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教育孩子「斤斤計較」與「溺兒」都不可取,都可能讓孩子走向極端

教育孩子「斤斤計較」與「溺兒」都不可取,都可能讓孩子走向極端

(這是「一同成長的粑粑」的第238篇原創文章。)

在家庭教育中,有兩種比較極端的愛:一種是嚴厲的「斤斤計較」型,一種是溫柔的「溺兒」型。

前不久,網上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新聞:三歲半寶寶可以在夜晚獨自上廁所;四歲可以獨自洗澡,可以在8分鐘內完成穿衣一系列動作……據這位「斤斤計較」型父親曬出自己的成果後,卻遭來了「寵兒族」的強烈「炮轟」,認為這些教育方式缺乏人情味。

據「斤斤計較」型父親說,雖然孩子才四歲,但他已經會說幾句英文了,而且在家庭中的小事,都是由自己做的。

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時候,「斤斤計較」型父親確實花費了不少的心思。比如:為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每次玩耍前,都會讓孩子看時鐘的長針在數字的哪個部位。如果孩子說了想玩到什麼時候,就要兌現自己的諾言,不能說話不算數;為了讓孩子學會收納,「斤斤計較」型父母和他玩起了「玩具回家」的遊戲:玩好一樣玩具就要送「玩具寶寶」回家,否則「玩具寶寶」就會迷路……

除了學習到良好的習慣,「斤斤計較」型父親認為:讓孩子體驗到來自父母的愛也十分重要。為了讓孩子體驗平等,每當有家庭聚會或飯局,都會帶上他,並且會鄭重地把他介紹給自己的朋友,從而讓他感受被重視和被認可。

由於「斤斤計較」型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獨特」,引來了不少父母的「炮轟」。有的父母說,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想法是沒錯!但做法過於苛刻,對一個4歲孩子來說,太沒有人情味了。

孩子的年齡還小,怎麼可以用成人的方式來對待呢!有的父母說,這位父親過於嚴格和自私,把孩子關進一個設定好的牢籠里,讓孩子無法自己做抉擇。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兩面性的,有人反對,就有人贊同。有的父母認為:真羨慕這位父親的教育方式,也羨慕這麼小的孩子就有了如此強的自理能力。有的父母心疼地說,也曾經嚴格要求過孩子,但是後來實在是不忍心……

一位家庭教育專家認為:先不說這位父親的育兒經是不是科學的、合理的,但這位父親能夠有這樣的「不寵愛」意識,就很難能可貴。從育兒角度來說,6歲之前養成的良好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幫助和影響。

而「溺兒族」的教育方式是什麼樣的呢?

高先生的兒子今年5歲了,但是與「斤斤計較」型父親的孩子相比,他的兒子的缺點就太多了,不僅是自理能力差,還懶散,不懂得為他人著想…

原來,由於一大家子的就這麼一個男孩,所以大家就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也因為這樣,兒子在家庭中地位總是高人一等,處處有特殊的照顧,比如:吃「獨食」,什麼好東西都讓他一人享用:家裡的大人可以不過生日,孩子就必須過生日,買大蛋糕,送禮物……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家裡就會來很多親戚朋友。接著,他們就會把孩子圍在中心,一再歡迎孩子表演節目,掌聲接連不斷。慢慢地,孩子就養成了「人來瘋」的習慣,不管家裡來了誰,都以自己為中心,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可能是家裡什麼都為孩子準備了,孩子也變得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而且在生活起居上很差勁:想睡的時候就睡,想吃的時候就吃……有的時候,非得要幾個大人求著他吃飯,他才會開尊口。如果大人們各顧各的,他就會生氣,摔碗筷,覺得沒人注意他,關心他…

等他稍大一些的時候,別說主動做家務了,就是自己的小襪子都不會洗。每次想要衝他發火的時候,他就會找家中的老人「求助」。

慢慢地,孩子變得膽小愛哭了——怕水、怕黑、怕摔跤、怕病痛。摔跤以後自己不會爬起來,非得要大人抱、哄才可以。

與「斤斤計較」型相比,「溺兒」型父母做的還是比較差的。當然了,父母們都是愛孩子的,尤其是現在的家庭中,獨生子女居多。但即便是這樣,父母們也不要過於寵愛孩子。從小讓孩子養成懶惰、壞脾氣、目中無人等壞習慣,這不是愛,而是在害孩子。

孩子養成什麼樣的習慣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習慣而已,而是邁向社會的一種生存手段。當然了,總體來說我們需要一個折中的方法,既不能像「斤斤計較」型父親那樣,讓孩子失去了童年應有的快樂。也不能像「溺兒」型父母,把孩子的所有一切都安排好了,讓孩子享福,讓自己受罪。

你認為做哪種類型的父母好呢?

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同成長的粑粑 的精彩文章:

父母教孩子學習語言,要少而精才能人腦,不能貪多圖廣雜亂學
孩子的懶惰是一種情緒,對付孩子的懶惰情緒,就要對症下藥

TAG:一同成長的粑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