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懷瑾老師:中華武士道的精神與處世哲學

南懷瑾老師:中華武士道的精神與處世哲學


南懷瑾老師:中華武士道的精神與處世哲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華武士道的精神與處世哲學

本文摘錄自 《列子臆說》

【公儀伯以力聞諸侯,堂溪公言之於周宣王,王備禮以聘之。公儀伯至,觀形,懦夫也。宣王心惑而疑曰:「女之力何如?」公儀伯曰:「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堪秋蟬之翼。」王作色曰:「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猶憾其弱;女折春螽之股,堪秋蟬之翼,而力聞天下,何也?」】

這一段非常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故事。「公儀伯以力聞諸侯」,春秋戰國時期,中央政權的力量已無法控制地方諸侯了。公儀伯是周朝中央政權的人,各諸侯都聽說公儀伯是個大力士。「堂溪公言之於周宣王」,他的朋友堂溪公把他推薦給周宣王,周宣王是周朝一個好的皇帝,周朝在宣王以後才慢慢開始變亂。宣王一聽有這樣一個勇士,「王備禮以聘之」,就以重金和最高的禮節聘請他來。

「公儀伯至」,公儀伯到了以後,皇帝一看請來的這位大力士,彎個腰,駝個背,大概比我還要瘦吧!「觀形,懦夫也」,外形看來像個懦夫。「宣王心惑而疑曰」,周宣王一看心裡懷疑了,怎麼是這個樣子啊?就問他,「女之力何如」,古書里「女」就是「汝」,通用字。我有一個學生國文系畢業,寫信給我,喜歡用古字,寫你也用這個「汝」,我說你是班門弄斧。其實不管古文、白話,寫通了就對,我所批評的是看完了信還不曉得你要講什麼,這就要了命了。「汝」、「女」、「爾」,都是「你」字的代表。......

周宣王問公儀伯,聽說你是大力士,你的力量究竟多大?「公儀伯曰: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這個公儀伯答覆得很妙,他說我的力量可以折斷春天的螽斯蟲的腿。螽斯蟲,類似蝗蟲、螳螂、蛛猛的小蟲。「堪秋蟬之翼」,秋天的知了快要死了,那個翅膀更薄,我也可以把它掐斷。這個大力士講的是真話哦!

我這裡插一個常講的故事。我們當年抗戰在四川時,喜歡看川戲,四川文人很多,所以有些戲的辭句真好,有哲學的味道。有一出川戲出來兩個山大王,大花臉,很威風,一看就曉得是英雄。第一個山大王出來了,口白報告,「小子的力量大如天,紙糊的燈籠打得穿」,第三句,「開箱的豆腐打得爛」,「打不爛……」這半句後,咚咚咚,鑼鼓喧天,「除非是豆腐乾」。然後這個英雄就進去了,你看這個多諷刺啊!古今中外,世界上的英雄,什麼叫做力量大、權力大?都是紙老虎,也不過如此,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大王出來了,唱道,「獨住深山悶悠悠」,佔山為寇,佔一個山頭住在那裡,自己很煩。「兩眼盯到貓兒頭」,四川人賣飯,一碗飯添得很高,高得冒出來,叫做貓兒頭。「若要孤家愁眉展」,當領袖都是稱孤道寡的,在山上做英雄,要怎麼才會快樂呢?「除非是豆花拌醬油」。這是個什麼意思啊?就是做英雄也好,做大人物也好,目的就是為了吃飯,被逼得沒有飯吃,走投無路,只好上山當大王、當土匪。

所以我常常說,從明朝那位狀元楊升庵以來,四川平民的文學非常發達,每個老百姓講話,那個文學的氣味都很幽默,經常看到抬轎子的,前面講話後面答應,記下來都是很好的文學。

我們把插進來的故事說完了,再看這個公儀伯答覆的話,就像川戲中山大王的力量一樣大,「開箱的豆腐打得爛,打不爛除非是豆腐乾」。原來天下聞名的大力士,力量只有那麼大。

「王作色曰」,周宣王一聽臉色變了,拿我們現在青年同學講的,就是臉都變綠了。「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兕,像犀牛,長一個角的,這一種珍奇的野獸現在很難得。他說我這些大將軍、勇士很多啊,他們的力量能夠活活地把犀牛、老虎這些野獸一抓就撕開了。「曳九牛之尾,猶憾其弱」,他說我的部下力量工夫這麼好的,一手能抓住九條牛的尾巴,九條牛都跑不動了,可是我還嫌他們不夠強。你是天下聞名的大力士,只能夠把小蟲的膀子折斷,原來那麼差,這是什麼道理?

