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聯想超融合總裁朱策:邊緣計算落地醫療改革,解決患者分級診療實際需求

聯想超融合總裁朱策:邊緣計算落地醫療改革,解決患者分級診療實際需求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12月8日報道(文/王明雅、錢佳信)

12月8日,2018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在北京望京凱悅酒店隆重舉行,近百位知名資本大咖,獨角獸創始人、創業風雲人物及近千位投資人與創業者共聚「聚勢謀遠 創變未來——2018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

在本次峰會上,聯想超融合總裁朱策發表了《超融合邊緣計算與醫療改革》的主題演講。朱策介紹,超融合即一種標準的雲架構,利用軟體定義的能力,使一組企業級伺服器的CPU、內存和硬碟變成資源池,並在資源池上做虛擬化資源的劃分。「超融合的一個特點,是可以無限地擴展,」朱策補充道:「它的性能非常優異,因為對外訪問的帶寬隨著集群數量進行持續增加,且規模會非常簡單」。這也就意味著,在建立一個數據中心的時候,並不必計劃實際所需伺服器台數。

區別於傳統數據中心「小盒子」式的外觀,以Google、亞馬遜及阿里、百度等科技公司的X86伺服器為例,它的功能則是依靠軟體定義的方式實現,而聯想超融合即是利用後者的理念實現私有雲架構搭建。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則是「底層的軟體」。朱策介紹,隨著全球化和技術經驗的積累,以及開源社區的興起,全球化競爭讓大家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這也就意味著4-5年技術經驗積累擁有了底層技術以後,是可以給客戶提供這樣持續的服務的。」

演講中,朱策以聯想超融合技術落地醫療改革上為例進行了詳細闡述。以中心醫院能力帶動邊遠醫院能力進行分級診療,形成跟醫院的聯合體。普通患者可以通過分別在社區醫院、中心醫院等不同水平醫院進行診療,過程中信息的傳遞則直接通過一套信息系統。這種模式稱之為「醫共體」,聯想超融合提供該信息系統技術支持。

目前,聯想超融合已經完成山西省安澤縣的實際應用落地。以縣中心醫院為核心,改造原有IT系統,在四個節點機器上放置了十餘個業務系統,整合周邊11所鄉鎮衛生院,組建「安澤縣醫療集團」。聯想超融合支撐醫聯體所有信息系統。

「在未來整個計算力里,很多東西未必都在公有雲上,有些可能更在靠邊緣的地方。超融合和聯想私有雲架構恰恰能很好支撐這樣的業務應用場景。」朱策說道。

本次獵雲網CEO年度峰會由獵雲網主辦,銳視角、獵雲資本、AI星球、企業管家、獵雲財經、創頭條協辦。各行業創業者、投資人圍繞「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和時代堅韌的創業者」;「時至今日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創投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創業創新的版圖和格局如何變革,商業世界裡如何持續創新?」、「展望未來十年中國互聯網創投走向」四大板塊分享科技和產業前沿觀點,探討創新潮流趨勢、把握未來新方向。


以下是朱策演講全文,由獵雲網整理刪改:

朱策:超融合是雲計算當中一種比較標準化的架構,但其實讓大家是體驗不到的。

我們每天用手機APP,用電腦的各種軟體,但是連到後台的時候,那些後台程序跑在什麼地方,跑在雲上是怎麼運作的,可能就是我所做的業務。我盡量用一些形象化的例子跟大家說明這些東西,因為今天會講到雲計算,也會講到公有雲、私有雲,也會有今年最火的邊緣計算。

私有雲方面,可以看到這幾個大的技術流派,當然聯想也是其中之一。公有雲的話,國內基本從苦海已經變成血海,拼殺也是非常激烈的。全球的老大,AWS在推出自己公有雲業務的時候,基本上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要做一個純公有雲的公司。對於私有雲,它認為這一直是一個笑話。對於混合雲更認為是不可理喻的。這個故事一直講了很多年,直到上個月,它發布了自己混合雲的產品。是向市場低頭了,還是向用戶的需求低頭了?其實都不是,它是向整個產業的變化低頭了。可以看到最右邊有很多新興的邊緣計算的軟體,這樣的數社區,這樣的技術在不斷蓬勃發展。現在在整個底層計算能力來說應該最熱的就是在邊緣計算,還有霧計算這方面是新的機會。

什麼是邊緣計算?

