是那種,無論飾演什麼樣的角色都可以深入人心,還能賦予角色自己專屬的魅力。」

5歲的《狗十三》終於出現在了大熒幕上,回看彼時的李玩和曾經的自己,張雪迎說,「我覺得這種角色有一種魔力,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面看到自己,它能把你內心很久沒有觸碰到的地方打開,重新審視完之後,或許我們都能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linkage 的精彩文章:

2018網劇新人:「萌妻CP」實力霸榜,「彪悍少年」侯明昊未來可期
演藝圈女演員圖鑑:70後轉身製作,80後忙成勞模,90後抗起流量,00後大拼演技

TAG:Vlink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