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老外:古代中國為什麼很少建城堡?美國網民的解釋讓人倍感自豪

老外:古代中國為什麼很少建城堡?美國網民的解釋讓人倍感自豪

熟悉歐洲歷史的朋友,一定都聽過或者親眼見過「城堡」這種建築。作為中世紀的特有產物,城堡是古代歐洲貴族用來守衛自己領地的軍事堡壘,通常是用石材建造,異常堅固,儼然一個獨立小王國。

老外:古代中國為什麼很少建城堡?美國網民的解釋讓人倍感自豪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歐洲的城堡熱興起於公元1000年左右,當時的歐洲大陸可謂遍地都是領主和貴族們的城堡。也就在同一歷史時期,我國的宋朝也開始了大規模的營造。

不同的是,中世紀的歐洲人造的是城堡,而宋朝造的卻是堅固的城池。

在宋朝之前,我國古代的城池,包括秦長城在內,基本都是夯土結構,宋朝由於長期面臨著遼、西夏等軍事壓力,又沒有幽雲十六州天險,所以,宋朝建造城池逐步開始改用磚石結構。

老外:古代中國為什麼很少建城堡?美國網民的解釋讓人倍感自豪

那麼我國除了城池之外,有沒有城堡呢?也有。最著名的就是福建的土樓以及明朝的湘峪古堡,此外還有那個讓明英宗銘記一生的土木堡等等。

但是與歐洲遍地城堡的情況相比,我國的城堡在軍事防禦方面,實在算不上主流,更多時候,我們憑藉的是城池以及邊塞城牆的防禦。

老外:古代中國為什麼很少建城堡?美國網民的解釋讓人倍感自豪


那麼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很少建造城堡這種建築呢?一位老外就很好奇的將這個疑問拋了出來,引來一眾老外的解釋和討論。

接下來我們就節選一部分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

1、我認為是理念上的差異,歐洲講究個人主義,而中國人更傾向於集體主義。中國的文化,不允許建造用來保衛個人的防禦設施。

2、中國古代的城池其實擁有和城堡一樣的功能,只不過城池規模更大。

老外:古代中國為什麼很少建城堡?美國網民的解釋讓人倍感自豪

3、古代中國的戰鬥規模要大得多,每場戰鬥有3萬、4萬甚至8萬人並不稀奇,城堡在面對這種規模的戰鬥時,防禦力基本可以忽略。舉個例子:300斯巴達勇士,它們在面對中國人進攻時,撐不過1分鐘。(秦皇漢武註:3萬人的戰鬥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只能算小規模了)

4、城堡是中世紀的領土們擴張領地的工具,而在中國大多數朝代,財富都掌控在皇帝手中,而皇帝根本不需要靠城堡來保護自己的財富。

老外:古代中國為什麼很少建城堡?美國網民的解釋讓人倍感自豪

5、與中世紀的歐洲相比,中國已經統一了,他們要做的是防禦北方邊界的敵人,除此之外沒什麼要防禦的,這也是中國要修建長城的原因。


下面這兩位美國網民的回答讓人倍感自豪:

老外:古代中國為什麼很少建城堡?美國網民的解釋讓人倍感自豪

1、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要麼保護所有人,要麼所有人都不保護(秦皇漢武註:讓我想起了一個詞「生死與共」) 。

2、城堡其實是城市生活崩潰的象徵。而在中國,城市從來沒有像歐洲那樣真正崩潰過。從黃巾起義到隋朝崛起這段歷史時期,即使經歷了數百年分裂戰亂,但他們依然可以重建秩序,成為統一的文明,維持著團結。所以,古代中國的文明始終圍繞著城市,軍事行動也圍繞著城池展開。

老外:古代中國為什麼很少建城堡?美國網民的解釋讓人倍感自豪

最後這位美國網民的回答,讓我們感到自豪的同時,也說到了點子上。的確,城堡、城池表面上看是規模大小的差異,但背後折射的卻是大一統觀念。

與歐洲歷史上一盤散沙的城邦制相比,中國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終結了商周以來的城邦諸侯,成為了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並將這種觀念深入人心。所以,歐洲用城堡保護貴族家庭,而我們則用城池和長城保護所有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皇漢武 的精彩文章:

劉備:此戰我能贏嗎?相士:能,應驗後相士卻說:看來我得逃了

TAG:秦皇漢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