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湘軍最硬氣之一戰:痛殲2000餘德法聯軍,揚我中華威風

湘軍最硬氣之一戰:痛殲2000餘德法聯軍,揚我中華威風

自從洪楊金田起義以來,清朝兩支正規軍八旗、綠營幾乎逢戰必敗,眼看太平軍呈滾雪球式做大而無可奈何。不過,正規軍不行,不代表地方民兵不行,以曾國藩「湘軍」為首的地方武裝還是相當強悍,堪稱太平軍剋星。1854年4月,塔齊布指揮大軍在湘潭戰役中全殲西征軍精銳2萬人;1858年5月,李續賓攻破長江中游重鎮九江;1861年9月,曾國荃吉字營與陳玉成聯軍在安慶大戰,大獲全勝,守將葉芸來戰死;1862年10月,曾國荃兩萬病旅和李秀成、李世賢兄弟二十餘萬大軍在雨花台決戰,成功將其擊退,繼續合圍天京;1864年7月,曾國荃吉字營攻破天京,滅亡太平天國。可以說,腐朽沒落的大清王朝能夠延續國祚近50年,湘軍貢獻相當大。

中國有句俗話:「內戰內行,外戰外行」,說的是在打內戰時,為了爭奪最高統治權,雙方都使出渾身解數,像打雞血似地拼殺;一旦對付外來敵人,只要戰事稍有不順,立馬要議和。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咸豐皇帝為了維護「天朝上國」至高無上之尊嚴,單方面下令撕毀《天津條約》,炮擊停泊在大沽口的英法艦隊,雙方繼續戰鬥。1860年8月,蒙古郡王僧格林沁指揮兩萬蒙古、東三省馬隊與現代化裝備的英法聯軍在八里橋展開激戰,一敗塗地,咸豐被迫逃往熱河,而後便再次進行議和,不敢繼續抵抗。相反,當清軍主力「江南大營」被太平天國第二次摧毀後,咸豐依然下令繼續剿殺,毫不妥協。可以說,晚清給別人的感覺就是只能打內戰,對外戰則不行。不過,事實未必如此。

1900年10月,一向不被列強看好的清軍在娘子關大戰中以少勝多,痛殲兩千餘德法聯軍,而這支清軍主力則是劉光才率領的一千餘湘軍。要知道,德法兩國陸軍號稱當時世界一哥、二哥,全副現代化裝備,但卻被湘軍擊敗,這無疑揚我中華之威風。一起來看看。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其在遠東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此後列強紛紛要求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掀起瓜分中國之狂潮,中外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在此種背景下,義和團運動爆發,其盲目排外之情緒自然不可取,但卻表明當時國人對無惡不作的列強十分不滿,民族主義高漲。為此,慈禧出於掌權需要,利用義和團對抗列強,同時向八國宣戰,誰知卻慘遭失敗,自己和光緒灰溜溜地跑到西安「狩獵」,顯得十分狼狽。

慈禧和光緒逃跑後,聯軍進入北京,而後一路燒殺搶掠,儼然如同強盜。法國媒體曾刊登回國士兵的陳述:「從北堂我們開向皇宮,修士們跟著我們去……他們慫恿我們屠殺、搶劫……我們行搶都是替教士乾的。我們奉命在城中為所欲為三天,愛殺就殺,愛拿就拿,實際搶了八天。」自我標榜和平、民主、自由、平等之西方人,其兇惡、虛偽之面貌暴露無遺。搶劫後,德國、法國、俄國還繼續將戰事擴大化,其中,俄國出兵山海關、秦皇島,而後霸佔東北三省;法國和德國則出兵河北、河南,並進攻山西,想繼續追擊慈禧、光緒。按此情勢,列強想就此滅亡中國,而後進行瓜分,中華民族面臨一場嚴峻考驗。

當慈禧攜帶光緒逃跑之時,她已經下令各地督撫率軍勤王,不過應者寥寥,張之洞、劉坤一等人直接來個「東南互保」,婉拒北上。劉光才,湖南新寧人,早年追隨曾國荃擊殺太平軍,後擔任大同鎮總兵。法軍、德軍進犯娘子光,這屬於他管轄之範圍。為此,時年60歲的劉光才急忙率湘軍從江寧北上,取道山東、河北,回到山西加強娘子關防務。此時,娘子關守軍不多且成分複雜,有湘軍、八旗軍、武衛軍、忠毅軍,總數8700人。法軍、德軍相繼到來後,總兵力達到27000人,是清軍三倍多,劉光才壓力相當大。不過,娘子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臨下」,號稱長城第九關,乃兵家必爭之地。老將劉光才來到娘子關後,立刻下令布防,修關卡、炮台,挖地洞,埋地雷,延綿百里,嚴陣以待,準備迎接戰鬥。

1900年10月底,法軍首先向娘子關展開進攻,在火炮配合下,法蘭西步兵蛇形前進,曾一度抵達關口,形勢萬分嚴峻。此時,劉光才將戰鬥力強悍的湘軍放在正面迎擊法軍,號召大夥奮勇殺敵,不能丟了湘鄉男兒之本色。此外,劉光才親臨炮台指揮戰鬥,湘軍作戰更加賣力,連續13次擊退法軍,擊斃敵人1258人。眼看戰事不順利,一向傲氣十足的「高盧雄雞」只好撤兵,灰溜溜地脫離戰場。對於法蘭西戰敗,時任聯軍統帥的德國軍官瓦德西頗不以為然,反而更加瞧不起法軍,色當戰役被德軍擊敗也就算,怎麼連清軍都打不過,這「高盧雄雞」未免也太差勁,實在不給力。為此,瓦德西親率號稱世界第一的德意志陸軍來攻擊娘子關,會會這位老將。很遺憾,這一打就是5個月,總共發起33次進攻,但均被湘軍痛打,陣亡人數達1400人。為此,這些狂傲的日耳曼武士也不得不撤回北京,再也不敢繼續攻打娘子關。

娘子關戰敗的消息傳到遙遠的德意志帝國,德皇威廉二世大為惱火,準備下令治瓦德西之罪,以示懲戒。要知道,當時威廉二世已經放棄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實行對外擴張的「世界政策」,可德軍居然受阻於娘子關,而且守衛關口的還是一員60歲的老將,這讓德國的面子往哪裡擱呢!為此,瓦德西不得不進行一項實驗,即是抽出部分18歲—60歲的中國人,然後按照德意志新兵入伍之標準進行體能測試。他驚奇地發現,中國人體質與德意志人沒有明顯差別,屬於同一個檔次,並非外界所宣傳的「東亞病夫」,這總算可以向德皇交代了。瓦德西為此還說了一句話:「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屬下策。」

總而言之,娘子關一戰打出了中華之威風,證明晚清中國人並非東亞病夫,而是一隻仍然在沉睡中的獅子。晚清中國落後挨打,不是國人不行,而是因為腐朽沒落的清政府無能,處處求妥協所導致。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漲知識。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國史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扶王陳得才:手握二十萬大軍,洪秀全最後之希望
太平天國神權崩潰之觴:蕭朝貴跌落權力神壇,楊秀清崛起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