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抖音玩不動了?又一款音樂社交App刷屏,兩個月衝到排行榜第二

抖音玩不動了?又一款音樂社交App刷屏,兩個月衝到排行榜第二

2018年即將結束,各大互聯網公司開始了年末最後一波衝刺,新版「QQ秀」遊戲Zepeto走紅(點擊可查看我邦的解讀),一款名為「音遇」的社交App也開始頻繁在朋友圈出現。

根據七麥數據(App數據統計分析平台)的官網顯示,這款「音遇」App在11月3日的下載量還不到4000,從11月20日開始,它的下載量就維持在10萬以上,巔峰期時甚至逼近20萬。

目前距離9月20日這款「音遇」App上線,只過去了兩個多月。在這期間,它曾一度衝到了App Store社交類免費榜的第2名、總榜第7名。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抖音初上線,在之後一步步創造了國內音樂短視頻的「神話」。

根據中國音樂財經網報道,音遇的開發方為北京有三逗科技有限公司,團隊核心成員為頭條系創業者。另外有媒體報道,音遇已經獲得頭條系投資,就現在的信息來看,頭條和這款神秘的App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或許頭條這是再造一個「抖音」?

只是一個接歌遊戲?

簡單來說,音遇就是一款組團接歌的遊戲,目前主要有三種玩法:歌曲搶唱、歌曲接唱、全民領唱。

全民領唱的玩法更像是UGC內容生產+用戶打榜,玩家通過搜歌、錄製、上傳自己的作品後,由其他用戶票選Pick,得票最高的玩家就會成為搶唱和接唱遊戲的領唱者。

除了全民領唱,歌曲搶唱和歌曲接唱目前才是這款App主打的玩法。根據玩家喜好不同,音遇的歌曲庫分為周杰倫、五月天等不同專場,抖音神曲也佔據了相當一部分比例,除了在比賽中經常能遇到的《盜將行》、《最美的期待》等歌曲,在熱歌接唱板塊還專門設置了「抖抖專場」。

具體的玩法是:多名玩家通過匹配進入一個房間,系統會隨機挑選歌曲,給出上一句歌詞,玩家接唱下半句。玩家們如果碰到自己會唱的歌曲,就可以和其他玩家搶奪接唱機會,隨後通過AI判定是否接唱成功。接歌成功則可以獲得積分,積分越多,排名越高。

在遊戲過程中,玩家們可以通過在房間里進行交流互動。相比其他成熟的K歌軟體,音遇的UI設計風格也偏年輕化。根據邦哥在「音遇」里多日的潛伏觀察來看,目前它的用戶以年輕的在校學生為主,尤其以大學生居多

玩家們在遊戲中也不僅僅只是追求高分數,他們更熱衷於在遊戲中表達個性。有的玩家會在接唱時搞笑、誇張、賣萌,或者不按原曲演唱、隨性改編詞曲。

目前在App Store里,音遇被歸在「社交」應用里,在邦哥看來,它更像是一個音樂社區。如同嗶哩嗶哩吸引眾多二次元愛好者,音遇也試圖聚集一批想要通過音樂來展現自我的95後、00後。

在如今的社交戰場上,95後和00後們接棒90後成為主力軍。這批用戶伴隨著互聯網成長,對他們來說,無個性,不社交。類似B站這類基於興趣而生的社交應用不斷崛起,也正是因為市場看到了「Z世代」們帶來的移動社交紅利。

音遇為什麼會火,是抖音玩不動了?

還是網易雲音樂的評論不好看了?

音樂一直是文娛市場的重頭戲。《歌手》、《中國好聲音》、《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音樂綜藝節目成為各大平台的吸睛神器;專門的音樂短視頻產品也在近兩年快速崛起,像抖音、快手之類;在線音樂平台持續發力,如近期準備上市的騰訊音樂。

隨著國內音樂行業生態的逐步完善,現階段,國內音樂行業正迎來一個發展的好時機。無獨有偶,在音遇出現之前,互聯網音樂領域早有玩家入場,而且大佬眾多。

2018年,有著「神曲製造機」之稱的抖音,陸續製造了《學貓叫》、《陷阱》、《紙短情長》、《海草舞》等爆款歌曲。這些大熱的歌曲,就這樣通過抖音,不僅在線上造成了病毒式的傳播,在線下也出現大街小巷人人哼唱的現象。

如果說抖音是因為歌引發的社交關係,在音樂社交領域,還有一個主打「評」的玩家。網易雲音樂首次進入市場,便是因為「音樂+社交」這一模式引起了大眾的關注,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成了大型的歌友線上見面會。

在抖音神曲不斷走紅後,也帶動了QQ音樂、網易雲音樂的分享量和播放量,與此同時,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也朝著10萬+標配的方向前進。

