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擁兵30萬的石達開為何慘敗?吸納地方武裝惹民怨,且無戰略目標

擁兵30萬的石達開為何慘敗?吸納地方武裝惹民怨,且無戰略目標

太平天國中翼王石達開給我們的印象是,一位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名將,可是在天京事變之後,雖然一度總攬朝政,但是最終還是引起洪秀全的忌憚,選擇率軍出走,而這一走也註定了他的英雄末路,帶著30萬號稱精銳的太平軍,為何還是敗了?

首先要說的是就品性而論,石達開太忠孝了,君臣本位意識太分明,大根深!卻少了些反叛精神以及審時度勢的果敢!只要石達開有自已做皇帝的意識,為自已打江山的鬥志,那末,太平天國可能就是他的了。石達開的忠誠也不過是一種愚忠。

在天京事變後,石達開應天王召回朝後,已是眾望所歸的主帥。當天王府朝綱已亂,天王縱慾酒色,昏庸腐敗時,此時石達開再怎麼忠於他的職守,也救不了失勢沒落的太平天國。他扛著太公天國的大旗,他只有忠於太平天國的理念、初心。他也可以打出自已的旗號,易桿而上,來個頂層設計。此二者,石達開都有機會改寫歷史!

有人說是太平軍流寇性質的作戰導致了石達開最終的失敗,不過許多所謂流寇式作戰的將領,最後勝利了,最典型的即是鐵木真,打到那裡毀到那裡,有的地方700多年了還是廢墟一堆,一路屠過去,工匠押送蒙古,青壯用以攻城打頭陣,就是用暴力解決一切。就這樣,地球都打了差半個,要不是它自己內部的問題,拿下整個地球也是指日可待。所以說有根據地的軍事作戰和無根據地的軍事作戰本無優劣之分,看大頭領的決策而定。

最主要的還是石達開出走時帶走的太平軍精銳早已喪失元氣,最強戰力是廣西老兵,這些老兵很多都在南征北伐中損失殆盡,石達開犯了一個世界歷史上很多起義軍都犯過的錯誤,分兵,石達開曾讓部下陳玉城李秀城率兵回援天京(陳李二人後期還很能打就是石達開留給他們的班底)。否則能打的部隊集中在一起,說打遍全國誇張了,但至少還是能劃江而治。這次分兵也成就了百年湘軍能打的名號和幾位湘軍將領。

再者,從天京出來他就分兵多路,一路向西,很快,他的廣西老部下就死的死,逃的逃,他還沒有發現問題,吸收了很多地方上的武裝,比如天地會。這些地方幫派性質的武裝力量混進隊伍里就像爛瘡一樣腐蝕著部隊的戰鬥力,而最要命的是他們的加入導致軍紀敗壞,不但讓地方上原來支持太平天國的漢人老百姓反感,連帶少數民族也討厭他們。石達開就是在民怨沸騰中到處流竄,最終滅亡。

其實石達開帶著大軍沒有戰略目標地闖蕩就很要命了,連軍需物資都解決不好,打仗不是光靠勇猛。其實應該一開始就以四川為目標。回廣西是敗筆,打不開局面後再闖四川清已準備好,以逸待勞,石敗局已定。

而且清軍也找到了對付太平軍的辦法,就是武器的差距,比如湘軍的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從西洋購入一些先進武器,對陣於太平天國的軍隊,也不需要那麼害怕了。軍往往是構築非常深的溝道和非常堅固的堡壘,整個軍陣的防禦非常的嚴密,導致太平天國也很難衝擊湘軍的大營。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號稱曾鐵桶,他就是依靠挖溝道,建非常堅固的堡壘,最後把南京活活圍死了!石達開所率的太平軍沒有製造攻城武器的技術力,攻城主要靠廣西礦工的掘進爆破,石達開出走後期缺乏老廣西礦工的支持,幾乎喪失了攻城能力,只能流竄,最終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塵封 的精彩文章:

崇禎南遷就可力挽狂瀾?崇禎不如慈禧,南遷後明朝會四分五裂!
北洋軍為何在袁世凱死後分裂?這一結構早已崩塌,袁世凱無能為力

TAG:歷史塵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