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青年馬克思是怎樣煉成的?》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舉行

《青年馬克思是怎樣煉成的?》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舉行

新書《青年馬克思是怎樣煉成的?》 薛剛/攝

2018年11月29日,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人民出版社讀書會主辦的《青年馬克思是怎樣煉成的?》新書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在清華大學舉行。《青年馬克思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以清華大學夏瑩教授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表的文章和喜馬拉雅App上的系列音頻「趣讀馬克思/10分鐘馬哲課」為藍本,是一部由公眾號文章集結而成的學術著作。該書以趣味性的問題為主線,其中貫穿了馬克思青年時代的詩作、小說、博士論文、政治評論以及未發表的手稿,通過「趣讀馬克思」這種活潑的形式,深化青年對馬克思主義尤其是作為青年的馬克思所思所想的認識。該書的內容和形式讓人耳目一新,有很強的時代感。

作者夏瑩介紹本書的創作情況 薛剛/攝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主任陳浩主持了座談會。在座談會上,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萬俊人首先致辭。該書作者清華大學長聘教授夏瑩介紹了本書的創作情況。人民出版社副編審曹歌介紹了該書出版情況。

萬俊人對青年學者夏瑩新書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賀,對她的拓展性研究成果給予充分肯定,並表達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學者進行拓展性研究的鼓勵和支持。夏瑩談到了本書創作的三個特點:一是私人化創作,即2018年適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她為紀念與馬克思的思想相戀而完成的小創意之作。二是語言風格輕鬆,每篇字數少,這是由於書中的文章最初是為適應微信閱讀而作。三是書的體量小,書中目前僅談到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止。人民出版社副編審曹歌認為,這雖然是一本小書,但背後承載的內容卻意義重大,它重新回顧了人類思想史的重要一章,回到青年馬克思那裡,以青年馬克思的形象作為切入點,介紹了青年馬克思思想的形成歷程,並深刻揭示出青年馬克思對於自己所處時代的反思。

在嘉賓發言環節,祝賀該書的出版。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鄒廣文、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程廣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文喜、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韓立新、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敬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羅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哲學研究》主編崔唯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趙義良、南開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時中、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哲學研究所所長吳冠軍、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藍江、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郗戈、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張曉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洪源等對該書鮮明的語言特色和寫作方式等做了精彩點評。

新書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上嘉賓發言環 薛剛/攝

注重學理性和趣味性的結合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鄒廣文表示,在如何讓哲學真正切入生活這個問題上,這本書做了比較好的嘗試。書中滲透出作者對現實和生活的理解。書中的語言乾淨時尚,又不失理論深度。體現出在思想中把握時代的哲學特質。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歷程與時代發展的層面,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程廣雲教授對該書作了點評。他說,80年代李達、艾思奇等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是為意識形態服務的研究,80年代以後學術化研究的傾向開始出現,比較注重文本、文獻研究,使馬克思的研究上升到一個有品位的學院派層次。而該書的特點在於,一是有學術公共化傾向,二是具有趣味性,能夠切入現實。

清華大學哲學系韓立新教授表示,該書的作者夏瑩教授很有才華,她的文字非常流暢,這本小書體現了她多年鑽研馬克思著作的專業性,並體現出她試圖用研究影響世界的理想。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敬東教授認為,該書以美的形式展示出理性與感性的結合,體現出作者20年與馬克思思想相戀的收穫。以藝術的風格去解讀馬克思,達到了一種美學高度。該書把宏大的敘事與微觀的透視巧妙結合在一起,用宏大的哲學史作為背景,達到寫作風格的收放自如。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羅騫說,該書以小書的形式解讀大的著作,作者的筆法明快、簡潔,鮮明地呈現出了哲學家馬克思的思想。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教授李慧娟談到,本書以哲學史問題為線索,具有很強的個人風格,體現出一種時代性探索。本書以馬克思的自由與解放、共產主義等問題為脈絡,展開了哲學批判的未來指向,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趣」字體現出鮮明特點,是一種公共化的新嘗試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文喜教授談到,該書的出版是功德滿滿的。新書在寫法上是「趣談」,夏瑩教授思想敏銳,這本因懷念馬克思而作的小書讓大眾讀者頗為受益,是一本「曲高和眾」的書。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所長崔唯航說,該書的關鍵詞「趣」字具有很高的審美地位。作者在寫作上有如下特點:一是有溫度,即滿含著作者的思考、體悟與想像力,這種有溫度的寫作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是在哲學公共化上道路上踏出的堅實一步。二是該書的公共化,是在哲學時代化上的新嘗試。

