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律航法師:持名念佛的幾種方法

律航法師:持名念佛的幾種方法

謹按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所謂不假方便者,因念佛就是方便,不必於念佛之外,更求方便也。

但眾生根器不同,故所用的方法亦異,律航於念佛之餘,參究佛說及祖師的開示,體驗實行,比較有效者數法,擇要錄出,以就正於大德並提供參考,非敢於念佛之外,別立方便也。

一、並耳念佛

念佛宗旨,本為攝心專註一境,令散亂心,漸成片段,乃至一心不亂。若欲達此目的,必須將阿彌陀佛四字宏名,字字都念的清清楚楚,聽的明明白白,但耳根對聲塵,須由聽力強銳,方能格外清晰。

並耳者,即合併兩個耳根的聽力,用在一個耳根上,試看古人射箭,今人放槍,當他瞄準時,皆閉一眼,用一眼,視力格外分明,而聽力亦復如是。

律航初學此法時,先將右耳聽力作意並在左耳,聽一百聲,再將左耳聽力並在右耳聽一百聲,然後兩耳平均一百聲,如是循環練習,不過一月,大見功效,一往妄念紛馳,現因聽力特別增強,漸受約束,偶起妄念,隨即覺知,日久自成習慣,不必作意並耳,而自然並耳矣

經云:「此方興教體,清凈在音聞。」則持名念佛者,誠不可不加強聽力。

二、隨工念佛

律航嘗勸人念佛。得到的回答,多說:「念佛很好,可惜沒有工夫。」唉!這沒有工夫四個字,不知耽誤多少人不得往生,因此,建立「隨工念佛」一個名詞。隨工念佛者,即隨著工作而念佛,先講兩段故事,作為證明。

1、打鐵念佛

2、織布念佛

從這兩段故事上,足證隨著工作,可以念佛,並可成佛,只要對於念佛法門,具有深信切願,則無論什麼工作,皆可隨著念佛,決不妨礙。

例如耕田,經商、造飯、洗衣,一切土木金石種種行業,悉皆可以隨著工作,或默持佛號,或出聲念佛,其功德相等。

作工用的是手,念佛用的是心,心之與手,各司其事,日久純熟,制心一處,相得益彰,事無不辦,此後學佛者,焉得借口「沒有工夫」而自甘暴棄呢?

三、痛切念佛

古德云:「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又云:「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當痛念生死。」由是知吾人為了脫生死而念佛,決非悠悠泛泛所能濟事。

故律航於晨昏兩課時,增設痛切念佛一門,共分五段,每段先作觀想,隨即念佛,其法如下:

1、先面佛長跪,口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心中觀想「我自無量劫來,流浪生死,皆因不知念佛法門」,即以頭著地,兩手輪番屈指自數,出聲念南無阿彌陀佛二十聲,再抬頭長跪。

2、接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心中觀想「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即以頭著地,如前念佛二十聲,抬頭長跪。

3、接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觀想『此生如不能生西,即仍在六道中輪迴,刀山劍樹,驢肚馬腹,勢必難免,可悲可怕』,即以頭著地,如前念佛二十聲,抬頭長跪。

4、接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觀想「今生父母眷屬現在(將來)墮在何趣,若不自度度他,問心難安」,遂即以頭著地,如前念佛二十聲,抬頭長跪。

註:行人的父母如已去世用現在二字,否則用將來二字。

5、接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心中觀想「無量劫來,父母眷屬,皆在六道中受苦,若不能普度一切,則念佛何為?」於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油然而生,與佛心冥合矣,隨則以頭著地,如前念佛二十聲,仍抬頭長跪。高聲自唱「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凈土陀羅尼」,行人彷彿親聆阿彌陀佛空中開示云云,隨即至心虔誦往生咒十遍,或七遍(至少三遍)起立禮佛三拜,同時默祝四生六道,一切含靈,咸憑法力,離苦得樂。

上來痛切念佛,律航自實行後,覺得步步緊拶身心,念念切近精實,不覺不知,由念而痛,由痛而悲,由悲而哀,以致哭不成聲,及至誦咒之後,又覺得身輕心愉,如釋重負,共計五段,每段需二分鐘,總共不過十分鐘,其功德無量無邊,實不可思議,謹作供養,聊備參考。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善付囑專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佛說「放下」 究竟是指放下什麼?
楚石禪師:休念功名唯念佛,但憂道業勿憂貧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