用戶的要求在不斷升級,普通的音樂軟體已經很難再吸引用戶的關注,因此很多人試圖開發它的附屬價值。作為抖音短視頻的背景音樂,它的娛樂屬性無疑要更強,帶歌能力也沒有其他App可比;對於網易雲音樂,歌曲的情感價值則要遠遠大於這首歌本身的藝術價值。

沒有抖音那麼強大的用戶群體,也沒有網易雲音樂自帶社區的基因,此時出場的音遇,試圖通過K歌社交的方式開疆拓土。

對於抖音和網易雲音樂來說,它們的核心都是在「歌」,不管是大範圍傳唱的抖音神曲,還是那些評論十萬加的網易雲音樂的歌曲,聚集的用戶都是因為歌而來。

但是對於音遇App,最重要的還是用戶。這款軟體本身就是主打K歌,又有規則鮮明的評分制,因此它自帶競技屬性,迎合的是用戶表現自我和挑戰他人的心理。基於遊戲的需求,又有淺嘗輒止的社交。

音遇的社交場景其實類似線下的6人KTV包廂,搶到話筒或者是搶到接唱機會的用戶可以一展歌喉,聽歌的人可以在線上或者線下評論或者互動。

在線下的KTV里,如果人際關係並不是那麼熟悉,或許有的人難以開口,但是在線上,因為彼此不認識,這種尷尬的程度會有所降低。

和K歌軟體相比,「音遇」還嫩得很

據音遇App的官方介紹,音遇是一款在線手機K歌社交軟體,集合了音樂、遊戲、交友、直播等模式。但是和成熟的線上K歌軟體如「全面k歌」、「唱吧」等相比,音遇在社區運營、變現模式、演唱曲庫、識別技術上,還是有較大的差距。

目前在市場上被大眾所知的全民K歌,是典型的騰訊系產品,藉助微信、QQ等騰訊的社交鏈,全民K歌在誕生之初就帶有社交的基因。在它身後是騰訊音樂擁有的海量版權庫,在同類軟體中,這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

反觀音遇,雖然主打音樂社交,但是這款App並沒有完全實現用戶的社交需求。K歌App中存在兩類用戶:一種人把它當朋友圈,以下沉的區域性用戶為主;一種人熱衷於打榜、送花,是直播平台的深度用戶。

目前看來,音遇的功能實現程度,讓這兩種用戶的需求都沒有得到完全滿足。用戶在這款軟體上並不能自主進行組隊,只能進行簡單的關注,但是好友互相關注之後,也無法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應用內僅能看到用戶獲得的成就,所以即使關注對方,也並不能在私下進行交流。

如果音遇要從社交入手的話,建立一套規範成熟的社交模式,是這款App在後期需要攻克的運營難題。

另外,音遇這款年輕App的AI語音識別技術並不完善。用戶在對戰過程中發現系統有時只識別音調不識別歌詞,導致眾多玩家對平台的判定結果並不滿意。而且目前音遇的曲庫歌曲過少,覆蓋人群少,不能同時滿足全部用戶的喜好。

在全民K歌的收入來源里,用戶贈送的虛擬禮物和草根明星的付費合輯分成佔了很大一部分。和全民K歌類似,音遇的「全民領唱」模式也是一個打造草根明星的平台,但是由於App用戶還沒形成規模,這種類似直播的打賞變現是否行得通,還是一個未知數。

版權或成發展路上最大的壁壘

版權,一度是音樂行業的敏感詞,音樂版權一詞也頻上熱搜。

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就曾因版權之爭交惡;今年9月14日,國家版權局約談了抖音短視頻快手等重點短視頻平台企業,共下架版權相關音頻751個。

版權的戰火還蔓延到了線下。最近,音集協要求KTV刪除6000多首歌,被要求下架的6609部音樂作品中包括陳奕迅的《十年》、田馥甄的《小幸運》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歌曲,許多音樂作品還常年位居K歌排行榜前列,這在市場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作為新生K歌軟體,音遇面臨的版權挑戰相比其他技術或者運營問題,要嚴峻得多。購買版權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另外曲庫也需要要持續的更新,意味著這需要持續的燒錢。

在如今的互聯網音樂市場上,巨頭們早就開始了版權布局。沒有用戶基礎和變現渠道的音遇,如果要想獲得持續發展,或許只有背靠巨頭才是最保險的途徑。

抖音之後,還沒有一款真正能打的音樂社交產品。音遇的出現,或許是互聯網音樂產品的一個新思路,但不一定是新出路。因為音樂認識一批人,或把音樂當作交流工具,這事理論可行,但要落地成一個產品,路還很長。音遇想要在重重困難中成功突圍,還要解決用戶運營、技術、版權……等眾多問題。

MORE | 更多原創文章

推薦邦哥的好朋友「企業創投聯盟」,ID:cvcba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邦 的精彩文章:

當你的大腦停止思考時,看看這6個建議
3個月凈賺160萬,那個窮到只剩38塊的港大博士,靠這項「神技能」實現人生逆襲

TAG:創業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