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苦等10個月,華林證券終於領到發行批文

苦等10個月,華林證券終於領到發行批文

作為今年第一家通過發審會的券商IPO,華林證券的發行批文比預想中來得遲了一些。

12月7日,像往常一樣,證監會下發了兩家企業的批文,分別是無錫上機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和華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上機數控於今年9月4日通過發審會,而華林證券則早早在今年2月6日就已過會,之後等了整整10個月才拿到批文。

相比之下,今年相繼過會的南京證券(601990.SH)、中信建投(601066.SH)、長城證券(002939.SZ)、天風證券(601162.SH)均已成功登陸A股市場。今年最早過會的華林證券,奈何「陰差陽錯」成為今年所有過會券商中最晚拿到發行批文的一家。

一位來自華南地區的券商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按照以往上市流程,華林證券在2018年內完成上市的概率比較小。

8年四次遷址

用「顛沛流離」四個字形容華林證券的發展歷程再合適不過。

華林證券的前身為江門證券,是一家地方證券公司,2003年通過增資擴股並更名為華林證券有限公司。

華林證券2007年至2015年先後四次遷址。

根據招股說明書,華林證券成立之初註冊地為江門。2007年,華林證券以「區域性券商逐步向全國性券商邁進」的原因將公司遷址至珠海。之後在2009年,華林證券稱「由於規範公司住所地與主要辦事機構地不一致的情況,決定遷址深圳」。2014年,華林證券北上,將公司遷址北京。然而又過了一年,華林證券結束北漂生活,將公司遷址至西藏拉薩。

華林證券早在2011年就有準備衝刺A股,但由於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致使華林證券原董事長薛榮年被處罰,使得IPO之路遇阻。之後,華林證券於2016年9月正式遞交IPO申報稿,但就在同一年,它又捲入國海證券的「蘿蔔章」事件,導致其資產減值3215.36萬元。

在2018年2月6日的發審會中,相比其他券商,發審委對於華林證券的關注重點不是盈利能力問題,而是對其發生多起業務風險事件進行了詳細的詢問。而這一次,華林證券終於如願通過發審委的審核。

公開資料顯示,華林證券此次擬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招商證券為其此次的保薦機構。華林證券擬發行2.7億股,募集資金將用於優化營業網點布局、設立區域財富中心、擴大融資融券等資本中介業務規模、擴大投資銀行業務規模、適度增加對固定收益類自營業務、「新三板」做市業務、直接投資業務的投入以及增加對信息建設的投入。

可是,過會之後,華林證券卻等了整整10個月的時間最終才拿到批文。

上述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業內之前猜測華林證券遲遲未拿到批文與今年《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的新規有一定聯繫,從《辦法》中對於券商控股股東的要求來看,華林證券的控股股東深證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業績顯然不符合新規中對證券公司控股股東凈資產及業績等方面的要求。

上市券商新銳表現如何?

回顧今年已經過會並上市的4家券商,截至12月7日,股價紛紛飄紅。但今年以來各家上市券商集體經歷了一場股價的「波瀾」,據記者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已累計有12家券商股曾跌破發行價。其中,於去年過會今年上市的華西證券(002926.SZ)就沒能逃過股價破發的命運。華西證券的起點並不低,發行價為9.46元/股。但券商股集體下跌,華西證券也是最終跌破發行價,目前股價仍低於發行價。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不僅沒有跌破發行價,在「熬過」了連續下跌後進入反彈階段。

10月19日上市的天風證券和10月26日上市的長城證券,則「完美」的避開了券商股的集體下跌,上市後的股價表現較為平穩。

事實上,受科創板消息的激勵,11月份券商股板塊曾一度大幅反彈。廣發證券的研究報告稱,截至12月6日,34家上市券商中,已有28家披露11月經營數據月報,共實現母公司凈利潤62.8億元,環比增長160.9%,累計同比下滑24.4%;共實現營業收入152.1億元,環比增長66.0%,累計同比下滑15.7%(同比數據為可比口徑),月度業績環比高增長主因歸於交投數據回暖影響。

東興證券的非銀團隊表示,目前《券商大集合適用資管新規的操作指引》和股指期貨鬆綁都使得證券板塊的貝塔值已返回高彈性區域,一方面大集合指導意見做實平穩過渡的政策引導安排,另一方面期指的鬆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市場的交投活躍度,使得對沖策略和投機資金重新回歸市場,利好券商經紀業務尤其是PB業務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距2018年結束不到1個月的時間,依然正常排隊IPO的券商僅剩1家即中泰證券。先是有排隊超過1年的紅塔證券於9月中旬宣布「中止審查」,隨後國聯證券在10月26日獲得了證監會批准其中止審查,截至目前這兩家券商仍處於「中止審查」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平安道遠張存相:MOM模式迎來歷史性機遇
美國加息進程難撼,中國央行連續24天暫停逆回購,憋降准大招?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