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青花釉里紅會不失時機地出現在元代呢?

為什麼青花釉里紅會不失時機地出現在元代呢?

元代瓷器是中國陶瓷發展當中的重大轉折點,在陶瓷裝飾歷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器形多樣,裝飾手法繁多,釉彩各異,燒制技術是革命性的創造,開創明清和現 代瓷器的新格局,以至於影響到世界陶瓷的發展。在元代瓷器當中,尤其能把青花和釉里紅、繪畫和雕塑集於一身,就要數1965年出土於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 (參見河北省博物館:《保定市發現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的一對元青花花釉里紅鏤雕大蓋罐了。目前所知,出中國大陸這對(一隻調撥到 北京故宮博物院)而外,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一隻,猶太家族收藏家埃斯凱納齊(鬼谷子元青花收藏者)收藏一隻,基本就這四隻。

青花釉里紅瓷器是景德鎮窯在元代創燒的新品種,青花和釉里紅對窯爐的燒制溫度和氣氛要求不完全一致,釉里紅的燒制要求很高,呈色劑氧化銅對燒制溫度非常敏感,溫度低了顏色發黑,溫度高了就會暈散甚至揮發,失去顏色,而且需要在較強的氧化氣氛中燒成,如果窯爐氣氛控制不好,氧化銅就會燒成綠色。所以,此罐將青花和釉里紅集於一器燒制而成,且使青花和釉里紅的發色都達到如此完美,實屬不易。目前所知,青花釉里紅貼花開光花卉紋蓋罐同類器物全世界僅存3件,彌足珍貴。

關於元青花的存世數量,一直是陶瓷學術界和收藏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根據考古發掘資料、海內外博物館收藏情況等來看,存世數量不多。元青花的對外貿易性質,元代宮廷皇室和上層貴族使用器皿以金、銀器和白瓷為主,以及元青花瓷器燒制時間短暫等都是其存世量少的直接原因。

釉里紅,是以氧化銅為呈色劑,繪畫在瓷胎上,施以透明釉,高溫燒制而成的瓷器。釉里紅,是在吸收宋代鈞窯銅紅釉呈色機理的基礎上,借鑒了氧化鈷燒造青花瓷器的實踐,在高溫還原氣氛下,燒制而成的釉下紅色。由於銅元素在高溫下極易揮發,且顯色溫度範圍很窄,在燒制的過程中,從彩料配比到窯內氣氛性質的把控,以及窯溫高低或窯位選擇等諸多因素的變化,都會對彩飾能否呈現出純正的紅色,產生微妙的影響。

銅離子對溫度極為敏感,銅元素必須處於還原焰氣氛之中,方能呈現紅色。如果窯溫過低,銅元素在氧化焰氣氛中,就會呈現綠色;如果窯溫過高,燒出的茶器呈色,可能會紅中帶灰或黑紅色,甚至產生「燒飛」的變白現象;如果還原氣氛不足或還原時間過短,釉下呈色極易出現綠苔。可見火溫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釉里紅的發色程度。在窯溫很難控制的過去的柴窯時代,有「釉里紅,十窯九不成」的說法。

釉里紅的發明,結束了景德鎮以燒造青白冷色瓷為主的局面,讓茶器變得更加溫暖。釉里紅和青花的巧妙組合,改善了釉下單色彩繪的裝飾效果,使紅藍襯托得格外醒目,它承前啟後,使景德鎮由此步入了色彩斑斕的彩瓷時代。

