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關條約》原件,滿是屈辱,最後李鴻章和伊藤博文代表兩國簽字

《馬關條約》原件,滿是屈辱,最後李鴻章和伊藤博文代表兩國簽字

原標題:《馬關條約》原件,滿是屈辱,最後李鴻章和伊藤博文代表兩國簽字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後,逐漸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並開始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而此時大清王朝,在經歷了洋務運動這一迴光返照後,依舊死氣沉沉,吏治腐敗,整個國家搖搖欲墜。



1894年,中日兩國爆發了甲午戰爭,號稱當時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師一敗塗地,洋務運動徹底失敗。


1895年,日本強迫中國簽定《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以及其附屬島嶼,增設通商口岸,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日本數年的財政收入) 《馬關條約》是繼歐洲列強之後簽訂的最毒惡的條約!



慈禧太后派遣北洋大臣李鴻章前去日本參加談判簽約。在戰爭開始前,慈禧都是一個議和派,並不是說她預料到雙方實力的差距,而是她怕戰爭擾亂了她的過壽安排。



談判期間日本破譯了清政府的無線電,對清政府的底線了如指掌,深知清政府議和的態度,所以談判異常艱難。



然而就在談判期間,發生了一件日本人也未曾預料到的事情,李鴻章被日本激進分子持槍襲擊,差點喪命。李鴻章遇襲後裹著紗布參與談判,增加談判籌碼,日本人怕議和不成,將賠償減少一億兩白銀。



此時的日本國庫已經空虛,國內也爆發起義,他們也想儘快結束戰爭。


日本透過《馬關條約》從中國手中獲得了2.315億兩白銀(賠償軍費2億兩,贖遼費3000萬兩,威海衛守備費150萬兩),分8次償還,附有利息,實際上4次還清。按當時的匯率,這筆賠款相當於3億6000萬日元。



其中,百分之62.7被用作軍費,發展軍事,剩下被用於教育以及其他領域。



這一戰清政府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而日本卻借著戰爭賠款大力發展,成了世界列強之一。





















中方李鴻章、李經芳(李鴻章養子)簽字,日本伊藤博文簽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茶酒館 的精彩文章:

川軍抗戰老兵回憶當年台兒庄戰役的慘烈情景,做飯水裡都有血腥味
日本武士老照片:身材矮小,長相兇悍,最後一張像是來搞笑的

TAG:歷史茶酒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