【公儀伯長息退席,曰:「善哉!王之問也!臣敢以實對:臣之師有商丘子者,力無敵於天下,而六親不知,以未嘗用其力故也。臣以死事之,乃告臣曰:『人慾見其所不見,視人所不窺,欲得其所不得,修人所不為。故學眎者先見輿薪,學聽者先聞撞鐘。夫有易於內者無難於外;於外無難,故名不出其一家。』今臣之名聞於諸侯,是臣違師之教,顯臣之能者也。然則臣之名,不以負其力者也,以能用其力者也,不猶愈於負其力者乎?」】

這是個人生大哲學了。「公儀伯長息退席」,公儀伯嘆一口很長的氣,從席位站起來,退兩步。「曰:善哉!王之問也」,換句話說,這是倒過來的文字寫法,就是講周宣王,你問得太好了。「臣敢以實對」,「敢」是個謙虛之詞,他說現在我老實向你報告。

「臣之師有商丘子者」,他說我的老師叫做商丘子,「力無敵於天下,而六親不知」,他的武功最高,天下無敵手。雖然他有那麼高的武功,家裡最親的父母、妻子等通通不知道,為什麼呢?「以未嘗用其力故也」,因為一輩子沒有用過力量,也沒有打過人,也沒有殺過人。注意哦!這是中國文化、東方文化,這才是武士道的精神。

武是什麼道理?戈是武器,止戈為「武」。所以真正武功到了家,世界是太平的,這是中國文化的軍事哲學思想,武的目的是使世界上沒有戰爭,永遠過著太平的日子。因此中國功夫,所謂少林、武當,工夫學得最高的人,看起來好像一點工夫都沒有。過去我們練武功有幾個戒條,第一不打出家人,第二不打叫花子,第三不打老年人,第四不打女人。什麼原因啊?尊重社會上這些人,尤其尊重老太太,尊重出家人,尊重討飯的。因為人已經到了討飯的地步,你受他一點氣也沒有關係,他們是可憐人嘛!另一個原因是,這些人不出手則已,算不定一出手武功是天下最高的,所以動不得手。古代有個老太太專門練筷子,那個筷子一出去,被擊中的非死不可。古代還有些纏小腳的老太太,走起路來搖搖擺擺,腰啊、屁股都在扭,她的工夫就在屁股上,你一碰,她的屁股一甩,不曉得幾丈遠就出去了,因此也不敢隨便打。

所以武功雖學到了家,因為這些戒條,武功等於沒有用,手不能動嘛!因此學武功的人,指甲都留長了,要打人時看到長指甲,就不打了。學武的人戴上戒指,也就表示不打了。武功再高,人家打死你也不還手,當然他也不會被人家打死。

我還看到過一個老前輩,的確武功最高,而人家不曉得他有武功,尤其是內功,練到家了。太極拳是由武當內功長拳變化出來的,武當內功的長拳,腳踏在動搖的樓板上,一點聲音都沒有,這個叫內功。所以太極拳練得好的,在飯桌下面這麼一轉,或是站在四塊磚頭上,就可以打完一套拳,那才叫太極拳。現在打的拳,我叫它是搖滾太極拳,已經不成話了。

他說我的老師武功是這樣高明,「臣以死事之」,所以我拜他為師,一輩子跟定了他,他要我死都可以。「乃告臣曰」,因為對他太忠心了,他叫我做什麼都可以,所以得到老師的認可,才告訴我一個學武功的原則。要記住,這也就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原則。

「人慾見其所不見,視人所不窺」,我的老師說一般人的心理,都想做到別人看不見而自己看得見。尤其你們打坐想學神通,想閉著眼睛三個電視台都能看到,過去、未來什麼事情都想知道。更要看看七月半究竟有沒有鬼,要是真看到鬼,恐怕嚇得發瘋了。「欲得其所不得」,想得到別人都得不到的東西。所以為什麼大家來學道啊?因為聽說會學得很高明,就盲目來禪堂受罪,這就是受「欲得其所不得」這個慾望的驅使。「修人所不為」,想修養到一般人做不到的,這是人類的通病。

