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敵兵團司令評價此人:胃口太大,違反兵家之道!自己卻成俘虜

敵兵團司令評價此人:胃口太大,違反兵家之道!自己卻成俘虜

在淮海大決戰前,解放軍一直有兩個思路,針對當時解放區已經日漸對野戰軍供給捉襟見肘的情況。要麼突出重圍,直入國民黨軍腹地尋求生機,要麼與之進行大決戰,取得徹底勝利。

毛澤東和粟裕都提出了各自的破壁方案,毛澤東的思路是要求粟裕帶領三個縱隊渡江南下,以期把戰場全面轉移到國民黨統治腹地,這樣可以減輕解放區的負擔。

粟裕卻以軍事家敏銳眼光,提出了就地打大殲滅戰的意見,這就是著名的「子養電」的內容,也是淮海戰役的雛形。

經過數次的思想碰撞,最終,一場大殲滅戰即將拉開帷幕。

戰略思路轉變的第一個結果,就是1948年6、7月間的睢杞戰役。

睢杞戰役是在中原地區展開的第一次大規模兵團作戰。

區壽年也成了最早被解放軍俘虜的國民黨軍兵團司令。

當時的區壽年兵團下轄整編72師和整編75師。

其實,這當中還有一個原因,區壽年兵團只有兩個整編師,規模不大,而且屬於雜牌性質,當時的國民黨軍事高層準備將區壽年兵團與胡璉兵團或者邱清泉兵團合併。

陳誠推薦胡璉合併區兵團,而杜聿明則推薦邱清泉合併區兵團。

到底並給誰?蔣介石有些舉棋不定。

恰好,區壽年兵團被粟裕指揮的華野和中野共九個縱隊包圍,此時,邱清泉從北邊過來救援,胡璉從南邊過來求援,意思是誰救援的漂亮區壽年兵團就歸誰。

粟裕早就料到這兩路人馬可能跑來湊熱鬧,於是命令華野部隊在杞縣擋住邱清泉,中野部隊在淮陽頂住胡璉。

邱清泉和胡璉都是國民黨軍中的頂級戰將,一時間,打得昏天黑地,華野和中野都傷亡慘重。

面對國民黨軍胡璉、邱清泉和黃百韜的圍攏,華野被迫撤圍,未能全殲區壽年兵團所轄之整編72師。

但是殲滅了兵團部和整編75師,生俘了區壽年及整75師師長沈橙年。

當時的華野6縱副司令員皮定均回憶:「此戰我們僅殺傷敵軍一個師,但是我們「仨兄弟」(華野1、4、6縱)都殘廢了。」

被俘的區壽年評價粟裕道:「胃口太大,違反了兵家之道!」

但是這場大殲滅戰,成了淮海戰役前了里程碑式的一場戰役,殲滅國民黨軍大兵團時機逐步成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釗說史 的精彩文章:

麥克阿瑟驕進之敵遭當頭一棒,彭德懷對三十八軍作戰不力大為惱火
王耀武要放棄濟南,蔣介石要死守,解放軍攻城打援戰術新發展

TAG:釗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