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師在東北戰場戰力最強,部下提議擴編四個師,為何師長不同意?

此師在東北戰場戰力最強,部下提議擴編四個師,為何師長不同意?

原標題:此師在東北戰場戰力最強,部下提議擴編四個師,為何師長不同意?


抗戰勝利後,中央調集十萬大軍進入東北,其中有一支部隊雖然只是一個師,然而兵力卻有三萬五千人,幾乎相當於兩個軍的兵員。了解這段歷史的都知道,此部隊便是黃克誠率領的新四軍第三師。


新四軍第三師


一九四五年九月,黃克誠接到中央電令,率領四個旅、三個特務團開赴東北,只在蘇北留下人數相當的地方部隊,十一月二十五日,新四軍第三師抵達錦州,正式進軍東北。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時任東北保安司令的杜聿明,率部進攻山海關,此後一路北上,拿下錦西、錦州等地。當杜聿明得知黃克誠的新四軍第三師抵達東北時,原本有些不以為然,然而,當一位叛徒告訴他第三師編製時,這引起了杜聿明重視起來。


這位叛徒告訴他,新四軍第三師雖然表面上只有一個師的編製,但是總兵員卻有三萬五千人,幾乎相當於兩個軍。杜聿明得知這一消息後,馬上命令部隊緊急撤退,結束了第一階段的進攻。可見,對於新四軍第三師的真實實力,直到解放戰爭打響,國軍才有所了解。一九四六年,黃克誠被任命為西滿軍區司令員,創建西滿根據地,建立人民政權。


黃克誠大將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進入東北的部隊非常雜,編製番號也不統一,因此,為了方便指揮,進行了改編,當時有的部隊只有三四千人,卻可以編為師,很多地方武裝,也紛紛改編團乃至師。


按照這樣的情況,黃克誠的新四軍第三師,完全可以改編為四個師乃至五個師,當時有部下向黃克誠提出這一建議,不過,黃克誠卻斷然拒絕了。這是為什麼?新四軍第三師本就有這樣的實力,為何黃克誠要拒絕改編的建議?



新四軍第三師部分幹部

當時,黃克誠的解釋是:「部隊編製是由中央軍委決定的,我們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權力擅自擴大編製!」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黃克誠認為,東北民主聯軍處於初建時期,聯軍司令部還不能很好地指揮各方部隊,新四軍第三師建制雖只有一個師,但兵員龐大,置於統一指揮下,便於應對各種突髮狀況。反之,一旦新四軍第三師進行改編,拆分成獨立的編製,其戰鬥力將不可避免地降低,同時也會削弱聯軍司令部的指揮力。


此後,黃克誠甚至主動將新四軍第三師交給聯軍司令部,而自己則只帶了少量部隊前赴西滿,建立西滿根據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黃克誠真正做到了「無私」,或許也正因為如此,建國後,他被授予了大將軍銜。



新四軍第五縱隊

新四軍第三師的番號一直保留到了一九四六年,後東北民主聯軍為了統一指揮,對各部隊進行整編。原新四軍第三師第八旅、第十旅以及獨立旅合編為二縱部隊,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與山東部隊合編為六縱部隊,而由黃克誠帶到西滿的新四軍三個務團,吸收了地方部隊,並與之合編為七縱部隊。此後,二縱、六縱、七縱成為東北民主聯軍的主力縱隊,為解放東北立下了汗馬功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壯哥平天下 的精彩文章:

開國中將駕車離開司令部,一不小心翻進山溝,結果錯過一場大戰!
這一戰,此人扛著機槍衝出敵陣,倒頭便睡,醒來時戰友全部犧牲!

TAG:壯哥平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