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梅長蘇原型:一生未嘗敗績 曾率7000人敗30萬大軍 被日本稱作戰神

梅長蘇原型:一生未嘗敗績 曾率7000人敗30萬大軍 被日本稱作戰神

原標題:梅長蘇原型:一生未嘗敗績 曾率7000人敗30萬大軍 被日本稱作戰神


三國時期,是名將輩出的時代。呂布、趙雲、典韋、關羽、張飛這些都是能在千軍萬馬之中取敵人首級的大將。所以大家也有了這樣的感慨,三國之後無戰將。


但是仔細研究歷史的人,會發現三國之後出現了一位白袍將軍,他一生征戰十五載,未嘗敗績,就連日本人都稱他是戰神。


此人不是別人,就是琅琊榜中梅長蘇的原型南朝將領陳慶之。日本作家田中芳樹依據中國南北朝時南梁伐魏之戰改寫的歷史小說《奔流》,裡面陳慶之一生未嘗敗績,被世人稱作戰神。


不僅小說中陳慶之是戰神,歷史上陳慶之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跟梅長蘇一樣,陳慶之身體文弱,難開普通弓弩,不善於騎馬和射箭。


陳慶之算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武將,他18歲就被任命為主書,但是直到41歲才領兵打仗。他的第一場戰爭就帶了2000多人,但是魏國遣安豐王元延明和臨淮王元彧率軍2萬來防禦,此戰陳慶之大獲全勝,一戰成名。


大通二年(528年),北魏發生內亂,魏北海王元顥降梁,並請梁朝出兵幫助他稱帝。梁武帝派陳慶之率兵7000人,護送元顥北歸。


首戰,魏將丘大千率眾7萬分築九城,以抵禦梁軍。陳慶之率軍進攻,一日之內攻佔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不久魏濟陰王元暉業率軍2萬來援,結果被陳慶之全殲。


5月份,陳慶之進攻滎陽,當時魏軍守軍足足有7萬。滎陽城堅,陳慶之久攻不克。魏軍援軍也都趕了過來,最後形成了30萬魏軍圍攻7000梁軍的局面。


當時所有士兵都慌了,唯獨陳慶之臨危不亂。他親自擂鼓攻城,背水一戰。梁軍士氣大增,一次擂鼓,梁軍就攻佔了城池。魏軍選擇了撤軍,最後被陳慶之逐個擊破,魏軍紛紛選擇投降。


由於陳慶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陽城中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陳慶之又以七千之眾,從銍縣至洛陽,前後作戰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無敵。


大同五年十月,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他一生征戰十五載,戰功卓著,政績斐然,梁武帝追贈他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賜鼓吹一部,謚號「武」,還詔令義興郡發500人為其會喪。


單字「武」,是古代武將謚號的最高榮譽。由此可見,陳慶之的武勛!


千年後,主席對其評價道:「再讀此傳,為之神往!」也許陳慶之的故事存在誇張的成分,但是他依然不失為一代傑出戰將,有他的白袍飄飄,起碼我們不會再將亞歷山大數萬人破波斯百萬大軍的戰績視為不可複製的傳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潮河 的精彩文章:

被嚴重低估的皇帝:去世後百姓痛哭三天三夜 敵國國王號啕大哭
最具眼光的女人:前夫是皇帝 後來改嫁乞丐 20年後乞丐做了皇帝

TAG:歷史潮河 |