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後的「海上吉普賽人」

最後的「海上吉普賽人」

首發:12月7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金紅

每天清晨,吃過早餐後,77歲的張髮結已經習慣從家散步去「上班」。在三亞邊海路上一個名叫「疍家人文化陳列館」的地方,開始他一天的工作,主要內容是向中外遊客講解疍家文化。

相隔七十多公里外的海南陵水縣新村鎮海燕村委會,74歲的郭世榮在自家二樓,一間不到15平方米的房間內,召集了8位疍家婦女,排練起了疍家人的歌曲——鹹水歌,引來了村裡不少人駐足觀看。

作為疍家人後代,張髮結和郭世榮都在儘力讓更多人了解他們和祖輩的生活方式。這是一個以海而生、以船為家,漂泊於海上,從不登上陸地的特殊族群,分布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區,他們也被稱之為「海上吉普賽人」。

海南陵水縣新村港上600多家疍家漁排星羅棋布,船不離水,人不離船是疍家人的真實寫照。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金紅攝

人不離船 逐船而居

進入11月,北方寒意已濃,海南陵水縣則艷陽高照,新村港上600多個疍家漁排星羅棋布,一間間紅頂小木屋散落在漁排上鱗次櫛比。遠遠望去,如同一座壯麗的水城。人們在小木屋裡吃喝拉撒,在漁船上養家糊口,有的漁排住戶還養了狗。

郭世榮的家族在這裡謀生已有5代之久。他整個童年時光都是在船上度過,直到15歲那年,他家才在港邊的沙灘上建起了高腳屋。在他的回憶中,兒時的住家船隻是簡單用木板釘成的。有的經過風吹浪打和鏽蝕,已經破敗不堪。除了是在水上,內部布置與陸上房屋並無二致,都有廚房、客廳、卧室和衛生間。

如今,漁排上一些人家仍延續了這一居住習慣。作為疍家後代,新村鎮海燕村委會主任楊明坤家就安在漁排上,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木屋內,廚具、風扇等傢具家電應有盡有。小木屋一側,被子衣服還有漁具堆得滿滿當當。

「孩子們已經住進了樓房,我偶爾過來住住。」今年57歲的楊明坤大部分時間在村委會的辦公室度過,但他仍懷念童年時光。出生在大海上的楊明坤說,老輩的疍家人吃住都在船上,常年過著漂泊的生活,飲食起居都在這片海域解決,人不離船、船不離海是疍家人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

楊明坤告訴記者,滿3歲後,長輩就要教孩子們游泳。為防止孩子跌落水中,在學會游泳之前,每一個孩子身上都一直綁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要麼在船上系著,要麼就緊捏在長輩的手裡。

到了上學的年紀,船上的孩子們也都上岸去上學。每天早晨,幾家的孩子聚在一條船上,由長輩搖櫓送到岸上。放學後又由小船接回住在船上。

同樣,出生在漁船上的郭世榮兒時的回憶更為深刻,家中共有11個兄妹,一家13口人擠在一條20多米長的木船上,生活非常不便。

狹小的空間並未影響郭世榮的成長。父母做了一個小木人形狀的玩具綁在郭世榮的身上。「小木人染上紅色,萬一孩子意外落水,父母能第一時間看到。」郭世榮回憶,「我們小時候都不穿鞋襪,光著腳踏波涉水。」

這是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下白石鎮下岐村正在施工的四棟居民新村樓,將安置最後100多戶船民上岸居住(2015年3月25日新華社記者魏培全 攝)。新華社發

以海為生 以魚為食

疍家人的起源學術界並無統一說法,分散記載於各類著作中。海南疍家人自秦漢時代從東南沿海遷徙而來,聚居在漁業資源豐富的海灣灘涂。海口港、鋪前港、昌化港、三亞港等港口,都曾生活著疍家人。目前,海南的疍家人仍超過1.2萬。

