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思維方式—1、黃金思維圈

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思維方式—1、黃金思維圈

成也是國內知名讀書達人,讀書無數,最多每年達到300本。關鍵是人家會知識整合,融匯貫通,不像你我,讀一本忘一本。而且還寫了一本暢銷書《好好讀書》。

這次國內線上著名知識分享平台《得知》邀請他長期合作,做一檔讀書分享節目《成也讀書》。

成也一陣激動,他這人除了讀書,最大的愛好就是分享、激勵他人。而且這種平台,不是普通人能上的,又有錢賺、又能擴大知名度,潛在好處無限。

激動之餘,他就開始思考,如何把這檔打造成功?

好在他讀書無數,他首先想到的是《思考,快與慢》(美:丹尼爾·卡尼曼)里提到的「黃金思維圈」。



一、黃金思維圈。

黃金思維圈,當然是和圈有關,這個圈有三層。

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思維方式—1、黃金思維圈


第一個層面是what層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們具體做的每一件事;第二個層面是how層面,也就是我們如何實現我們想要做的事情;第三個層面是why層面,也就是我們為什麼做這樣的事情。

大多數人思考問題,就像是右邊的那個箭頭,會思考做什麼,也就是從what的角度思考,很少有人會從how的角度思考,而站在why的角度思考的人就更少了。

比如,老闆讓我買一個鋼鑽,我拿了錢直接就去了,不會去思考為什麼買?但有人就會反思:為什麼老闆要買鋼鑽,他真的需要鋼鑽嗎?

深入思考後發現:原來老闆真正需要的只是牆上的孔,這樣才能輕鬆地把釘子釘到牆裡。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買個射釘槍不更好嗎?

營銷學的創始人萊維特說過一句話:

世界上並沒有商品這種東西,客戶要的只是通過這個商品而獲得的好處。

所以,如果你思考why,再思考how,這裡就有很多創新的機會。「what-how-why」是普通人的思考方式,「why-how-what」的思考方式,就叫「黃金思維圈」。



所以成也第一想到的是: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why)?確實要承認,節目只是形式,自己喜歡讀書、分享是關鍵;節目背後的價值鏈與自己是相通的。

這件事情怎麼成功(how)?用戶一旦不認可,這節目也就無法存在,所以不能只顧短期利益得失。

怎麼能使這節目更長久?這時成也突然想到了《系統思考》(美:丹尼斯·舍伍德)里提到的「系統思考」。

待續

註:文章復盤參考《好好學習》。

1812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