青花釉里紅的燒造情況

青花釉里紅是瓷器釉下彩品種之一,是青花、釉里紅二者同施於一器燒成的裝飾方法。青花的著色劑是鈷,釉里紅的著色劑是銅,「釉里紅」瓷器的燒制難度極高,由於銅元素甚為敏感,製作過程中無論是底釉成分、銅元素比例或焙燒溫度,都必須達到最精確的水平,稍有偏差,便往往導致其不能達到預期的一抹艷紅。所以二者性質不同,燒成溫度以及對窯室氣氛的要求也不同,兩者同為釉下彩,唯呈色紅藍各異。兩者同樣用筆在胎上繪畫,但用料銅、鈷有別。兩者同樣需在高溫下燒成,但對氣氛要求不同,釉里紅對窯室中氣氛要求嚴格,銅非得在還原焰氣氛中才呈現紅色,青花對窯室中氣氛的要求也嚴格,但比釉里紅對窯室氣氛的要求稍寬。這對於青花釉里紅燒製成功殊為不易。而要把青花與釉里紅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為一個新的藝術精品,這不是兩項制瓷工藝的簡單相加,而是在掌握了兩項制瓷工藝的基礎上,怎樣在制瓷工藝上統一起來的問題,其中特別是在燒成工藝上,要把不同的燒成氣氛統一起來,對工匠而言更是極大的挑戰, 需要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直到清雍正時期才成功燒制出青花釉里紅器物。唐英《陶成紀事碑》:「釉里紅器皿,有通用紅釉繪畫者,有青葉紅花者」,即指青花畫葉,釉里紅繪花(果)的青花釉里紅品種。乾隆時期的青花釉里紅色調穩定鮮艷,釉里紅有深淺不同的層次。

青花釉里紅在瓷器裝飾上的廣泛應用

傳統的青花釉里紅裝飾方法運用非常廣泛,傳統的青花釉里紅作品都構思嚴謹,手法寫實,圖案性強,作品給人樸實、穩重之美感。青花釉里紅瓷的畫面,是最富民族特色的中國國畫。它把國畫與精美的瓷器相結合,其藝術價值顯然大為提高。在富於變化而又優美的瓷器造型上,在潔白的瓷胎表面,繪製精心設計的高雅畫面,青紅對比絢麗多姿,罩上玉質感很強的釉色於一器,再經過難於駕馭的火的洗禮,可稱為巧奪天工的藝術珍品。青花釉里紅藝術瓷是素雅與艷麗的和諧統一。它猶如牡丹,葉青花紅,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它的色調比重具有廣泛的可變性,或濃汝淡抹,或寫實寫意,都意境深遠,巧奪天工。青花釉里紅藝術瓷對瓷器的造型有廣泛的適應性。藝術瓷的造型多為瓶類,其造型變化無窮,一般有大小、高低、寬瘦之分。同一器型,其上下的直線與曲線交替運用。其中以小口矮領豐肩下收,挺拔小底的梅瓶,飾以青花釉里紅畫面,更是相得益彰,耐人尋味。它的俊俏秀麗宛如俊美的少女,能超越時空界限,歷經千百年一直為中外人士所喜愛。現代各種誇張變化的造型,甚至殘缺美的造型,飾以青花釉里紅畫面無不妙趣橫生。自元代創造青花釉里紅藝術瓷以來,歷經明、清以至現代,在這數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一代代藝人辛勤探索,從起步階段的釉色不夠純正,造型、圖案的比較單一,發展到釉色純正,造型、圖案日趨豐富多彩。正由於這個藝術瓷品種的不斷發展完善,使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被中外人士所青睞。但是,釉里紅瓷對燒成溫度要求極為嚴格,燒窯師傅完全是靠經驗掌握火候,產品質量不穩定,正品率不高。且在漫長的封建社會歷史條件下,沒有現代專利制度,燒窯技術與釉里紅的配方長期嚴格保密,只是在極其狹窄的範圍內(如傳子不傳女)師徒相傳。因此,青花釉里紅藝術瓷的作品一直很少,其中精品則更少。民國時期,歷經長期戰亂,生產受到嚴重破壞,景德鎮瓷業嚴重衰退,各種藝術瓷也呈嚴重滑坡的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定收藏 的精彩文章:

寶蘇局的咸豐古幣
黃釉瓷,故以尊色為溢也。」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