可以看到,公有雲大概有這樣的順序:從雲計算,霧計算,邊緣計算。雲的規模越來越大看的話,它的規模變大了,它的成本是有優勢。但是計算力往邊緣移動,它的整個業務效率,還有它更貼近於業務。到底計算能力要放到雲端,還是放到邊緣?過去的答案似乎是亞馬遜所引導的,我的計算能力一定要放到雲端,所有東西都要上雲,號召企業說不要建自己的數據中心,建數據中心是一件荒謬的事。可是,到今天為止它自己也推出了這樣的產品。那是為什麼呢?因為隨著整個5G時代到來,隨著物聯網IoT設備的成熟,過去物聯網IoT給大家的概念,就是我這個空調原來用遙控器摁的,現在通過音箱語音遙控了。另外我們的電燈,我說開燈就能開燈了,這是物聯網,會給大家小玩意兒的感覺。但是5G時代到來的時候,整個物聯網將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未來使用的體驗,這些東西可能從現在看我們是想像不到的。所以,不論公有雲,私有雲,霧計算,還是邊緣計算,最終的話運算的能力會在各個地方來平均地分布。

這張圖的話,左邊來自於微軟,可以看到微軟一直在堅定在推它的混合雲架構。所以在微軟推混合雲的時候也提到了邊緣計算的時候,一定要把計算能力向邊緣去移動。右邊的話,是現在霧計算最大的一個開源社區,它提出來:在基於未來它不是一個簡單的集中的雲的中心,在不同的層級,都會有不同的計算能力的分布。所以從雲中心,到分散式中心,到邊緣,每個點都有這樣的一個計算能力。我上個月參加聯想創投年會,它也投了一家中科院公司,是做整個IoT晶元的高強度的邊緣計算。也就是說,我們很多採集來的數據,或者很多拿到的東西在IoT晶元本身就已經經過了很大的加工,然後再往雲端上傳。

講了這麼多大的趨勢,我們是做什麼的呢?

我們是做超融合的架構。超融合其實就是一種標準的雲的架構,我們是利用軟體定義的能力,使一組企業級伺服器的CPU、內存和硬碟變成資源池,在資源池上再做虛擬化各種資源的劃分。超融合的一個特點,就是它可以無限的擴展。我在建一個數據中心的時候不用計劃說買十台伺服器還是二十台,可能現在需要十台就賣十台,未來不夠的話水平去擴展就好。它的整個性能是非常優異的,因為它對外訪問的帶寬是隨著集群數量持續增加的。還有,它的整個規模會非常簡單。

這個技術從哪兒誕生的?其實也是從互聯網誕生的。大家可以看到傳統企業的數據中心,大家進去的話會看到一個一個不同樣子的小盒子,大盒子,然後長得奇形怪狀。但是如果去Google的數據中心,亞馬遜的,包括阿里在張北的、百度在陽泉的數據中心,可以看到標準的清一色的X86伺服器。所有的一切功能都是靠軟體定義的方式實現的。超融合也是利用這種理念去實現整個私有雲的架構。

聯想在裡頭做的事,就是底層的軟體,可以類比於雲時代的一個操作系統。因為我們如果往前倒20年,在1998年的時候,微軟發布了win98,中國有一個公司說跟它做一模一樣的,基本上大家會認為這個是笑話,你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但是現在時代不一樣,因為技術的積累,全球化,包括開源社區興起的話,使得全球化競爭大家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這也就意味著4-5年技術經驗積累擁有了底層技術以後,是可以給客戶提供這樣持續的服務的。

還有一點,我覺得我們的核心技術,作為中國公司一定要自己掌握,這也是我們致力於做的事情。

這些怎麼落地?首先給大家介紹一個名詞,叫醫供體,就是過去醫院一個一個都是單獨的。但是現在國家號召,說希望用中心醫院的能力去帶動邊遠醫院能力,做分級診療,能夠形成跟醫院的聯合體。這個聯合體一個是流程制度,一個國家的投資,還有就是整個信息系統要支持。

這是一個簡單的示意圖,可以看到一個患者可以通過他的社區醫院對他進行初級診療,一旦發現這個病在社區醫院治不了或者需要諮詢更遠程的中心醫院,就需要通過信息系統把信息傳遞過去。這也是我們國家在大力發展的。國家在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資金要往哪兒去?其實很大程度要往醫療行業去轉移。現在外資進入醫療行業基本是一個非常暢通的渠道,就是希望通過供給側改革,把過去說我建高樓大廈的能力變成給大家提供民生服務,提供醫療服務的新產能的機會。

這是我們實際做的一個案例,我們用聯想搭載了一套私有雲,支撐了山西省的一個縣來作為一個醫供體的一個變化。山西做醫供體在全國走在最前面,它試點的步子也是走得最快的。基本上它以縣的中醫院為核心,改造了原來所有的IT。可以看到四個節點機器上放了十幾個業務系統,然後整合了周圍大概11個鄉鎮的衛生院,組成了這樣一個醫療集團。對於基層,它能夠支撐基層衛生院日常信息系統的需要。在整個縣級的話,統一了幾個縣醫院和縣中醫院。對於省級大的醫院,能夠建立信息的分級診療這個非常通暢的渠道。也就是說在整個的未來的計算力里,很多東西未必都在大的公有雲上,有些可能更在靠邊緣的地方。超融合和聯想私有雲架構恰恰能很好支撐這樣的業務應用場景。

最後,順應時代,我們做一個雲的計算中心,以及邊緣計算中間的一個很好的橋樑。未來計算力是在整個生態體系當中均勻分布的。聯想超融合願意成為所有企業,所有政府,所有業務同仁的好幫手。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郭銘琪:蘋果將於明年一季度推出新款AirPods,具備無線充電功能
傳統車企混戰網約車市場,或呈現「1+n」市場格局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