十幾歲就跟隨祖父和父親出海打魚的張髮結對兒時的記憶尤為深刻,如何看天氣行船,如何撒網捕魚,從小受到父輩們耳濡目染,等到他們十七八歲就可以獨立行船捕魚了。

那個時候,疍家人還沒有大船,駕駛著小船航行在大海上,憑勇氣和運氣。

椰林映影下,疍家人的精壯漢子結伴而行,組成船隊,在朝霞映紅海面時,揚起風帆,準備又一次出海捕撈。

這是張髮結腦海里經常浮現的畫面。就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造就了疍家人吃苦耐勞,不怕風吹雨打的頑強性格,練就了疍家男人劈波斬浪的本領。

在大海上漂泊了大半輩子的張髮結一直覺得命好,自己曾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張髮結說,疍家人最怕遇到颱風、暴雨等極端天氣,以前航行技術落後,絕大多數疍家人只能憑藉世代傳下來的潛捕技巧和航行路線圖在海上謀生。

張髮結回憶,30多歲時和父親駕駛小木船從榆林港附近出海捕魚,從上午到下午,打了近400斤魚,就在收網之際,天氣突變,他和父親駕駛的小船幾乎被風浪打翻,身上被吹得幾近赤裸。靠著頑強的意志力,父子倆在大海上堅持到了次日,才被同伴發現獲救。

類似的經歷在海南疍家人的記憶中並不少見,大海演繹著疍家人與風浪搏鬥的故事,大海也滋養著疍家人茁壯成長。

一灶、一壺開水,再將剛撈上岸的海魚、海蝦洗凈放入水中,加些鹽、姜,輔以蒜、醬油,這就是疍家人的一日三餐。

歌中作樂 婚禮「哭嫁」

辛勤勞作的疍家人,還有引以為傲的鹹水歌,也被稱之為疍家人的《詩經》。

「我們那個年代,疍家人一定會唱鹹水歌,不會唱的肯定是『啞巴』。」張髮結說。

「南海碧波滔滔,魚香飄過五洲,潮漲潮落,幾度秋,淘盡漁家幾多愁……」「祖宗漂流到海南,各種條件都困難,茅草蓋頂住水棚,舊時人叫疍家人……」每當夜色朦朧,華燈初上,在海風吹拂下,新村鎮海燕村委會靠近碼頭方向,總能聽到疍家人引吭高歌,歌聲中有幽怨,也有喜樂,還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郭世榮帶著8位婦女正在排練著祖輩們流傳下來的鹹水歌,準備參加新村鎮舉辦的鹹水歌大賽。

《水仙花》《漁家哥妹織網又唱歌》等鹹水歌,堪稱鹹水歌的經典,在年長的疍家人中幾乎家喻戶曉。「祖輩們沒有什麼文化,一邊打魚,一邊創作鹹水歌,這些流傳下來的鹹水歌,有些寫得太美妙了,讓人回味無窮。」郭世榮對祖輩們的生活智慧,發出嘖嘖稱嘆。

從1995年開始跟蹤拍攝海南疍家人的攝影師楊威勝在其紀實相冊《海南疍家人》中寫道:疍家人以從事捕撈業和水上運輸業為主,不僅與風浪相搏,為生計操勞,還曾忍受歧視和壓迫,以求生存。疍家人通過歌聲來宣洩,用以調劑生活,見人唱人,見物詠物,托物寄志,這是鹹水歌產生並得以傳唱的一個很重要因素。

由於沒有田地,以水為生,疍家還形成了一些有別於陸上社會的習俗,在舊時也因此受到陸居族群的排斥與歧視,由此也造就了疍家人在族群內部相互通婚的傳統。

張髮結、郭世榮老人便是如此,他們的妻子也都是疍家人。而他們的婚禮也在船上舉行,男方用小艇將女方接到男方船上,以大羅傘遮陰。

新娘出嫁前則有「哭嫁」習俗。新娘先「以唱代哭」向親朋好友回憶身世經歷表達感恩之情,動情之處便情不自禁哭出聲來。出於對家人的眷戀和不舍,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擔心,新娘會在「哭嫁」中告訴自己的弟妹要好好照顧父母長輩。女方的嬸嬸或嫂子也在哭聲中回勸新娘不要惦念娘家,嫁過去後要好好侍奉公婆和丈夫,過好自己的日子。

