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加官進爵,這名軍官給了日軍侵華一個「合理」的借口

為了加官進爵,這名軍官給了日軍侵華一個「合理」的借口

他是盧溝橋事變的日軍總指揮,打響了侵華戰爭第一槍;他是個極度殘酷的司令官,逼迫自己的部下在沒有後勤保證的情況下翻山越嶺作戰,結果導致5萬多部下因飢餓而喪命;他為了推卸自己的責任,一口氣撤了三位師團長,並在部下的葬禮上發放小冊子為自己的罪行辯護......

倖存下來的部下憤怒的稱其為「鬼畜」,並為他作了一手歌:「牟田口閣下喜歡的東西:一是勳章、二是女人、三是新聞記者」。此人就是原日軍第15軍中將司令官牟田口廉也。

從1936年開始,日軍就不間斷地向華北增兵。到1937年,日軍已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包圍了北平。1937年6月起,華北局勢愈發緊張危急,駐紮在北平丰台的日本華北駐屯軍,更是頻繁地在盧溝橋附近地區進行軍事演習。

盧溝橋位於北平城西南約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連接北平與中原地區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兵家必爭之地。此時,侵華日軍一旦佔領盧溝橋,北平就是一座死城,而宛平城就是保衛北京城的重要堡壘。

1937年7月7日22時40分左右,日軍正在進行演習的時候,日軍兵營內操場的方向突然傳來了實彈射擊的槍聲,日軍中隊長清水節郎大尉立刻命令原本分散的士兵集合,在點名的時候,發現一個剛入伍的年輕士兵志村菊次郎不見了。當時年僅20歲的志村菊次郎,不會意識到就在自己入伍僅僅四個月的時候,居然成了引燃日軍全面侵華導火索上的那束火花。

志村菊次郎,因腹瀉暫時離隊,不久即歸隊。但日軍要求進入宛平城進行「搜查」,被宛平城守城官兵拒絕。於是牟田口下令日軍向中國軍隊進攻,挑起了「七七」事變。

後來,他在回憶「七七」事變時,更是直言不諱地宣稱:「要說起來的話,是我的責任。因為在盧溝橋射擊第一顆子彈引起戰爭的就是我。我挑起了盧溝橋事件,後來事件進一步擴大,導致盧溝橋事變。」

由於牟田口在盧溝橋的「出色」表現,他由大佐被晉陞為少將。

世界上最焦慮的一群人是什麼人?就是那些從小就被認為是精英但是卻又不夠精英、自認為沒有足夠成就的人。牟田口廉也從小就自認精英,一路上走的也是精英道路,可是當進入陸大然後畢業之後,他的路和其他「進士」們相比,就未免有些過於平凡了。

石原莞爾這種異數很嚇人,他是陸大30期畢業,比牟田口這種29期的升遷還快,1934年就成為了大佐,並且在1935年成為了陸軍參謀本部作戰課長,他是陸軍內部的耀眼明星——要知道牟田口直到1936年也才只是大佐,而且一直都沒有擔當過很高的官位。

事實上,牟田口廉也心裡十分清楚日本政府及軍部並不滿足於只侵佔東北三省,對中國全境早已是覬覦已久,只是苦於缺乏一個「合適」的借口。所以,當7月7日晚間,日軍演習部隊出現失蹤士兵的消息傳來,牟田口廉也興奮異常,因為這對於已經49歲的他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加官進爵的機會。

事後,正如牟田口廉也所期待,因為他打響了全面侵華戰爭的第一槍,被授與金鷹三級勳章,並晉陞少將軍銜。

可歌可泣的是駐防在盧溝橋一帶的29軍,他們原是西北軍馮玉祥的舊部。這支部隊擅長刀術,每個戰士都身背一口大刀。每當日寇接近陣地時,戰士們就躍出戰壕,掄刀同敵人搏鬥。日本軍隊集中火力連續猛攻盧溝橋石橋和平漢路鐵橋,鐵橋曾一度失守,駐守鐵橋的一個連僅4人倖存,其餘全部壯烈犧牲。

29軍將士勇猛頑強不怕犧牲,經過4小時激戰,又從日寇手裡奪回了鐵橋。永定河畔的戰鬥整整進行了一晝夜,幾百具日軍的屍體橫卧在盧溝橋頭,而中國守軍卻一直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首位建都北京的皇帝曾訴說自己的三大志向,最後一個過於無恥了
安史之亂?唐玄宗用四個字來闡釋自己的過失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