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藍馳創投陳維廣:穿越周期的投資思考

藍馳創投陳維廣:穿越周期的投資思考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2月8日報道(文/周效敬)

12月8日,2018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在北京望京凱悅酒店隆重舉行,近百位知名資本大咖,獨角獸創始人、創業風雲人物及近千位投資人與創業者共聚「聚勢謀遠創變未來——2018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

在會上,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陳維廣受邀發表《穿越周期的投資思考》主題演講。據悉,陳維廣從事股權投資行業二十年,專註創新醫療、大數據/雲計算、AI、IOT等領域,個人累計投出趕集網、PPTV、瓜子二手車等百餘個項目。在本次演講中,陳維廣與各位創業者分享了他對穿越經濟周期的思考及建議。

對於如何穿越周期,陳維廣認為要回歸本源,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他對過去20年自己所投資的項目進行復盤得出一個結論,它也是矽谷的早期投資基因:第一是自律,第二是技術創新。

如果要創造穩定超額的回報,一定要高度自律。而自律反映在投資者身上體現在是否足夠敬畏市場:市場好的時候,是否能保持冷靜,控制投資節奏;市場變冷,又能否克服自己的悲觀和恐懼,堅持自己的判斷,敢於下注。

陳維廣表示,自律還需要堅持獨立思考,深入行業研究驅動的精準投資策略,堅持獨立判斷。「寒冬」的機遇和障礙,就如同硬幣的兩面,不用悲觀。

而在技術創新方面,陳維廣認為,要投資未來可帶來顯著效率或體驗提升的科技創新公司。藍馳創投在智能硬體面有很多積累,比如投資了智能電動汽車生產企業車和家。陳維廣表示,智能電動汽車不只是一輛車,它是手機之後的另一個智能終端。在接下來5~10年,中國有非常好的機會做出比歐美企業更好的智能電動汽車。

陳維廣認為,中國的投資機會在於存在巨大價值的新經濟領域。基礎設施是創新的必要條件。在中國,5G網路、雲計算、移動支付、物流體系/網路、高鐵網路、物聯網等基礎設施趨向成熟,為創新提供了支撐條件。

在歷經諸多周期之後,陳維廣對目前的投資形勢依然樂觀,他認為,最低點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投資機會,也是創業者開始積累資源、創造價值的機會。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自律和獨立思考的態度,這樣才能走到最後。


以下為演講實錄,經獵雲網刪改:

陳維廣: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們對跨越周期投資的一些思考。我個人從事VC投資已經有20年了。我有8年在美國,從2001年就開始看早期創業項目。2008年回國,在國內也做早期投資,我們在國內已經累計投了超過100個早期項目,包括趕集網、趣店等。在這個過程中,為我們的投資人創造很好的回報,也要感謝中國這十年經濟蓬勃發展。

當然,在這20年里我們也歷經很多周期:第一個周期,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2001年納斯達克到了最高點,5000多點,瞬間在幾周之內跌到1000多點。第二個周期,2008年的全球次貸危機。第三個周期,2012年,中國的IPO市場關閘,將近14個月沒有企業在A股上市。2014、2015年,尤其2015年,大家也應該有感受,就是所謂的「股災」。

在這20年來,每一個周期最低點的時候,藍馳都募了新的基金。歷經了這幾個周期後,我們學到什麼,有什麼新的收穫?這是我要同大家分享的。

對我們這20年所投項目復盤,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結論:第一,如果要創造穩定超額的回報,一定要有非常高的自律。而自律反映在你如何敬畏市場風險。從過去20年投資數據我們能看出,如果基金在好的時候投了很多項目,非常激進;不好的時候又投非常少的項目,這個時候你是大受影響的。只有那些持續保持固定投資節奏的基金,才能最後勝出。

說來很容易,做起來特別難,尤其在市場相對比較瘋狂時,大家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投資節奏。今年整個市場放慢很多,尤其是人民幣基金的市場。2018年人民幣基金募集規模同去年比掉了近80%。

除了募集的資金減少很多之外,投資人也相對變謹慎了,即使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項目,投資人也可能趨向於保守,這是一個市場的表現。雖然今年市場不太好,但藍馳還是持續保持穩定的投資,與往年一樣,投了近20個項目。

有幾個例子。趕集網是我2008年在國內投的第一個項目,那時的市場也特別低迷,創始人半年找不到錢。我投楊浩勇的時候,他還是非常感激的,覺得市場不好我還願意支持他。

2015年我們也投了一個項目,叫VIP陪練。他們做線上教鋼琴陪練,現在發展得非常好,積累四五十萬學生。2015年,他們融資時也有很多人質疑,一是當時市場不好,剛好發生了股災。二是大家覺得線上陪練鋼琴有市場嗎?這個和線上學英語有什麼不同?學英語應該是一個比較大的市場,所以有很多質疑。企業那時面臨非常大的融資挑戰。

