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都是4000米海拔,為何西藏讓人缺氧,外國卻在那裡定都?

都是4000米海拔,為何西藏讓人缺氧,外國卻在那裡定都?

地球上有許多高原和山脈,但是很少有真正高於4000米的高原。只有亞洲的帕米爾高原、青藏高原和美國南部的阿爾蒂普拉諾高原。此外,地球上幾乎只有山峰能突破4000米。

在三大高原中,帕米爾高原最高,平均海拔5850米,但總的來說,帕米爾高原是個無人區,因為它離海洋太遠,氣候乾燥,而且大部分高原由於海拔高而常年結冰。在古代,由於其無法達到的高度,它被中國神話稱為不周山 。

因為青藏高原離海洋很近,所以那裡有很多人。它們的平均高度約為4000米。雖然這個海拔低於帕米爾高原,但在世界上,特別是我們熟悉的青藏高原,它是第一無二的,很多人到了那裡都會有高原反應。

在中國西部,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來青藏高原旅遊,但是在他們去之前,大多數人會密切關注高原反應,提前做好緊急準備,比如吃藥,很多人由於害怕高原反應,一直不敢踏入西藏。此外,由於氣候原因,西藏一直給人人煙稀少的印象。

事實上,西藏首都拉薩的海拔只有3600米,而志賀的海拔只有3800米。常都、靈芝和其他地方甚至更低,只有3000米左右。但是在世界的另一邊,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許多國家也在海拔兩三千米的地方建造了城市,甚至是首都。

例如,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高于海平面2500米;厄瓜多首都基多高于海平面2800米;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甚至高達海平面4100米。首都都是如此,其它高海拔城市就更多了。所以讓人不禁想問這樣一個問題:這些城市沒有缺氧嗎?

為什麼從古代到現在,南美洲有這麼多平原可以用,為什麼非要在這麼高的地方建造城市甚至首都呢?即使南美洲的原住民有抵抗力,不害怕高海拔反應,外來人怎麼能忍受他們的高海拔呢?

高原反應是由高海拔地區缺氧造成的。一般來說,當海拔高於2500米時,人們會有高海拔反應,但是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等地,高原反應很少,甚至在4000米高的拉巴斯,很少有人有高原反應。

其原因是地球對流層在不同緯度上是不同的。例如,赤道地區的對流層高達17公里,而極地地區的對流層只有7或8公里,差異有兩倍多。西藏的許多城市位於北緯30度左右,而厄瓜多和哥倫比亞位於南美洲的赤道附近,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只有南緯16度。

與西藏城市相比,拉巴斯地區的大氣對流層相對較高,使這裡的氧氣含量和其它地區2000多米高的氧含量相差不大,所以不會有像在薩地區一樣的的高原反應。南美洲的高地大多靠近海洋、西太平洋、地球的肺部——亞馬遜雨林,氧含量相對豐富。

正因為如此,拉巴斯才能成為世界上最高的首都,擁有274萬人口,玻利維亞最大的城市。現代人也是如此,古代南美洲的土著人也是如此。早在一萬年前,南美洲人就在阿爾蒂普拉諾高原上種植馬鈴薯,從秘魯到拉巴斯,印加文明還在高原上延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細雨中奇聞 的精彩文章:

最新研究成果:霧霾會進入人的大腦,造成永久性大腦損傷
科學家發現恆星亮度大幅降低,外星文明在建造戴森球?

TAG:細雨中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