上面這四句話,把所有古今中外人的心理都說完了。下面他說既然你想要做到這樣,見人所不見,可以啊,先要練。怎麼練?「故學眎者先見輿薪」,要眼睛練到有天眼通,所謂要透視,有第三眼,你先要看一大堆柴薪堆在那裡。孟子也講過,一般人,尤其是眼睛快要壞了的人,「見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一點點小東西都看得很清楚,一大堆木柴堆在那裡卻看不見。我們普通人的心理也是這樣,小地方之聰明啊、計算啊,上市場買菜,最後都要搶兩根回來,才覺得佔了便宜。其實賣的人曉得你這個毛病,早就把價錢加在菜裡頭了,可是人都是這樣啊,貪小便宜。

所以要想了解最細小的地方,你要先了解大的。「學聽者先聞撞鐘」,想學到天耳通,在台北這裡打坐,想要把高雄的事情都聽得清楚的話,要先聽打鐘的聲音。街上的噪音吵得不得了,你到那裡去靜坐,最後練到所有噪音都聽不見了,就是工夫練到了。在最亮的地方,各種顏色照進你眼睛裡,而眼睛不受妨礙,你這個眼睛就練出工夫了。

「夫有易於內者無難於外」,所以最高的修養在於內心,不是在外面的東西,因為眼睛、耳朵、身體機能都好辦,就是自己的思想與觀念最難以克服。如果人能夠克服了自己的思想與觀念,工夫就差不多成就了。內在做到了這樣的話,「無難於外」,發出去的外用工夫自然就到了。所以學拳練工夫,在電視上看到那些外國人的表演,噼里啪啦,那個皮肉打得越響,放心,越打不傷的,貼一點膏藥就好了;真打到身上沒有聲音時,內臟受傷了,回去可能命就沒了。所以真正練內功的,是內養到家了,武功也到家了,對外面一切的障礙、一切的困難也不在意了。真的,我過去看見這些武功很高的老前輩,脾氣好得很,隨便怎麼開玩笑,他們也不生氣。

我曾在我的家鄉看到一個內功很高的老先生,一臉白鬍子,白頭髮,在河邊釣魚,他蹲在那裡,兩腳大趾頭在河邊踏住。那邊碼頭上做工的人,從前都拿兩個長棍,抬東西用的。有三四個年輕人拿著長棍,想要從他背後一捅,把他捅到河裡去。快要到他邊上時,他頭都沒有回,一把抓住那個棍子,向前一甩,這四個青年都被摔到河裡去了。他還在那裡說,唉!你們怎麼開這個玩笑?我還以為我釣到了大魚呢!他不動聲色,也不生氣,看見這兒個人從水中爬上來,只說「年輕人,不要開玩笑啊」,也不罵他們,修養到了這個程度。

「故名不出其一家」,他說我師父有那麼高的武功,那麼大的力氣,連家裡的人都不知道,這就叫高手。「今臣之名聞於諸侯,是臣違師之教,顯臣之能者也」,他說我出來以後,天下有大名,都說我力氣大,武功高,這違背了老師的教訓,在外面出風頭,不是一個學武人該有的修養。

「然則臣之名,不以負其力者也」,但是,我這個天下第一不是假的,有這個名就有這個實。「以能用其力者也」,這就是武功的哲學了,也就是軍事、政治最高的指揮哲學。武功到家了,可以通最高的軍事謀略學。他說我的大力氣是善於用力,不是被力所用。如果生氣了,臉紅起來,氣呼呼的一拳打出去,打到哪裡去了都不知道,這個是被力所用。他能把知了翅膀摘下來,把手裡一張紙一甩出去就是武器,可以殺人,這叫善於用其力者也,是知道重點在哪裡。「不猶愈於負其力者乎」,因為善於應用其力,真的武功學到了,雖然只隔一件衣服也不會被人打傷。有些女同學說,學個武功,上街就可以防身。我說你們女孩子自然有防身之道,用指甲一抓,對方一痛就跪下了,這不是防身之道嗎?不過,這是外行用的武功。

這一段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哲學,其中有很多的道理。《仲尼》這一篇,是講修道,是講為人處世之道,把入世之道了解了,才能談出世的最高成就。不過真的出世也是在入世中出世,這是常道。不懂這個,光以為逃避一切去打坐才是修道,那是最初步的,還不能用。佛學裡叫做小乘。大乘是入世的,所以這一篇是講人生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濕非一病、百病兼之!
養生文化:冬季哪些部位不能凍,看看這份「冬藏」指南~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