更早一點,2004-2005年,我們在美國做投資時也投了一個項目。當時美國還處在互聯網泡沫破滅後的康復過程中,這個找我們募資的公司做了一個非常冷門的業務。這個公司叫Coupa,它的業務主要面對企業級市場,專門做採購的SaaS系統。那時沒有太多人理解什麼是SaaS。他們用了近一年時間也募不到錢。後來我們投了這家企業,它在2016年順利上市,現在公司市值已經超過40億美金。

所以,不管對創業者還是投資人,保持自律非常重要。投資人要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保持相對穩定的投資節奏。創業者也一樣,市場好的時候要管理好自己的現金流,別太激進,否則現金流會緊張。市場不好的時候也別太悲觀,總能找到了解你的投資人,看好你的創業項目的價值。

還有一點,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個也非常重要。當然,獨立思考的基礎是行業研究。作為投資人,我們要在行業研究上花時間。很多時候,我們在和創始人接觸之前,已經對他所處的行業、賽道做了相對比較深入的研究了,這也是藍馳多年堅持的事。

我相信,創始人也期望投資人能理解他做的事,理解他所處行業的規律。只有我們了解,我們投完之後才能給他帶來合適的資源,才能給他更好的支持。所以很多時候,一個項目能否創造價值和脫穎而出,除了創始人在執行方面要做好,投資人也要做足功課,了解創始人所做事情的價值。

我這裡有幾個例子:一個是青雲QingCloud。青雲是我們2012年投的雲計算項目,當時創始人也找了很多投資人。很多投資人說,既然有阿里雲,你為何還要做一個雲計算平台,怎麼會有市場呢?但我們還是決定投了,因為我們做了長時間的調研。

2012年,我們判斷中國會像美國一樣,企業不可能還停留在傳統的伺服器IT架構上面。使用傳統伺服器架構的過程中,企業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是,隨著業務增長,部署的伺服器跟不上。就算跟得上,很難確定業務是否會持續增長,還是會在某個時間節點增長放緩。可是在機房裡存了一大堆伺服器,這些伺服器如果沒被很好的應用,就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企業對雲計算有需求。通過雲計算平台,企業可以有彈性地調動IT資源,用多少付多少,相對可以控制成本。所以美國有這個趨勢,中國也一定會有這個趨勢。

既然有阿里雲了,為什麼還需要青雲呢?這就回到第二點。我們發現,很多中大型企業都有自己的傳統IT設施,它要遷移到雲計算,老系統跟新的雲計算平台必需要能更好地融合。在這種情況下,要提供更好的融合方案,一定需要一個對企業架構、IT架構有非常深理解的一個團隊。青雲團隊創業前在IBM已經做了十年的IT系統融合工作,所以我們覺得他在這方面有優勢。這家企業推出產品之後,短短几年把很多重要的金融客戶、保險客戶簽下來,就是因為他們在這方面有非常好的優勢。

因此,要獨立思考,足夠了解行業,你才能找到有價值的項目,同時也能幫助創始人把他的價值釋放出來。

除了自律、保持自己的投資節奏和獨立思考之外,還有沒有其他重要因素呢?我們覺得綜合這20年的數據,科技創新是非常重要的。

我這裡有一個納斯達克指數的故事。大家看這張圖,是納斯達克的整個曲線。故事要從1994年、1995年開始,因為1994、1995年出現了打開互聯網的創新——瀏覽器。當時第一款Mosaic瀏覽器出現了,這個瀏覽器打開了大家的想像力。忽然間大家知道互聯網這個好東西可以通過瀏覽器快速地開放給普通用戶,普通用戶不需要自己寫代碼,通過瀏覽器就能在網上快速找到信息。

還有後續互聯網的網路鋪設,所以納斯達克指數從幾百點上升到當年瘋狂的五千多點。後來整個市場過度激進,2000-2001年的時候我們在矽谷收到很多BP,都沒有實質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可是都拿互聯網概念來融資,所以催生了整個市場的泡沫,和之後的破滅。

可是為什麼納斯達克指數掉到1千點,後來又逐漸升到現在的七千點?很關鍵的原因是,泡沫過後,美國企業還是堅持科技創新,把科技創新應用到各行各業。所以很多好的企業、優秀的企業從2008年開始湧現,使得納斯達克指數持續從一兩千點上升到七千點,有非常好的科技創新的因子在驅動增長。

所以,如果要為投資人創造超額回報,創業公司要做大做強,要了解市場需求,還要有科技創新來支撐你的價值;同時,在科技創新的支持下持續地提高你的效率,改變生產關係。

反觀中國,我們對中國市場其實是非常樂觀的。為什麼?看這張圖,中國市場有一個趨向成熟的基礎設施。第一,雲計算網路,除了阿里雲,我們有青雲、騰訊等雲,不管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開始遷移到雲計算了。5G網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接下來幾年主要的城市都將實現5G網路覆蓋。這意味著我們的帶寬量會大幅提升,新應用也會出現。當然還有移動支付這樣的服務。

