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紅樓夢》賈府裁員事件:被拿來開刀的丫頭為何都沒好下場?

《紅樓夢》賈府裁員事件:被拿來開刀的丫頭為何都沒好下場?

文/麗華心語品紅樓

【作者簡介】張麗華,女,筆名麗華心語。天津市人,曾從事政府研究室工作;曾任《溪流文化月刊》的副主編;現為天津市紅樓夢研究會會員;散文隨筆曾發表在《天津日報》《渤海早報》《名鎮世界》等報刊。有100多篇文章被各大網路平台推薦。

翻開《紅樓夢》的時候,腦海里不時地會浮現出司棋和晴雯那些丫鬟們被攆出賈府後悲憤死去的場景。由於天上掉下個「綉春囊」,因而引發抄檢大觀園,這是《紅樓夢》里重要的一個情節。曹雪芹通過抄檢大觀園的事件,濃墨重筆寫出司棋和晴雯被攆走慘死情景,再現了賈府幾代人以及丫鬟婆子諸人之間的複雜矛盾的激化與爭鬥,全面展示了賈府中各個人物對此事的態度,揭示了賈府正在逐漸衰敗、諸芳散盡的過程。

烈火烹油的元妃省親後,已經耗盡家財。賈府的管理層心知肚明並早有了裁員的打算。記得,湘雲曾抱怨日夜做女紅,就因為史家為了節省開支裁了針線上的人,這境況現輪到賈府來了。先是管家林之孝提議:「如今說不得先時的例了,少不得大家委屈些,該使八個的使六個,該使四個的使兩個,若各房算起來一年也可以省得許多月米錢。」

突然綉春囊事件發生了,王熙鳳便向王夫人進言:「不如趁此機會,凡年紀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難纏的,拿個錯兒攆出去配了人,一則保得沒有別的事,二則也可以省些用度」。王熙鳳的真實用意是明顯的。

面對鳳姐說要裁撤姑娘們的丫鬟,這讓王夫人觸景生情想起了黛玉的母親賈敏未嫁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像個千金小姐的體統,如今你這幾個姊妹,不過比人家的丫頭略強些罷了」。這些姊妹們,包括而鳳姐,她們都體會不到王夫人心中的落差。

鳳姐的葯需要人蔘,家裡卻遍尋不得。人蔘的庫存終於告罄,任何東西只出不進,再充足也終有用完的時候。可見賈府已無多餘的財力來儲備人蔘。作為補品和藥品,是貴族之家的必備,實際代表了一種貴族生活身份。鐘鳴鼎食之家的賈府在百年的時光里,一點一點耗盡了精華,成了一個空殼。

所以,裁人早有計劃,而綉春囊事件恰好提供了一個契機,但這樣的突如其來,卻打亂了原有的計劃與步驟。裁人的事本可以按部就班的來,或者按年齡段壓低配人的年齡,把稍大些的女孩統一都放出去;或者按作用來,把那些用處不大的小丫頭子放出去一批。可以說綉春囊事件加快了裁人步伐,王熙鳳又把裁人變成了攆人,攆是一種懲罰,正如她所言:「拿個錯兒」,就這樣被攆的人都這樣冠有了過失或犯了錯誤,她們下場都很悲慘。用我們今天的眼光看,王熙鳳豈不是冤假錯案的製造者!

話說司棋晴雯,以這種名義被攆出去的人。在那個時代,要麼屈辱卑賤的活著,要麼就是死路一條。

若不是綉春囊事發,裁人應該先裁各房裡不大重要的人。若不是綉春囊事件也不會抄撿大觀園,王善保家的也就沒有機會告晴雯那一狀。也許在相當長時間裡,晴雯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因為她心靈手巧,模樣又好,是賈母和寶玉恩寵一身的女子。

如若司棋她做事不那樣不避鋒芒,隨性而為。這司棋不因為一碗雞蛋羹就大鬧小廚房,晴雯不排擠小紅處置墜兒,如若她們對上謙恭一些;對下謙遜一些,就是要走,也不至於最終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陪房,司棋是大老爺那邊的人,看周瑞家的對司棋這態度,擺明的幸災樂禍。同樣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晴雯是寶玉的丫鬟,看王善保家的對晴雯的誣告,也是安了壞心的。這樣婆子諸人之間的複雜矛盾爭鬥,實際也反映家族之間爭鬥。最後只有這些丫鬟成了犧牲品。

所以探春那一巴掌,打的不僅僅是那沒眼色的下人,那是她心裡的憤怒:「咱們倒是一家子骨肉呢,卻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有事不暗中解決,反如此張揚。

天欲降其禍,必先予其亂。那綉春囊是不是司棋的?作者始終沒說。綉春囊是不是司棋的?這其實都不重要了,它的出現給了抄撿大觀園一個理由。攆人這種事,也與證據無關。

所以,麗華心語認為:不管有沒有綉春囊事件,不管秀春囊是誰的,有些人肯定是要走的,賈府已經養不起這麼多人了。表面上豪華的賈府,已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曹雪芹寓意就在於此!

麗華心語寫於2018年12月9日星期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60年代的台灣,老照片記錄中年人的貧窮同年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