次日,新娘上船後,新人便開始拜祭祖宗和海神,以及一一跪拜家中的長輩,親手為長輩們獻上茶水。這期間,鹹水歌是少不了的。

除了婚禮祭司外,在每年休漁期結束後,疍家人要集體舉行隆重的祭海儀式,而端午節則是疍家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古疍家人相信龍王會在這一天顯聖。在祭海儀式上,有個核心人物叫「請公婆」(媽祖),這是疍家人對「附靈人」的稱呼,以此祈求出海平安。

郭世榮老人介紹,漁民以船為家,每次出海,要擇好吉日,膜拜「公婆」(媽祖)。吃魚的時候,第一筷不能先動魚頭,因為魚頭被視為龍頭、船頭,先吃魚頭就會把船毀了。吃完一條魚的一側後不能把另一側翻過來吃,否則就會翻船。

離海上岸 兩棲生活

隨著時代發展,獨具特色的疍家文化,逐漸被現代文明同化或逐漸消失。今年86歲的海南大學教授、《海南通史》作者周偉民說,疍家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新中國成立後,地方政府專門為疍家人建立了學校,疍家人的後代也陸續開始上岸接受教育。另一方面,疍家人捕撈水產已不能滿足自身需求,開始到沿海港灣進行販賣交易,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了變化。

一個顯著變化體現在疍家人的居所。從早年間以舟楫為家到沿海搭建的高腳樓,再到如今的兩層磚瓦結構小洋樓。

如今,三亞從一個小漁碼頭躍升為著名的國際化旅遊城市,城市面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耕海牧漁的疍家人也來到岸上謀生。

在海上漂泊了大半輩子的張髮結,在晃晃悠悠的漁船上總能很快進入夢鄉,就連來往大船發出的轟鳴聲也成為睡夢的搖籃曲。

登陸後,張髮結反而不習慣「腳踏實地」的生活。2010年,當地政府為疍家人安排了保障房,他住進去第一個晚上就失眠了。連續數月,張髮結都是往返木船和岸上,過著「兩棲」生活,後來才慢慢習慣陸上生活。

現在,在三亞市南邊海漁村,已經難覓小船的身影。幾艘零散的小船孤零零地停靠在岸邊,船主通常是年齡較大的長輩,照顧著孫輩,而孩子的父母則選擇去工廠或商場打工。「他們覺得打魚辛苦又沒前途,寧願去酒店做服務員。」張髮結感慨著說,「你這一路走來,看到有幾個90後在這裡打魚?」

越來越多的疍家人離開水面,成了新一代的「陸上疍家人」。陵水縣新村鎮的8000多疍家人,大多數已在岸上蓋樓。他們已經完全改變了往日以出海打魚為生的習俗,除了造大船捕撈、網箱養殖、海產品運銷外,隨著當地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疍家人開始創業或進企業工作。

「現在很少有人會唱鹹水歌了。」郭世榮無奈地說。雖然鹹水歌成功申報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文化傳承並不樂觀。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個族群,2015年,三亞市天涯區出資200多萬元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三亞市疍家人文化陳列館」,疍家人的生活習俗、打魚技藝、造船技術,在這裡都有介紹。

張髮結老人仍然堅持每天步行到陳列館「上班」,在向中外遊客講解時,他時常會說,「你們腳下的陳列館就是以前我們疍家人出海打魚的地方。」

下班後,張髮結步行回家,穿越南邊海路,老人的背影漸行漸遠,在高樓大廈的映襯下,老人的身影越來越小,最後變成一個點消失在遠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良田奇缺的山區農民都捨得用好地來種它,這種「巨草」到底有什麼能耐?
王陽明如何「破心中賊」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