還有,這十年我們的電商蓬勃發展,造就了非常好的物流體系。雖然這個物流體系成本相對還比較高,但它的成本是逐年下降的。去美國亞馬遜下單,可能要等兩三天才能拿到商品。在國內,京東當天就能收到商品,我們的物流體系已經有非常大的優勢。

當然還有高鐵網路,美國人很羨慕我們。在美國,從三番市去南加州的公交火車服務跟我們高鐵服務比差很多。當然還有物聯網,我們的運營商其實已經在它們的鐵塔里鋪設了新的物聯網網路,像NB-IoT 等。所以,基礎設施是很多創新的必要條件,這個必要條件支撐這些創新。這是很多人忽視的地方。

咱們再說說接下來值得關注的科技創新有哪些?除了人工智慧,在硬體方面我們也有強大的積累,不管在人才還是製造的基礎設施方面,這個和美國比也有很大的優勢。早年我們在美國投了一些智能硬體項目,發現他們有很好的工程師,在設計方面有很棒的創意。但是在產品製造量產,滿足用戶需求方面比較弱。它們沒有強大的製造基礎設施。但是我們在深圳、東莞在這方面有非常好的積累。

看一下智能硬體,這裡不僅限於消費級智能硬體,也包括智能電動汽車,比如我們投資的車和家。接下來5~10年,中國有非常好的機會,彎道超車做出比歐美企業更好的智能電動汽車。我們認為,智能電動汽車不只是一輛車,它會是手機之後的另一個智能終端。

智能電動汽車用的是電池,它的零部件比傳統汽車少了很多,不會受制於傳統汽車的機械零部件知識產權等問題。目前,很多傳統汽車的控制技術都還在歐美企業手裡。電動汽車能讓我們規避這方面的一些局限。同時,又能充分利用中國這十幾年在互聯網方面的優勢,把智能軟體注入到電動汽車裡,把電動汽車變成手機之後的另一個終端。所以這個機會是非常巨大的。

另一個關鍵點是新的交互技術。為什麼蘋果會成為那麼偉大的企業?就是喬布斯做了一個非常聰明的選擇,他選擇了觸摸屏。觸摸屏把諾基亞顛覆了。諾基亞早期的成功是因為它相信如果能把語音做好,這個手機就一定是一個好的終端。它們同時還有一個觀念,就是手機一定要有鍵盤,如果做輸入,鍵盤做不了還可以用筆去輸入。在這樣的觀念指引下,當他們看到觸摸屏後沒有太在意觸摸屏的價值。所以喬布斯做對的地方,就是他發現觸摸屏是一個最好的交互技術。

接下來5~10年,大家一定會看到新的交互方式,比如語音識別、AR、VR等等。很多這方面的創業者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也都在尋找新的機會。一定有很多創新的技術,結合我們強大的基礎設施,打開一個新的局面、新的市場。

除了技術創新,另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是,我們想滿足什麼需求呢?創業者要把企業做大做強,就要了解需求。目前,中國市場的需求可以總結為兩方面,一個是消費升級,另一個是企業升級。

2008年剛回國時,我不了解,為什麼國內沒有好的企業服務領域的創業公司?美國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都被企業服務領域的公司佔領。可是在國內這類企業少之又少。創業公司其實也沒有花太多精力在那個方面,大家都在想下一個消費的需求。

十年後我的結論是什麼?我們的企業客戶過去掙錢比較容易,它可以利用人口紅利、低的人工成本,來創造收入和毛利。可是現在,這個情況轉變了。我們的人工成本某種程度上可能會比美國更高,政府對社保的管理也更嚴謹了。所以企業在成本方面面臨很大的挑戰。

第二,在管理方面,我們的企業不只關注國內某個區域市場了,它可能要快速複製到全國,甚至出海到世界各地去提供產品和服務。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再靠人,或一個Excel表來很好地管理團隊和供應鏈,企業一定需要通過創新技術和IT的方式來提升效率和利潤。

在這種壓力之下,我們的企業也更願意付費給這些做企業服務的創業公司。所以這也是我們比較關注的一個需求,一個市場。

今年,大家都在談產業互聯網。接下來5~10年,我所理解的產業互聯網,就是如何更好地通過技術去幫助企業升級。一定會有優秀的創業者能結合這幾點去創造萬億的市場。

我們對中國未來5~10年會有什麼判斷呢?

最近,我們面臨全球經濟摩擦的壓力,資本市場的壓力。可是我們有非常好的基礎,這些壓力其實能更好地推動創業者,去更好地利用創新的技術和創新的模式滿足新的需求。所以我還是非常樂觀的。

最後,回望過去二十年,我的感悟是:第一,市場最低點的時候其實是投資的最好時機,也是創業者積累資源、創造價值的好機會。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自律,保持獨立思考的態度,投入到創新技術,你才能最終走到最後。

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直擊人工智慧前沿,之江杯全球人工智慧大賽順利舉辦
奈雪の茶與喜茶公開互懟,宣戰恐怕還太早!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