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富二代接班指南: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中國富二代接班指南: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孟晚舟一度被視為任正非的接班人,華為長公主雖然不跟爸爸姓,但這絲毫不影響任正非對她的信任和寵愛。

孟晚舟進入華為是真正從基層開始干起的,像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那樣一進萬達就擔任董事,這不是任正非的風格。雖然是自己的女兒,但任正非要求孟晚舟不許搞特權,必須從基層一步步干起。這一點與同為商界領袖的董明珠前輩是一樣的,只不過董阿姨當年必須從基層銷售員做起,而孟晚舟卻是自己選擇一個較低的起點。

聰明人一般都不會太張揚,因為槍打出頭鳥。

剛進入華為時,孟晚舟從基層做起,行事低調,很少有人知道她與任正非的關係。

對這段經歷,孟晚舟自嘲「在華為打雜」。在題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內部文章中,孟晚舟曾回憶,最初的那幾年,她承擔了總機轉接和文件列印等工作,瑣碎且辛苦。「我是華為早年僅有的三個秘書之一。」

1997年,孟晚舟去華中理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學的是會計專業,一年半學成,進入華為的財務部門,真正開始在華為的職業生涯。

儘管一開始是從秘書、打雜的干起,但孟晚舟隨後歷任公司國際會計部總監、華為香港公司首席財務官、賬務管理部總裁。現任公司CFO、副董事長。

據2017年中國500強榜單數據顯示,華為的總營業額為6036億元,毫不誇張地說,這位任正飛的女兒孟晚舟掌管著華為6036億的財富。

但孟晚舟執掌的財務系統此前曾遭到任正非的公開批評。在華為內部員工溝通社區「心聲社區」,華為的財務系統被吐槽審批流程太複雜、財務人員經常設阻力等問題。因為吐槽人數眾多,還引起了任正非的關注。財務系統不僅受到任正非的苛責,他甚至毫不留情地以直接簽發並以總裁辦電子郵件的方式,發給華為董事會監事會和全體員工。

在郵件中,任正非批評道:「據我所知,這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不知從何時起,財務忘了自己的本職是為業務服務、為作戰服務,什麼時候變成了頤指氣使,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儘管任正非表示「華為不會走家族化企業道路」,並在2012年啟動了輪值 CEO 的制度,但業界依然猜測,孟晚舟或將成為公司接班人。

但孟晚舟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候選者。任正非的兒子,孟晚舟的哥哥任平也曾被推到「華為接班人」輿論的風口浪尖。加之,華為開始推行「輪值CEO」制度,後來任正非側面回應:「華為所有員工將集體決定公司的命運,怎麼可能由一個人決定這個事怎麼做呢?華為從創立那一天起,確立的路線就是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

與孟晚舟一樣早早就接手父輩基業的,還有碧桂園的楊惠妍。

1981年出生的楊惠妍,曾在2007年便問鼎中國富豪榜,當時25歲的她以1211.5億人民幣的資產奪得中國首富位置,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女富豪。在當時,她的資產是馬化騰、馬雲、李彥宏 資產總和的3倍!而且其公司碧桂園每天就能收入7.5個億,比馬化騰一點都不差。

楊惠妍從小就被父親寄予厚望,希望將來接收他的企業。所以從小,楊國強就帶著楊惠妍參加各種會議的旁聽,後來就把楊惠妍送到英國讀書了。

2005年楊惠妍學成歸來後就到碧桂園上班了,經過幾年成長後,2012年楊國強正式任命楊惠妍成為碧桂園的副主席,也就是說楊惠妍頂起了公司大部分業務。

2012年,楊惠妍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223位,中國大陸第八位;2013年,時隔5年,32歲的楊惠妍以510億的財富再次成為中國女首富;2018年胡潤百富榜2,以281億美元的資產排名第六。

楊國強其實不只有楊惠妍一個孩子,其實在楊國強的心目中,楊惠妍儘管算不上是天才,但是她品德很好,很勤奮,具備以後作為企業領導的很好的素質。因此,楊惠妍畢業加入公司那一年,楊國強將其持有的所有股權轉給她,培養楊惠妍為自己事業的接班人。

富二代當中有些人接班之後表現平平,但也有人讓父輩事業更上層樓。這之中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表現得很不錯。

宗馥莉,在繼承父親的產業後,仍然對自己相當的嚴格。社會對於這位富二代的評價基本上以肯定為主——嚴肅、利落、勤奮等等。她也是一位工作狂,將娃哈哈送入了一個新高度。

與其他的富豪相比,任正非、楊國強、宗慶後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的兒子和女兒都接受家族安排,願意子承父業。

還是有一些富二代是不願意接手父輩基業的,比如美的創始人何享健的獨子何劍峰。

何劍鋒從來不接受媒體採訪,一直以來亦極少在公開場合露面。有熟悉何劍鋒的人士表示,早年何劍鋒一直喜歡待在香港,而他的性格當中,或多或少遺傳了其父親的特色:低調、隱忍、不願拋頭露面。

「低調」的何劍鋒出生於1967年,與方洪波同年。1994年,當方洪波還在美的總裁辦工作的時候,何劍鋒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不過,何劍鋒的業務與投資總是離不開美的的身影。

何劍鋒最初於1994年在美的電器大本營順德成立了順德市現代實業公司,主要為美的貼牌生產電飯煲、火鍋、電磁爐、電熱水器等產品,隨後何劍鋒又成立多家與電器有關的公司。2002年,廣東盈峰集團有限公司註冊成立,何劍鋒掌控的企業開始進入集團化運作時代,形成了涵蓋風扇、電暖器、電飯煲等幾乎小家電全線產品的規模。

到了2003年,何劍鋒開始轉賣旗下資產變現。次年,何劍鋒將盈峰集團旗下的兩家公司賣給美的電器,套現近7000萬元,這成為何劍鋒商業生涯中一筆豐厚的原始積累。

之後,何劍鋒開始了一系列資本運作,2004年,美的集團和中山市佳域投資分別以每股4.28元收購ST上風(現為「上風高科」)2489萬股和2153萬股。而2006年股改前夕,ST上風的三大法人股東一致拋卻利益,將5000萬法人股分別以每股2.97元和4.28元轉讓給了盈峰集團。美的集團和中山佳域在投資ST上風,無一分錢收益,而何劍鋒則從中大賺一筆,這次交易曾一度讓外界質疑何享健的「父子運作」。

儘管何劍鋒沒有接手何享健的江山,美的進入職業經理人方洪波時代,但何劍鋒自己也開創了一片新天地。

像何劍鋒一樣不想接手家族業務的富二代其實也挺多的,最著名的就是萬達集團王健林家的王思聰。遲遲不想回萬達上班,拿著老爸給的5個億做投資,生生玩出了自己的一個天地。了不起!

很多富二代不想接班其實也是有原因的,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為什麼守業更難呢?因為我們第一代企業家,他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但是,我們民營企業內在的這個短板,內在的這個動力不足,積澱下來的內在的矛盾,同我們這個外在的宏觀形勢,越來越嚴峻的外部環境,兩個內外相互作用,使我們二代守業更加艱難。

財富傳承之方,古已有之,晉商、徽商中不乏成功綿延百年的大家望族,然而在中國經歷了社會文化斷層、經濟生態變遷之後,他們的經驗已無法直接取道。中國素有「富不過三代」之魔咒,今天你還是富二代但明天呢?

企業家真的是非常有危機感的群體了。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Web 的精彩文章:

三星Galaxy S10再曝光:將首發搭載12GB運存
拼多多App被蘋果商店下架?回應:技術Bug 將儘快上架

TAG:TechW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