作為「萌友」(「激進戰線聯萌」公眾號創始人)之一的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藍江說,該書的趣讀是用一種新的方法言說馬克思。這本書的主題帶入性強,使讀者感同身受,用一般人能看得懂的方式來闡釋青年馬克思的思想。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郗戈教授談到,他對本書「趣」字的理解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相對於理論的嚴肅性而言,具有趣味性;二是「趣讀」本身體現了理論的青春化;三是「趣」字體現了超學科的特徵,這種趣讀的方式超越了學科的凝固化,它不局限於經典和專業學科化的問題;四是越界的趣味性,這種越界使思想更具時代性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曉萌教授說,她對本書有三個感受,一是本書充滿詩意的想像,用美學的話語闡釋哲學思想,有冒險衝出重圍的勇氣;二是本書將理性客觀敘事與個體寫作特點完美結合起來,三是公共化的表達與公眾化的建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楊洪源副研究員談到,本書首先具有暢銷書的特點。這個特點包括字數少、文字通俗與發行量大。其次,本書直面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公共化問題。怎樣通過思想去引領時代,後面的寫作可能更加困難。要處理公共化與通俗化的關係,通俗化是體現在語言形式上,但這並不意味著降低思想的深度。

新書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現場 薛剛/攝

與時代生活的對接,讓人耳目一新

鄒廣文進一步談到,該書給自己的最大感受是耳目一新。他認為,文本研究要與時代生活對接,文本研究要與價值關懷相結合,這本小書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趙義良教授對該書給予高度讚賞。他說,作者夏瑩教授以生活的態度去做學術,體現出她的學術擔當、學術追求與學術理想,比為職稱而寫作的論文更有意義。該書可讀性強,基於對思想史的把握,把可信的東西用可愛的方式表達出來。

南開大學哲學系王時中教授對該書深有感觸,他從本書的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談了自己的感受。從內容上看,本書是與馬克思內心精神的邂逅,是不為麵包,只為玫瑰的寫作。本書文字有感性有激情,這對改變馬克思研究教條化形象,推進展現馬克思哲學的魅力具有示範作用。二是該書的表達形式充滿靈氣,易於公共讀者閱讀。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吳冠軍教授作為作者的學術摯友,深知該書從微信公眾號走向著作的歷程。他認為,這體現出一種學術生產的新形式,體現出互聯網的鮮活一面,是思想生產、學術生產與時代發展的緊密結合。他還指出,該書體現了原生性的思想嘗試,以前所未有的探索進行思想展開,既不同於科研項目的方式,也不同於一般的商業模式。

首都師範大學黃志軍副教授說,該書的作者有靈性、有才華,與青年馬克思十分相似。她以有趣的方式呈現思想,表現出了學者的內在自我反思,既有對時代的關懷,也可以感受到學者自身的堅守與擔當。

全書篇章共分17個問題,涵蓋了馬克思思想中諸多核心概念。它以青年馬克思的著作原文為基礎,生動地描述了1844年之前馬克思思想的產生過程。它不僅是一部青年馬克思哲學的思想史,同時還是一部片段化的學術生平傳記,記述了哲學家馬克思兼具激情夢想與冷靜沉思的青春時光。

本書是一本圖文並茂的馬克思主義公共化理論讀物。本書的出版發行,起到了在新時代引導青年感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領悟馬克思主義時代力量的重要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發布:收入八篇前所未見的戰國佚籍
《國際經濟評論》2018年第6期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