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世紀:為什麼說挪威很難成為一個統一的君主國?

十世紀:為什麼說挪威很難成為一個統一的君主國?

呂海峰

話說,自從哈弗斯峽灣戰役結束之後,哈爾拉德就成為了挪威的國王。然而,儘管如此,挪威依然很難成為一個統一的君主國。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一探究竟。

首先,在哈爾拉德成為國王之後,事實上,挪威內部的矛盾和挪威海外移民地的騷亂分子,依然有很多,尤其是,那些挪威海外移民地的騷亂分子,他們非常懷念原籍於挪威還沒有統一之前的許多小國的獨立地位,甚至,他們認為哈弗斯峽灣戰役恰恰是那些拒不投降的海盜在冰島展開殖民行動的起點。

於是,這種情況下,當時的挪威國王哈爾拉德就不得不被迫在平定國內騷亂的時候,又抽出了一定的時間和兵力前往海外移民地——設得蘭和奧克尼展開了一場非常必要的軍事行動。從而迫使這兩個地方暫時呈現出了一種平穩狀態。

然而,無論挪威國王哈爾拉德如何努力,即使僅僅從挪威的地形上看,古代挪威也很難成為一個統一的、政令暢通之地。因此,當時哈爾拉德國王對挪威的統一和統治其實也就是一種表面的現象。最終,挪威王國還是成為了一個各自為政的地方。甚至,有許多挪威的伯爵,還向各自屬地的百姓不斷徵收重稅。以至於引發了老百姓對哈爾拉德王朝非常強烈的不滿。

於是,這種情況下,國王哈爾拉德就想到了一個可以增加自己權威的好辦法,即:由他親自創建了一個重要的挪威立法機構叫古拉庭。然後,他就勉勉強強開始對挪威各地進行了一個法理上的治理。儘管各地的伯爵依然從心裡不太服他,但是,因為畢竟各個地方沒有相應的立法權。所以,某些時候也就無可奈何了。

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挪威開始真正實現了王國的統一,而是不得不繼續面對挪威海盜冒險事業和基督教越來越多的挑戰。當然,這一時期的混亂,主要還是因為當時已經有很多的北歐血統逐漸融入到了挪威人的血統之中。與此同時,基督教的傳播也對挪威的混亂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此後,當哈爾拉德死後,他的大兒子即位之後,挪威王國就更加出現了一種「軍閥割據」的局面。因為他的父親總共有九個兒子,在他繼承王位之後,竟然把他的八個兄弟全都封為了副王。俗話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此話不假。一個國家一下子出現了這麼多的王,互相之間是誰也不服誰。進而導致挪威一時間更加陷入到了內戰的邊緣。

總之,十世紀:為什麼說挪威很難成為一個統一的君主國?那就是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王位擁有者在施政方面的失策。(呂海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呂海峰 的精彩文章:

歷史回眸,挪威海盜時代的領土是如何實現擴張的?
歷史回眸:為什麼非洲黑人會成為一種活的商品?

TAG:呂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