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精銳尚在名將猶存的明軍卻在土木堡慘敗,其實朱棣遷都已埋下禍根

精銳尚在名將猶存的明軍卻在土木堡慘敗,其實朱棣遷都已埋下禍根

土木堡之變發生時間大概是朱棣死後的20多年,估計明成祖朱棣沒想到自己的子孫會這麼不給自己長臉吧?按理說,當時的明軍精銳尚在,朱棣時期北征的名將也還有,比如張輔,那麼明軍怎麼會落得如此慘敗呢?

當時瓦剌犯邊,危及京畿,朝廷震動。一線已遠調西南東南作戰,二線作戰能力堪憂。御駕親征,確實可以鼓舞軍心,張輔等大批名將參加,也可以穩住軍心。這兩點都是做的不錯的。錯就錯在戰略意圖不明朗,戰略意志不堅定,戰術動作屢屢犯錯。和游牧民族作戰,必須穩紮穩打,英宗率疲弱之師只能以逸待勞。貿然出擊,三軍盡墨。只能明英宗說想效仿一下朱元璋和朱棣那種親征快感,可是軍事能力和對戰爭事態敏銳程度遠遠不足前兩者。

其實,從朱棣遷都北京就埋下了禍根。在南京朱元璋制定了多好的策略啊!內蒙一到防線,北京一道防線,黃河一道防線,長江一道防線。結果遷都北京了,本來當時北方經濟就不行了(這是個事實,不得不承認),全靠大運河輸血。征的錢糧一半損失在了路上,100的錢糧運到北京只剩50了!靠著50要養朝廷,賑災民養軍隊,防守長得不像話的國界線(首都就在國界線上你能不管),還要滿足皇帝的個人愛好享受。明朝的首輔和財政大臣真不是人乾的事。尤其是財政大臣(戶部尚書),能苦死。

本來這就是不懂戰爭的皇帝打的一場愚蠢的戰役,古代動輒好幾十萬人發動的征討戰爭其實絕大部分沒有好下場,原因很簡單,在古代生產力十分低下的情況下,動輒幾十萬人的軍隊恐怕都不需要對手上,自己就能被自己的後勤拖垮,而土木堡之變就是其中的典型。

而且明朝從洪武到成祖直至萬曆、崇禎,對將帥和軍隊的猜忌、防範、打壓使明軍逐步喪失了大兵團協同作戰的能力,一代不如一代,小規模的突襲、騷擾、埋伏都可以打得有模有樣,因為多數明軍指揮官平時就掌控到這個規模的部隊,自然也就干這個拿手。指揮萬人以上大兵團作戰的將帥就是鳳毛麟角了,到最後萬曆、崇禎年代的大部隊協同軍事行動戰績平平,甚至是敗多勝少,援朝戰和與後金作戰更是凸顯這一惡果。

以文制武,衛所制度不能鍛煉精兵,中後期衛所兵幾乎成了指揮使的私人農奴了,更加沒有戰鬥力,由此有引發一個問題,為了保證衛所兵戰鬥力又出現了家丁制,指揮使的親衛隊戰鬥力強,待遇好但是人數少 ,親衛隊打光了,軍隊就潰散了,說到底還是軍隊體制的問題。

土木堡之變可以說明朝文武相對地位改變的轉折點,雖然說出征倉促,準備未完備,但是跟隨的將領,基本都是勛貴宿將,能力上並不差,而且三大營的戰力真的很強,我個人覺得出現這種結果可能此時英宗好大喜功,可能亂指揮了,武將集團內部的爭功奪利。但是我始終覺得土木堡之變事件裡面滿滿的政治鬥爭。估計明英宗本來是想搞個武勛,文官,前期錦衣衛中期宦官三方制約的。土木堡之後武勛集團沒了,直接導致明朝朝廷權利嚴重失衡。到崇禎朝時宦官被直接拿下導致文官集團獨大和東林黨的不作為,以致最後的亡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塵封 的精彩文章:

北洋軍為何在袁世凱死後分裂?這一結構早已崩塌,袁世凱無能為力
什麼樣的地方能夠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必須要具備這3點!

TAG:歷史塵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